基于资本管理的银行监管高度化分析

时间:2022-03-06 08:17:51

基于资本管理的银行监管高度化分析

摘要:银行司库、监管者、风险管理者和股东对资本有不同的管理视角,他们之间既有一致性更有冲突。银行管理者将这四种观点进行整合并有效地融入到资本管理中是提升商业银行绩效的重要保证。当前对资本实施全面管理已成为资本管理的发展趋势。但中国资本管理的实践是“被动”而非“主动”,缺乏相关利益的资本管理是监管绩效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本文进一步从资本管理的视角探讨了中国金融监管高度化的对策。

关键词:资本管理;多重视角;银行监管;高度化

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8-0046-04

一、资本管理:多重视角下的冲突分析

各主体资本管理的偏好不尽相同,形成了多重银行资本管理的视角。具体来说,主要有四大利益相关主体(马滕,2004),即银行司库、监管者、风险管理者和股东,形成各自对资本的利益要求。

司库是指负责为银行筹集资本的个人或者部门。从司库角度看,需要解决哪些资本可用、哪些工具可筹集到资本、怎样让可用资本金以满足银行各方的要求、筹集到的资金该如何投资等。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得的资本的可用性、成本以及由此产生现金收益的投资。

从监管当局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金融体制的安全性、稳健性和公平性,关心银行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本以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免受损失。因此,对监管者来说,资本的范围较为狭窄,只包含合格的实缴资本,即监管当局设立的金融机构必须满足资本充足标准的合格资本。

从风险管理者的角度看,他们对资本的构成和资本的比率并不给予特别关注,而只是关注需要多少资本来吸收风险,即银行头寸的风险组合(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上的潜在损失。因此,对风险管理者来说,资本含义是风险资本。风险资本被定义为在给定的置信区间内,用于弥补给定时间内资产价值与其他头寸价值潜在损失的金额。

从股东的角度看,他们最关心的是银行业务所创造的收益率,关注收益有没有恰当地补偿投资的风险。因此,资本的范围只限制在与股东有关的科目上,即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未分配利润、股本溢价账户等。资本水平影响着股东对收益的要求,银行持有的资本越多,就越难满足股东所要求的权利。由于股东衡量风险时只是观察实际收益的波动,而不是对风险敞口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析,因此,当银行持有较高的资本以吸收预期非预期损失时,股东会要求与资本相匹配的收益。

综上所述,各主体关心的都是银行资本这一客体对象,具有一致性。而冲突性则表现在不同的主体对资本的要求不同:这种比较见表1:

二、资本管理:发展趋势与中国实践

(一)资本管理的发展趋势:对资本实施全面管理

1.监管资本建模:在不违背监管规定的基础上,对内部经济资本配置实施管理。

图1描述了可用资本(A)、监管资本(R)和经济资本(E)三者的可能组合。由于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的要求,如果可用资本A低于监管资本要求,监管者将对银行采取监管措施,即A≥R。故可获得资本量A,法定资本量R和经济资本量E的可能排列只有上述三种。在组合(1)和组合(3)中,经济资本需求量大于监管资本需求量,因而对这两家银行而言,监管资本是无关紧要的。而对于组合(2),银行的监管资本要求大于经济资本需求量,因此,管理者必须面对如何在不违背监管规定的基础上,对内部经济资本配置实施管理。通常,银行在监管资本的限制下,努力使经济资本的收益率最大化。银行的可用资本首先在各项业务中进行配置,并使各部分之和等于可用资本总量。然后通过风险调整收益率(内部资本模型)来评价各项业务的业绩,并且允许各项业务扩大规模直至达到监管资本上限。

2.四种资本观的统一:动态资本配置过程。

资料来源:马腾(2004),P233

股东与监管者的资本要求约束着管理者的偏好,管理者在其偏好约束下,根据目标风险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和司库运作。风险管理的资本要求、管理者的管理偏好和银行监管者的规则与限制进而决定了司库的资本管理。这种四种资本观统一的动态过程如下:首先管理者决定可用资本;其次,对可用资本设定目标回报值,为业务部门分配资本;再次,测量资本回报和回顾绩效;最后,根据回报和绩效,来对可用资本量进行决策。如此反复达到四种资本观的统一。

3.全面的资本管理模型:收益波动法。

收益波动法的核心思想是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的损失量化为当前成本,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一道,直接对当前盈利进行调整,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并且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准备,进而衡量资本的实际使用效益,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与银行最终的盈利目标相统一,为银行各个层面的业务决策、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等多方面的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统一的标准依据。其特点是改变过去主要以权益收益率或股东回报为中心考察经营业绩和进行管理的模式,加入了风险因素。

资本实施中的程序是:①评价银行的总体风险承受能力;②将资本分配给各项业务;③优化可用资本;④衡量资本使用和收益(实际获得的收益是在持续的基础上测算的);⑤当环境变化,业务超过原定目标或原定目标无法完成时,有必要对资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⑥按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通过经营管理提高收益和效率,进一步评价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这样一个综合的资本管理模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资本需求量的总水平主要由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决定,但其他因素也应考虑在内;(2)对各项业务的资本配置基于内部风险资本模型;(3)应视监管资本要求量为一个限制,而不是创造业绩的障碍;(4)由上到下看待风险的两种观点之间存在持续的信息反馈循环,以确保站在股东的角度用风险资本方法管理和控制识别到的风险。

(二)中国资本管理的实践

1.中国资本管理的“被动”而非“主动”。主要表现在:(1)大多数银行缺乏资本管理意识,对于资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银行既没有设立独立的资本管理部门,也没有指定专门的部门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使得资本管理工作进展缓慢。(2)资本管理的目标单一。绝大多数银行的管理目标只是满足外部的监管要求,因此,资本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定期计量和通报资本充足率的层面。(3)资本管理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没有制定持续性的资本计划和相应的资本管理办法,仅仅是在资本充足率告急的时候,才开始采取措施去稳定和提高资本充足率。(4)资本管理的技术手段相当落后。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相关的资本管理系统,甚至对监管资本比率的计量手段都相当落后。

2.单一性而非多重性的金融监管目标。监管者通常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需确保银行持有足量的资本来承担其可能遭遇的风险;另一方面,用来衡量资本充足性的方法却难以准确地衡量真正的风险(Gowland,1990)。因此,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是兼顾安全、效率和存款人利益三项目标,并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对监管目标的侧重点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从中国实际情形来看,缺乏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形成的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多重视角的资本管理约束,在面临多样化的市场与市场竞争的外在环境,银行在管理的治理机制、管理的方法、管理的工具与管理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银行监管目的是单一的维护金融稳健。虽然表面上起到了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健的目的,但是由于其保护垄断的意向,为国有银行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作用下选择高风险经营创设了条件,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剧和累积,按其资本利润率或者资产收益率看,经营效率相当差。

3.合规监管而非风险监管的金融监管重心。我国金融监管的重心是“合规”监管。主要是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实施监管,这些因素在评定金融机构的风险度方面所占权数也较大;而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等所进行的监管力度不大,在评定金融机构整体风险度时,这些因素所占的权数较小。忽视了监管的技术合理性或内在规定性。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的混业经营状况打破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界限,金融监管的重心由“合规”转向了对经营风险的控制。这既强调了市场约束与创新的作用,又注重了金融业的安全性。既能够实现金融监管的目标,又能够保证不与金融机构的利益目标发生实质性冲突。

三、资本管理视角下的银行监管高度化

(一)微观主体改造,强化所有者权益是监管高度化的前提

在现代公司制的情况下,资本可以看作是银行出资人的风险质押资金,出资人必须按照规定,以出资额为限对银行承担有限责任,以此来使存款人的存款价值得到保护。具体来看,商业银行的资本大致具有以下功用:第一,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改变银行的动机使之从事低风险活动的一个办法。第二,资本可以限制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空间,区别显示银行的市场声誉。第三,资本可以防止银行破产倒闭。第四,资本可以减少银行在经营中出现问题(比如弥补亏损和计提呆帐准备)时的转换成本。国家与国有银行之间的隐合约就趋于变成一种特殊的“保险合约”,或者说事实上的国家信誉担保。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作出要求的最终目的在于,以银行的资本来限制其过度放款,来保证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在“担保代替注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就显得根本不重要了。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是金融机构,因此可认为金融机构是金融监管的基础。微观主体的改造是必须的,这包括:(1)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主体多元化和产权关系明晰化为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有助于强化股东资本管理的利益要求,是提升银行绩效的根本保证。是建立有效金融制度特别是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之一。(2)金融业管理水平提高。帕斯康(Bascom,2002)认为,发展中金融市场的风险至少削弱了五项关于完善的银行管理的原则:(1)避免对任何单一借款者或经营活动的集中贷款;(2)确保贷款抵押品不受削弱借款者能力因素的干扰;(3)谨慎地向非熟悉领域的扩展;(4)控制银行资产负债的不对称;这是关于流动性及相关的期限缺口管理。(5)了解所有交易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改革政策中包括明确的关于银行运作和借款者方面的目标,以及当这些目标未实现时银行立法和监管者必须采取的措施,那么将有助于加强银行的管理。

(二)金融监管体系和手段合理化,兼顾资本各方利益是监管高度化的基础

发展中金融市场银行监管的效率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因素:建立一套可靠的、及时的对银行整体状况、经营和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估体系;统一和自主的银行监管体系的存在;有法律条文(laws and regulations)明确规定监管的职能和责任,并赋予监管者充分的权力来实施这些法律条文。发展中金融市场的银行监管体系还包括司法改革以及司法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司法改革应着重于:(1)建立牢固的、强化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制基础,包括制定这些市场中银行经营的审慎准则;(2)在并表监管的基础上对有关金融实体实施监管;(3)提高最低资本要求,制定风险资本充足标准;(4)强化银行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权力,规定银行流动性的标准和规程,界定财政、保险及其他部门在银行监管结构中的职能。

(三)金融监管重心与方式转变,实施资本全面管理是金融监管高度化的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对银行业实行机构性监管,金融监管着重于一般性行政检查和管理,重在对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范围和行为的监管(何德旭,2003)。其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市场准入管理、轻持续性监管,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对金融创新工具的监管尤为不足,而且,机构性监管措施滞后于市场发展,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问题银行,缺乏与国内其他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同时并存,从而不能进行有效的金融监管。因此,金融监管的重心向风险监管转变。监管机构主要关注的将是银行业务领域的风险。在原有监管基础上增强了三个方面的风险监管:注重监管的持续性、加强银行机构内部系统的评估和对经营风险的控制。将风险监督框架分为四个部分:金融机构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监督计划、执行监督计划并报告结果、判定并公布银行的整体情况并陈述监管思路。在风险评估中,检查人员判断各种风险的水平和风险的变化方向,然后将各类风险的识别、测量、监督和控制进行合并,从而形成监管的框架。只要有重要的新信息,风险评估就及时更新,相应的监管计划也及时更新,并反映金融机构风险评估中的重大变化。

银行监管在注重风险监管的基础上,要与金融监管方式的合理化相结合。包括:(1)在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2)建立一套全面的监管信息系统。包括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和真实性责任追究制度。(3)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体系。(4)创造条件实施实时监管。实时监管是指监管当局通过电子监控网络系统实时、动态、全面地收集金融机构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资产、负债、资本金变动情况、大额现金流动、资金清算及经营效益等业务运行中的信息,对金融运行过程进行动态、实时、持续全过程的监管。(5)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

(四)资本管理多重视角的激励相容是银行监管高度化的方向

激励相容监管,是指建立符合而不是违背投资者和银行经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监管。其核心是将内部管理和市场约束纳入监管的范畴,以实现监管的公共政策目标:(1)融合银行的内部管理。根据不同银行的复杂程度、管理水平、外部环境、经营业绩等,确定不同的监管要求,真正做到“客户化监管”,从而极大地提高监管的有效性。(2)融合市场约束。市场力量的充分有效信息披露,形成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市场约束,具有全面性、客观强制性,因此市场是“最佳风险管理者”。监管当局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制定银行信息披露的标准,并强制银行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进行披露。(3)强化功能性监管。功能性金融监管是以金融功能观为基本理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功能监管者相互配合,共同识别单个金融实体的风险以及整个金融持股公司的整体风险。功能性监管有两大优势:首先,监管具有统一性。在分业监管条件下,金融监管机构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协调、沟通比较困难,监管成本增加,金融监管机构一体化(即统一监管)应比分业监管更为有效。其次,监管具有全面性。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趋势下,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能够全面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堵住金融监管漏洞。从而能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职能的冲突、多重监管和监管“盲区”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Chris Matten.Managing Bank Capital(2000): Capital Allocation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John Wiley &Sons,Ltd

[2]Gowland, D. (1990).Th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in the 1990s[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3]陈甬军,晏宗新.中国银行业改革绩效与管制次序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3;6

[4]何德旭.金融监管:世界趋势与中国的选择”,管理世界,2003;3

[5]维尔伯特・O・帕斯康.发展中金融市场的银行管理与监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赵家敏,陈庆辉,彭岗.全面风险管理模型设计与评价:基于RAROC的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5

上一篇:信贷资金区域流动能力与有效配置的江苏案例 下一篇:从风险特性看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稳定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