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控制要点分析

时间:2022-03-06 07:45:19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控制要点。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我市中心医院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参考对象,通过总结该疾病的特点,对控制要点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总结该疾病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并已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其中在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4.7%,平均住院时间(12.5±4.7) d。结论 早期了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此类患者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控制要点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point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5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2013to-2016 in Februar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ference objects. Results through summing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given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35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patients were controlled,and has cured,the cure rate is 100%,of which 2 ca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infection rate was 4.7%,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12.5±4.7)d. Conclusion Early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and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patients.

Key words: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Characteristics;Control points

近些年来,临床中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这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等特点,其中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是主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种[1]。本文主要将来我院就诊的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参考对象,通过总结该疾病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到中心医院就诊的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参考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卫生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确诊和疑似病例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10~58岁,平均年龄(34.6±2.7)岁;其中在临床症状方面,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中发热有20例,咳嗽30例,呼吸急促10例,腹泻或者呕吐5例,伴有低氧血症1例。

1.2方法

1.2.1临床特点 该疾病的发病特点主要由以下几点:①传播途径多样:该疾病可以通过飞沫、尘埃、气溶胶等途径进行传播,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该疾病也可以进行间接或者直接的传播,例如:洗浴、进餐等。②较强的传染性:由于该疾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流行广,人群普遍存在着易感性。其中该疾病在婴幼儿与老年人之间的发病率较高,而青年人流动性大,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较多,故发生该疾病的几率也很高。③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中春季、冬季是该疾病发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春季、冬季的室内与室外温差较大,人类的呼吸道难以短时间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所以人类的活动量在这两个中相对来说较少,而春季又是各种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各种流行病较多,所以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等明显下降,易感染该病。

1.2.2控制措施 ①首先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临床干预过程中,预防以及控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会采取隔离措施,只要是被确诊或者是疑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那么就会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隔离,与此同时,还会构建医护人员跟患者的专用通道,要求患者戴上外科口罩佩,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相关诊疗工作都是在隔离区域内完成,除此之外,需要严格的执行探视制度,陪护一般不预设[2]。②全方位的进行消毒工作:病区空气需要定期进行消毒,促使病房内空气处于一个流通的状态,如果病室通风条件较差,那么就应该安装相应的换气扇,只要天气不是太冷或者太热,那么都需要有效的避免使用空调,同时隔离区内地面以及其他所有物体表面则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以及消毒,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完成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同时需要合理处理医疗废物,并将其放入密闭式的污物装置中。同时,还要设置相应的锐器盒提供隔离病室专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标准收集病室内存在的生活垃圾以及医疗废弃物,完成妥善处理。③其他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实施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指导,有效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保证患者的睡眠时间以及休息时间,鼓励患者坚持锻炼,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多食用新鲜蔬菜以及新鲜水果,与此同时,有效的了解护理中发生的各项并发症症状,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有效的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3]。④加强疾病健康教育与宣传。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例如l放相关知识宣传手册、集中教育、健康播报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选用软件版本SPSS19.0,以“(n/%),χ2”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对照两组相关信息,若结果表现出显著性的特征,则表明(P

2 结果

通过总结该疾病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并已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其中在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4.7%,平均住院时间(12.5±4.7)d。

3 讨论

在临床中,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爆发,具有传播速度快、面积广、无法控制等特点,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在近几年中,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已出现了40多种,据调查显示,每年都会出现1~3种新病种,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据赵黎芳等[4]研究指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全年都有可能发病,其中该疾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尤其是气候多变的时候可流行,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和接触传染等。该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途径快且范围广等特点,其中诱因多是鼻病毒、冠状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的病毒感染,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真菌感染。陈维等[5]研究指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还具有咳嗽和发热、呼吸急促以及呕吐等症状,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方巧云等[6]学者认为,凡是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医护人员,不管是直接接触,还是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相关物品,都需要对其进行二级防护。同时,隔离所有进出过患者病房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均要正确的穿戴防护用品,尤其是要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全方位清洁和消毒。强调在隔离病区内工作的人员应对自身的体温进行监测,2 次/d,一经发现异常,就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与预[7]。同时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等特点,其中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是主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种[8]。目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已纳入我国的乙类传染疾病之中,根据我国的甲类传染疾病的防治方法,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采取隔离和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蔓延[9]。

近年来,急性呼吸道疾病已纳入我国的乙类传染疾病之中,根据我国的甲类传染疾病的防治方法,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采取隔离和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蔓延[10]。由于护理人员是接触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为频繁的人员,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管理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11]。而医院方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与服务等意识,并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与效果,从而将病毒传染的力度与范围等降到最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2]。

本研究主要将来我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参考对象,通过总结该疾病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隔离、消毒、加强患者的自主防控意识、针对性指导、饮食调整等,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其中在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4.7%,平均住院时间(12.5±4.7) d。

综上所述,早期了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做好相关的预防控制工作,对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解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程度上降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马祖芳,张新战,张学化,等.2006年济南市13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5,07(07):642-644.

[2]李萌,邹崇杰,黄想灵.医疗机构门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09(12):32-33.

[3]金伟斌,卢建华,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5,02(23):49-51.

[4]赵黎芳,谈逸云,倪政,等.上海市闵行区2004~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16(17):3157-3158.

[5]陈维,唐安,邬辉.舟山市某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流行特点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6,05(06):323-325.

[6]方巧云,琚雄飞.荧光定量PCR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05(01):321-324.

[7]谢杨新,聂为民,陈威巍,等.控制军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做法和体会[J].人民军医,2014,06(45):567-569.

[8]罗小福,刘小琦.湖州市2004-2010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2):35-36.

[9]焦承玖.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4,22(19):159-160,162.

[10]宋宏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防治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7):192-193.

[11]沈建勇.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体会[J].医学信息,2015,32(14):954-956.

[12]曾健君.影响呼吸道传染病的因素分析与防控措施[J].医学信息,2016,02(22):54-55.

辑/安桦

上一篇: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下一篇:关于园艺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