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态,修炼境界

时间:2022-03-06 05:43:10

如何变“三座大山”为“三座靠山”?

一个小小班主任,面对着复杂的班情、学情,面对着个性迥异、灵动鲜活的学生个体,面对着学生背后各色各样的家庭背景,即使你再能干,也会经常力不从心。

做班主任有几大难处,除了学生难教育之外,还要和他们的家长打交道,协调各科教师之间的关系,还要应对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年级组、教务处,乃至校长的种种压力。经常感受到班主任的“苦”、“累”,不仅仅是体力方面的,更有心理、精神层面的。班主任人微言轻,讲起来一个班的学生都归你管,但实际上你没有多少权力,就是批评学生,还得教育部授予你“适当的”批评权。

如上所述,除了学生,班主任们还经常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家长、任课教师、学校领导。所以,有些班主任把这三种压力形容为压在班主任头山的三座大山。按我的观点,能不能换个思路或做法,把“三座大山”变成“三座靠山”?也就是说不仅不要害怕压力,也不要只想着搬走(对付)这三座大山,而是要想办法把它们变成帮助自己做教育的有用的资源。

第一座大山:家长。

争取赢得全班家长的鼎力支持。如果家长们都支持你,那你的工作就算是放开了手脚,再无后顾之忧。但你得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支持你,而不是因为孩子在你手上是人质,被迫就范。所以,我们先明确一个前提:来自家长的支持必须是自愿的、自发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前提,即使家长表面上说你好话,背地里也会把你恨一个洞,孩子毕业了,你就等着他骂娘吧。

赢得家长的支持没有多少技巧,只要让家长感觉到孩子在你的班里能幸福健康地成长、孩子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就可以了。所以,首先要对孩子好一点。

具体谈到和家长交流,我建议要避免五种不良姿态:1、俯视 2、仰视。3、歧视。4、忽视。

我的感觉是其实每一位家长都有和老师交流的愿望,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有的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对于不主动联系老师的家长,老师可以适当地主动一点,效果会很好。

第二座大山:领导

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个人人都可以支派的角色,因为只要涉及到学生的事务,最后都会由各个口子汇总到班主任那里,通过班主任的工作落实下去。如何利用好这笔资源呢?

首先,要和领导多沟通,让领导了解你带班的思路和困惑,领导要对你班上的一些重点人头有所了解。班上出了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原则性的政策性的问题。班主任不要轻易承诺、不要随便下结论,不要做任何超出班主任权力范围的决定。其次,在制定一些班级管理的规定时,也要注意和学校有关规定保持一致,让你说话有依据,有底气。这点在后面《班级常规管理的艺术》中还将论及,暂不展开。

再次,对学校组织的活动、下发的任务要持理解、支持的态度,对于领导的一些做法,班主任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理性分析,不要本能地反感、反对。

第三座大山:科任教师。

班主任习惯了称呼自己班的科任教师为“上帝”,这种带有调侃性质的称呼暗示着班主任们对待科任教师的一种微妙的心态。既希望科任教师将最好的教学水平奉献出来,提高自己班的学习成绩,又担心科任教师在自己班上课心情是否愉快,是否愿意为自己班倾尽全力。所以,班主任工作的压力中有一部分来自于科任教师。

实践表明,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一旦步入良性循环,很多矛盾都将迎刃而解,而这种良性循环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有的教师与很多班主任的合作都不愉快,教很多班级都不顺心,但是偶尔也会遇到特别顺的情况,我们常常认为那是一种缘分。其实不然,科学地分析,缘分说站不住脚。那是因为师生双方因某种因素产生了感情,故而“相看两不厌”,这其中,班主任的“催化剂”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班主任要有服务意识,对学生、对家长、对科任教师,都是如此。关于这点,我提供如下的几条建议:

1、班主任要和科任教师多交流沟通,定期的、不定期的;正式的,随意的;谈教育教学可以,闲聊家常也可以。如此一交流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班主任可以得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因为科任教师有他的人脉、有他看问题的角度、有他掌握的一些信息,比如有的话同学不一定告诉班主任,却可能对关系比较好的科任教师说。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信息是可以互补的;第二,科任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往往仅限于本学科,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思想品德的总体上的把握,学生各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

2、力所能及地帮助科任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3、集思广益,和科任教师共同研讨问题解决方案。

4、帮助科任教师扫清工作上的障碍,减轻工作之外的烦恼。

5、在班级里大力培养同学关心、尊重老师的风气,旗帜鲜明地捍卫科任教师的尊严,即使偶尔师生发生矛盾冲突,也要让学生养成先冷静下来,课后再处理的习惯,班主任要积极介入,平息事态,化解矛盾。

有了这些举措,相信你的科任教师一定会紧紧团结在你的周围,为班级的发展倾尽全力。

做好了这些工作,三座大山就变成了三座靠山,这样你的班主任工作就如虎添翼,省力省心。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力量会很强大。

同样是三座山,心态决定了看法,决定了班主任的幸福感。协调好三大关系,胜过学会多少对付学生的技巧。所以,在班主任的自我成长中,首先需要做的,不是提升技巧,而是改变心态;不是增强技能,而是修炼境界。班主任工作其实并不复杂,也不是那种需要高度智商和技巧的工作,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专业性的方法,但总体来说,工作离不开一个做人的基本原则,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与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的,所以,做人的智慧很多也可以迁移到做班主任上。

上一篇:怎样才是一名优秀教师 下一篇:新时期建筑电气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