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时间:2022-03-06 03:57:50

卒中后抑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摘要]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PSD组),以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间IGF-1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IGF-1的差异。 结果 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为(47.7±6.5)ng/mL,CON组血清IGF-1水平为(20.3±3.6)ng/mL,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 < 0.05)。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脑卒中部位及脑卒中分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抑郁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抑郁程度越高,PSD患者血清IGF-1水平越高。结论 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与抑郁程度有关,可作为卒中后抑郁病情评估的标志物。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临床病理因素;关系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026-02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特征为情绪障碍、思维迟缓及活动机能减退,可严重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1]。目前对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通过血脑屏障,与IGF-1受体结合后发挥对神经精神活动的调控,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3]。本研究检测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正常健康人对比,探讨IGF-1在卒中后抑郁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科诊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PSD组),入选标准:(1)初次发作患者;(2)经临床表现、症状体征、CT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抑郁障碍的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四版(DSM-IV)中抑郁症诊断标准;(4)排除脑卒中前有精神障碍病史、病情严重、意识障碍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不能配合者。另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人60名为对照组(CON组),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BMI、吸烟史和嗜酒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PSD组和CON组研究对象均检测以下指标,(1)血压:连续两次在静息状态下检测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2)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诊断为糖尿病;(3)抑郁状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由两名评定者分别独立评分。HAMD-17总分超过24分为重度抑郁,17~24分为中度抑郁,8~16分为轻度抑郁;(4)IGF-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IGF-1水平对比

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为(47.7±6.5)ng/mL,CON组为(20.3±3.6)ng/mL,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IGF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PSD患者血清IGF-1水平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脑卒中部位及脑卒中分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血清IGF-1在不同抑郁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抑郁程度越高,PSD患者血清IGF-1水平越高,见表2。

3 讨论

IGF-1主要由肝脏合成及分泌,脑组织也可分泌少量IGF-1,通过血脑屏障后分布在大脑皮质及丘脑核等部位的IGF-1受体结合后发回神经信号转导的作用[4]。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IGF-1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权京菊[5]采用反射免疫法检测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GF-1,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IGF-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抗抑郁治疗后血清IGF-1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Deuschle M等[6]检测重症抑郁患者IGF-1水平,其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认为IGF-1患者的IGF-1分泌异常较生长激素明显。刘勇[7]研究发现抑郁患者外周血IG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水平随抑郁程度的加重逐步升高。本研究中,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为(47.7±6.5)ng/mL,CON组血清IGF-1水平为(20.3±3.6)ng/mL,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IGF-1水平存在异常,证实了IGF-1异常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

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的病情与IGF-1存在关联。郭瑞友等[8]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IGF-1水平,发现IGF-1与HAMD显著相关,认为IGF-1与老年卒中后抑郁关系密切,可能是老年卒中后抑郁的血清标志物。本研究中,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水平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脑卒中部位及脑卒中分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不同抑郁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抑郁程度越高,PSD患者血清IGF-1水平越高,表明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与抑郁程度有关,可作为卒中后抑郁病情评估的标志物。

[参考文献]

[1] 张哲,蒋国卿,吕静静,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715-2717.

[2] 赵金奇,刘勇,张灿珍,等. 外周血IGF-1检测对癌症相关性抑郁诊断作用的临床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2008,23(4):363-365.

[3] 李玉斌.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合并2型糖尿病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1299-1301.

[4] 陈建军,徐之良.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及凋亡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374-376.

[5] 权京菊.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2009.

[6] Deuschle M, Blum WF, Strasburger CJ,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GF-I) plasma concentrations are increased in depressed patients[J].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1997,22(7):493-503.

[7] 刘勇. 癌症抑郁患者外周血8-OH-dG及IGF-1与抑郁关系的临床研究[D]. 昆明. 昆明医学院,2008.

[8] 郭瑞友,王莉,李吉柱,等. 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9):798-800.

(收稿日期:2013-01-29 本文编辑:魏玉坡)

上一篇:放松训练对喉部分切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下一篇:健康教育对孕妇院前胎膜早破预防脐带脱垂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