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阅读策略及答题技巧

时间:2022-03-06 12:08:51

浅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阅读策略及答题技巧

【摘 要】随着高考英语教育的改革,占全卷分值近三分之一的阅读理解题也在命题和题目设计上发生诸多变化,文章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阅读策略及答题技巧做出了较为细致的浅析。

【关键词】阅读理解;阅读策略;答题技巧

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是高考英语中的重头戏,成为决定考生英语成绩的一个重要题型。该题发挥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本文简略探究了高考阅读策略并对四大类题型中的具体运用即阅读答题技巧做出分析。

一、阅读策略

阅读理解,读为先,理解以读为依托。阅读短文应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原则,相应采用速读了解大意、细读获悉细节和复读的方法找到最佳答案。具体则为:1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3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5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6巧用排除法答题,注意检验答案。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考试者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一般可先看问题和选项,迅速弄清题干的指向性和问题类型,划出其中的关键词,选项本身的设计会给予很多讯息,便于利用排除法,再看文章相结合做题,主要信息细读,次要信息跳读,提高准确率,节省时间。

搜寻关键词、主题句(一般归纳法文章在段首,演绎法文章在段尾),不要过多留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要侧重于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碰到生词难句不能停顿太多时间,要侧重了解前后大致讯息,词不离段,段不离句,句不离文,猜词题也需要前后兼顾推断。

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议论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说明文,则是对一个核心事物及其附属功能的介绍。目前的试题,越发注重逻辑推理和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所以“推断而出,二次加工”显得尤为重要。

二、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阅读一般有四大类题型,主旨大意题、拟定标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

(一)主旨大意题。选择主旨大意,首先从读的载体本身出发,运用文章结构识别法,议论文、科普文,都是总-分-分或者分-分-总。提建议类、广告类的文章通常使用平行结构,新闻类通常使用倒金字塔结构。

文章中会出现主题句,因此可以采用主题句认定法。主题句会出现在段首、段尾,短文中间,或首尾呼应,甚至无主题句。此题第一步要锁定主要中心词和附属次要中心词,第二步,则要斟酌选项里一句话是否最大频率的出现了多个脑海中寻找到的中心词,即囊括越多中心词,则越接近正确答案。

主旨大义题会出现干扰项,大大影响考生的判断,此时我们要用排除法,要正确利用排除法遵循“全面,概括,贴切”的三原则去除干扰项。

(二)拟定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的拟定方式和贯彻的原则是:标题左边为话题(核心),右边是按一定的语法浓缩为概括主题句句意或中心思想的词组(控制性概念的词),左右连接的原则是:不大不小具体法。

如果顺向思维选择不出合适的标题,则可逆行思维,采用假定标题写作法,根据标题里的核心词,大致确定一下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如果二者与阅读短文基本相同,就可以判断该项正确。

(三)细节理解题。做题高效的关键在于找到定位词,定位词必须是反复出现的,是实在具象的实意词而非抽象概念词。出题者的巧妙之处在于,题干中的定位词往往是经过同义改写或者词性结构转化而来,这就需要一个“解码寻亲”的过程。

直接理解题,在原文中可以直接找到,属于低层次题。随着英语的改革,出题人将选项根据原文的语义句子进行句式或者意思上的替代或转换。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在问题中寻找线索定位词,注意题干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实义词。2带着线索词阅读文章,并锁定线索词的出处,结合上下文。3忠实于阅读材料,切勿脱离原文,依赖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作答。4注意识别指代词语,近义词等,关注该词上下文。

(四)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属于主观题,是层次较高的设题,也是失分多的主要原因。推理判断的根基来源于文章明示的客观信息或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正确选项不能脱离原文和作者意图,要在文章中寻找并确定可推论的依据,即:已知部分-―推论的前提,从中推测出未知部分-―推理的结论。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和想象推断,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

基于文章的推理,是一个二次思维加工的过程,因此.巧用排除法“过滤原料”――如果某选项中的内容是阅读材料的简单重复,那它就不是推论,也就不是正确答案;如果某选项所表达的内容与经验相吻合,文中却没有涉及,那它属于主观臆断的结论,也不是正确答案;如果某个选项表达的内容虽在文中提到,但很片面或很不完整,那也不是正确答案。

此外,巧用观特殊词法,文中的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should,must,etc.)往往能流露出作者的弦外之音;注意作者在文章中的措辞,比如在形容词前用了too,excessively,rather则常带有否定的口气;某些过渡词(例如:however,but,on the contrary,what’s more)后面所表达的内容往往能反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结语

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反映出高考阅读理解是对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测试,而不局限于单词,语法等单项的考察,随着教育改革,命题风格出现巨大变化,更为新颖灵活,这就需要考生掌握科学的阅读策略和答题技巧。考生也应在理论指导下,运用于阅读实践中,才能在考试中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 梁绍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策略与技巧指导[J].西江教育论丛,2008年第3期.

[2] 郝昌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应对方法[J].考试(高考版),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杨雅茹(1989.10- ),女,陕西汉中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