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紧货币政策:加大企业资金压力

时间:2022-03-06 05:40:34

从紧货币政策:加大企业资金压力

2007年至今的6次加息、11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全率,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导致纺织企业财务运营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企业的运营风险明显加大,部分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很可能就此倒闭。

加息提高运营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来的6次加息,对企业影响较大,企业财务成本显著上升,运营风险加大。

据江苏某大型棉纺集团介绍,由于货币政策影响,企业现金流紧张,上下游企业用银行票据付款,但现在贴现利息飞速上涨,已经从2007年1月的3.0%上升为现在的6.0%,企业财务成本面临极大压力。

调查显示,据同样地处江苏的丝绸名镇盛泽镇的分析,目前中小企业年利息成本达到12%~13%,贷款成本除按照基础贷款利率上浮20%外,加上担保成本1.8%,再加上贷出来都是现金,综合成本达到12%~13%,企业负担很重。有的企业不无苦笑地说:在当前企业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替银行打工了。

不过,银行加息,并不是单独针对纺织行业。因此,纺企在表示资金成本增加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困惑,毕竟这是国家针对全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而定的。

信贷从紧令企业缺血

对于2008年的形势,很多企业都表示困难越来越多,尤其是政策的调控步伐过快,企业已经招架不住。与加息相比,信贷从紧对企业的影响要巨大得多,导致企业缺血现象比较严重。

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从紧货币政策,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这意味着纺织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贷款难度、更高的融资成本、更严的资金监管。一些大型纺织企业反映:企业原本贷款较难,现在更加“雪上加霜”。大型企业如此,中小企业贷款可能性就更小了。

在各地的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有企业反映,地方分行比较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愿意放贷,但是上级银行把关极其苛刻,某银行总行甚至有不成文规定:对纺织企业一律不予批贷。

在河北的产业集群的调研里,由于小企业多,行业又不太景气,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容城企业反映,农行已经三年没给服装企业发放贷款了,中行、工行、建行虽有部分指标,但数量有限,很难拿到。企业大部分都是靠自有资金经营,发展缓慢,更谈不上研发投入了。

浙江也是如此,由于货币政策紧缩,义乌线带企业虽然盈利情况和发展前景都较好,仍然无取得用于升级发展的信贷支持。桐乡市部分在2007年上半年投入固定资产项目的企业,到下半年因信贷紧缩后续资金不能到位,致使项目进展停滞,工工资支付延后,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压力。

不少地方企业表示,国内绝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为民营企业,如果信贷政策一直对纺织行业存在歧视,长期下去,企业家继续做强纺织企业的信心将逐渐消失。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方面,行业整体利润相对较低,同时受到调控政策影响,银行也会考虑收益和风险的问题,不轻易放贷也是情理之中;但另一方面,企业要发展需要保证资金来源,否则发展难以为继。如何妥善平衡这两方面关系,确实并非易事。资金紧缺,对行业和企业是一种考验。

恶性循环的隐忧

企业运作需要资金支持,无论是技术改造、产品开发、装备投入等均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在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资金匮乏,都将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让不少纺织企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三角债问题。

以山东为例。据了解,山东各产业集群内企业特别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之初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积累,随着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资金短缺的矛盾逐渐显现,流动资金紧张十分突出,由于融资渠道依赖银行贷款,但贷款难普遍存在,即使能够带来资金也往往是高于公布的汇率标准,令企业成本增加不少,由此产生了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不少企业依靠拖欠货款缓解资金不足。

在即墨、海阳等产业集群地,由于企业流动资金的匮乏,相互间拖欠货款较为普遍,有的企业甚至全部依靠拖欠占用货款来周转资金。这种不良现象不仅使社会债务链问题更加严重,也导致了企业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资金匮乏,很容易让企业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设想成为泡影。

上一篇:在压力中寻求发展 下一篇: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的刚性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