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气汤临床新用

时间:2022-03-06 12:42:35

桃核承气汤临床新用

关键词 桃核承气汤 过敏性紫癜 三又神经痛 痛经 焦虑症 医案

桃核承气汤源自《伤寒论》,由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组成,是仲景治疗下焦热瘀血结的专方。因其配伍严谨、疗效奇特而倍受历代医家青睐。笔者体会,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多应手取效。现录案例数则,供同道参考。

1 过敏性紫癜

刘某,女,28岁。1999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原因全身皮肤出现散发性瘀斑、瘀点,双下肢尤甚。发病2天后出现小腹部持续性疼痛,阵阵作呕,腹泻,日行5~10次,呈暗红色黏液样便,伴灼热和里急后重感。曾在当地医院治疗6天,不效而转入我院。人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抗过敏、激素、止血等综合治疗20余天,病情反复,转中医治疗。刻诊:全身皮肤可见散在暗红色瘀斑、瘀点,四肢皮肤多见,双下肢呈弥漫性瘀斑融合成片,小腹压痛。血常规:自细胞1.45×103/L,中性72%,淋巴28%,血小板164×103/L;大便常规:黏液便,红细胞++;尿常规:尿蛋白微量。舌质黯红、苔薄黄,脉沉涩。证属热瘀血结,治拟攻逐血热瘀结。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15g,大黄3g,芒硝5g,生地、水牛角各20g。丹皮10g,茜草、白茅根、仙鹤草各30g,桂枝、炙甘草各6g。3剂后,皮肤瘀斑、瘀点明显消退,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减少至每日2次,仍较软。上方去芒硝,续进3剂后,诸症若失,各项检查指标正常而康复出院。

2 三叉神经痛

张某,女,46岁。1999年9月12日初诊。患者1年前右侧面部出现短暂发作性疼痛,呈触电样,每次发作历时1分钟左右。CT检查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长期对症治疗,症状时作时止,近半月来发作频繁而来求治。刻诊:除上述症状外,伴心烦急躁,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证属热瘀血结,治拟活血化瘀、通泻瘀热。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15g,桂枝、大黄、炙甘草各6g,芒硝5g,川芎30g,柴胡、苦丁茶、各10g,钩藤18g。3剂后大便畅通,疼痛立减,余症俱消。后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月余而告愈。

3 痛经

乔某,女,24岁。2002年4月2日初诊。患者12岁初潮时即出现痛经,每次月经前3~5天,小腹疼痛如刀割样,西医诊断为膜样痛经,给予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而来求治。刻诊:月经适来第二天,月经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剧痛,大便于,五六日一行。舌质红、边有紫点、舌下脉络紫粗、苔薄黄,脉沉紧。证属热瘀血结,治拟活血逐瘀祛热。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当归、延胡索各15g,桂枝、大黄、炙甘草各6g,芒硝5g,白芍、红花各lOg,益母草30g。3剂后经量稍多,色紫黑,挟有血块,腹痛即止。第二个月月经将至时,痛经未作,为防余邪未尽,再按上方续进3剂。后追访患者,痛经未再出现。

4 焦虑症

郑某,女,20岁。2005年10月5日初诊。患者因家庭矛盾于5天前出现急躁易怒,语言错乱,时而神志模糊,时而哭闹不止,不时出现身体颤抖,睡眠差,饮食减少,五日未更衣。舌质绛红、苔黄且稍厚,脉象沉涩。证属热瘀血结,治拟攻逐瘀热。桃核承气汤加味:桃仁、菖蒲、郁金各15g,大黄8g,芒硝5g,朱砂1g,琥珀2g,远志lOg,青礞石、炒枣仁各30g,桂枝、炙甘草各6g。3剂后泻下燥屎较多,大便畅通,情绪明显平稳,回答切题,身体也不再颤抖,眠食已见好转。上方加减续服20余剂,病情逐渐平稳,后改用黄连温胆汤调治而告愈。

按:桃核承气汤虽然药物只有五味,但组方严谨,功专力宏。方中桃仁破血祛瘀,大黄逐瘀泄热,二药合用,瘀热并泄,共为君药;桂枝通利血脉,助桃仁破血祛瘀;芒硝泄热软坚,助大黄逐瘀泄热,共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并缓诸药峻烈之性,使祛瘀而不伤正,为佐使药。本方用桂枝的含义有二:一是行气,气行则血行,增加桃仁、大黄泄热破结祛瘀的作用;二是在大黄、芒硝、桃仁这些阴分药中加入桂枝,取其辛热走窜之性,以阳热之动,制约阴寒之凝。全方合用共奏泄热破结之功。凡病机为下焦热瘀血结者,用本方施治,确可收到理想效果。

上一篇:略谈古籍保护在中医文献整理研究上的作用和意... 下一篇:中药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