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劣势分析

时间:2022-03-05 06:55:48

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劣势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FDI的流入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FDI的分布不均匀也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各地区吸引FDI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就中部地区利用FDI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优劣势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lnverstment,以下缩写为FDl)。当然,我国吸引FDI的进展和政策具有明显的“渐进式”特征,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内陆地区” 的对外开放的时间顺序和空间格局。到2002年止,进入中国的FDI约85%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FDI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加深了中国区域经济的“二元特征”。随着中国经济更加开放和“中部崛起”政策的引导,FDI开始出现向中部地区扩散的趋势,约有10%的FDI进入中部地区,因此系统地分析中部地区吸引FDI的优劣势,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中部地区利用FDI的优势分析

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小岛清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指出,企业为了克服国内投资中的资源缺乏瓶颈,直接投资将指向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或者地区,即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拥有本国不具有的自然资源,如果这一企业生产的是自然资源密集的产品,那么它将会选择资源相对丰富并且便宜的地区作为其投资的区域,学术界在理论上一般把这种投资称为资源导向型投资。中部地区地域辽阔,具有土地、能源、矿产、水利、生物和旅游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丰裕度等指标中,中部地区9省都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如矿产资源方面,中部地区矿种多达140多种,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度远优于东部地区,密度也高于西部地区,且资源配套程度较高,具有广阔的开发的前景;农业资源方面,中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场和宜渔湖泊等多种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动物资源最多的湖北达700余种,植物资源最多的江西达4000余种;水资源方面,除山西较贫乏外,中部地区其他省的水资源相对富有,在全国十大流域中,中部地区拥有第一大流域长江,第二大流域黄河,第五大流域淮河,第六大流域海河,还拥有全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即鄱阳湖和洞庭湖;旅游资源方面,中部地区自然地貌发育奇特,名山大川气势磅礴,革命遗址多不胜数。在全国119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中部地区拥有27个,其中庐山、黄山等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总之,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必将构成对需要大量矿产、能源、水利等资源的外资企业巨大吸引力,这是中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物质条件。

第二,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有关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劳动力成本与FDI逐渐存在负相关关系,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以垂直水平为主,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致的。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显示,当一个产品或技术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进入标准化阶段,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发达国家将会把该产业转移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目前,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特点之一,是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中部地区经济起步虽比东部地区晚,但土地面积广大,人均土地拥有量较大,土地价格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等投资项目的费用低,这些会减少外商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开支,成本的降低将使其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较东部地区低。如2002年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五省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国有单位,其平均劳动报酬分为5 553、5 049、7 429、4 709、5 269元,除河南以外,其他省份都比全国平均工资6 234元低。工资低,可以使外资企业在中部地区雇佣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有利于降低外商产品成本,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第三,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有关实证检验证实,进入中部地区的FDI与以GDP为度量指标的市场规模呈正比。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市场潜力会逐步得到发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会增加,包括住房、汽车、耐用家电品等贵重商品,也包括一些低档的日用产品和娱乐、休闲设施的需求。电脑、手机等这些在东部地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产品在中部地区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外商可以利用在中部地区的直接投资,使得生产和销售本土化,从而节约销售和运输成本。

第四,中部地区具有政策优势。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有利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已被国家列为予以重点扶持发展的地区之一,同时开始享受国家许多的优惠政策,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部地区的许多公路、铁路、电网、水利和,城市;公用事业等项目,已经进入国家扶持的范围;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国家许多关键项目与中部地区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在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的三年内,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中部地区也在此之列;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部地区再投资,外商投资比例超过25%的项目,视同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相应待遇;国家将中部地区的合肥、郑州、长沙、南昌等经济开发区升级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并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鼓励外商进行投资。此外,国家在安排国债建设投资资金、技术改造项目及制定社会保障政策、财税优惠(转移支付)时,中部地区也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之一。

第五,中部地区具有部分产业优势。中部地区是全国较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基地,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等,已经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36个行业大类中,中部地区的煤炭采选、有色金属矿采、黑色金属矿采、非金属矿采、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烟草加工、食品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及供应、石油加二正及炼焦等12个行业占全国的比重较大。在重要工业产品中,中部地区的原煤、钢铁、卷烟、汽车、电力、炼焦、机制茶、棉纺织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以上这些为外资企业

与中部。地区企业进行合作提供了技术物质基础。

二、中部地区吸引FDI的劣势分析

中部地区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开发潜力极为可观,但潜在的有利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包括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配合,其吸引效应不可避免地会被削弱直至抵消。从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影响其吸引外资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第一,基础设施落后。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投资能力有限,其地貌复杂多样,致使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系统长期落后,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据统计,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综合密度为680公里/平方公里,比东部地区1 597公里/呼方公里少了一半多。2001年,全国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为326.52千瓦小时,人均道路面积5.8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6.71辆,人均住房面积22.8平方米,中部地区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为235.16千瓦小时,人均道路面积4.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5.14辆,人均住房面积21.22平方米,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在立足于长期性和系统性投资的今天,外商对以基础设施系统为主的投资环境有着相对更高的要求,落后的基础设施系统无疑是制约中部地区扩大利用外资的因素之一。

第二,经济基础薄弱。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首先,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并且这一差距在继续扩大。2001年中部地区GDP的比重为26.9%,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2.96%;而1999年这一比例为27.4%和46.5%,其下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2001年中部地区人均GDP是6 400.9元,相当于东部地区人均GDP16 507.5元的38.9%,而1999年这一比值为53.6%。其次,从产业结构看,中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总体上看,中部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与东部地区都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所有比重高达19%,比东部地区高8个百分点;而第二、第三产业所有比重为46%和35%,分别比东部地区低2个和6个百分点。再次,从居民收入来看,中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在城镇,2002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37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 324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市区中,东部地区8个,西部地区2个,中部地区没有一个。在农村,2002年,中部地区农村人纯收入为2282.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3.3元,仅为东部地区的54.1%。可见,中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最后,从所有制改革看,当前中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国有经济所有比重仍然偏高。对全国国有及非国有以上国有工业进行的统计表明,中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偏高,为68.22%,为东部地区39.75%的1.72倍,而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所有同东部地区差距较大。这表明,中部地区体制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潜力尚未得到释放。

第三,人力资本不足。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是中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显著优势之一,但中部地区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术熟练程度不及东部地区,削弱了这一比较优势。以江西省为例,统计显示,目前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不足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满2000,约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0.3%;中级及中级以下专业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5%以上,专业人员队伍层次明显偏低,市场经济型企业管理人才和商务人才比较少,科技对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中部地区省市有不少优秀学生考入全国重点院校,但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的却微乎其微,不到三分之一。此外,受工资待遇、个人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影响,“孔雀东南飞”的情况普遍存在,中部地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有一定技能的民工、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大量涌向东部地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加剧了中部地区人才缺乏的形势。可见,尽管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众多,成本低廉,可以为外商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但同时必须看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普遍素质低下,不能满足外资企业对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熟练劳动力的需求。

第四,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成熟。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总体偏低,经济活动中还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行为,还存在制约外商进入的诸多体制,主要表现为:(1)政府行政干预较多,项目审批环节繁琐,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依法行政的意识和环境还没有形成,有时甚至一个行政干预可决定企业的成败。这不仅增大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容易使其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而无所适从;(2)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部门较多,主管机构不明确,职能划分模糊,行使的管理职能很难协调,导致经常出现相互推诿与扯皮,加大了外资企业的操作运行难度。尽管近年来,中部地区有些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一个窗口、“全程一站式服务”,但管理体制仍然难以适应外资企业的要求,多环节、慢节奏与低效率的现象依旧存在,以各种方式损害外商利益以谋取私利的现象较普遍,严重挫伤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3)大量国有企业机制僵化,包袱沉重,不能与外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合作,难以成为利用外资的主体与载体;(4)管理人员缺乏按国际惯例经营企业的经验,习惯用管理国有企业的办法管理外资企业,导致人为因素干扰太多,给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诸多困难;(5)服务跟不上外资企业的发展要求。经济管理部门明显带有管理功能强、协调性差、服务性弱的特征,外资企业很难适应这样的投资服务环境。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部地区利用FDI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中部地区若能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改善、消除劣势,相信FDI对其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势必会日益加强。

参考文献

[1]小岛清.对外贸易论(中译本)[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2]陈浪南,陈景煌汐L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2,(6).

[3]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3,(9).

[4]沈坤荣,耿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5).

[5]杨柳勇,沈国良.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02,(3).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上一篇:花儿 为什么这样红? 下一篇:青山作证:一切为了维护退耕农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