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实施有效教学

时间:2022-03-04 08:58:58

优化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实施有效教学

【摘要】高三复习课是重现、重组各知识模块的平台,是实现题型和解法巩固与总结、落实知识点和纠错易错点的过程,"作业"紧跟在"上课"之后,这个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质量。本文从高三复习课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和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优化策略与实施两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高三数学复习课作业,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三数学 复习课 作业设计 优化 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高三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提高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和不断反思。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优化高三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提高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

一、高三数学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优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有机构成,高三复习课作业是复习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复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环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高三复习教学的质量。

首先,复习课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建构知识体系。高一、高二所学知识是零碎的,高三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注意梳理知识体系与网络结构,将那些凌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进而促进各个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之间的融会贯通,以便从整体结构和学科思想的高度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基本结构,建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

其次,复习课作业有助于学生培养和提升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图表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高考考试按照"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确定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可以梳理知识基本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进而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掌握相应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据图表处理能力等,提高数学复习的有效性。

二、高三数学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现状

新课程将整个高中数学学习内容模块化调整,调整为必修系列模块、选修系列A模块和选修系列B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性地学习。每一模块都配有相应的教材,而到了高三复习时,师生不再有国家教育部门编制的现成的可依据的教材。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学校选择市场上一本资料进行高三一轮复习,教师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该资料为载体进行复习和作业,教师讲解资料上的例题,并进行相应的梳理,学生做资料提供的作业。这样做常常是一本资料满足不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一些基础很差的学生,这本资料可以做的题目寥寥无几;对基础一般的学生有些过于简单,有些太难;对于基础很好的同学好像还"吃不饱"。况且,很多资料内容大同小异,虽然题目比较多,但是都不够具有针对性。更糟糕的是有些资料个别内容还会超纲,或者难度偏离高考,带学生误入歧途,给学生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三、高三数学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优化策略

事实上,要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在复习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自己的学生基础,对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整合。我在高三复习时对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这样处理的:

1.教师以学生为本,对教材、资料整合,编制不同层次的作业。

"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对普通高中高三的学生十分适用。高三复习的作业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也不是题目做得越难越好,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同一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同一难度的作业,对部分学生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而对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属于现有发展水平,对还有些学生则超越了"最近发展区"。为此,我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基础水平对教材、资料整合,编制出了不同层次的作业。

第一层次为基础题,相当于会考中低题。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主要突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题量一般为5题左右,题目来源于教材(原题或稍作变形提高)以及浙江省会考导引、浙江省新课程以来历年会考卷、浙江省新课程以来高考容易题部分,通过作业,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的是抓住高三一轮复习这个对教材进行点滴复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获得基本的成功和喜悦,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调动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超越其最近发展区;继而向下一个、再下一个最近发展区挺进,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层次为基本题,相当于会考中高题和高考中档题。针对一般学生而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理解、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简单的综合运用。题量一般为5题左右,题目主要来源于教材(典型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以及浙江省新课程以来高考中档题不分以及资料中比较典型的。通过作业,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简明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学会一些简单的综合运用,并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图表处理能力等,提高数学复习的有效性。

第三层次为提高题,相当于会考难题或者高考中高题。针对几个尖子生设计,主要突出概念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重要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题量一般为1题,题目来源为教材复习参考题得拓展、全国近两年高考卷。通过作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思想方法、求真求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学生分小组自主编制作业。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交流与表达的一个平台,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减少心理压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改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复习课作业过程中,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又节省时间,提高复习与作业的效率。

我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4——6人为一组),层次可以不同,选择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为组长。每人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利用作业本、教科书或相关资料自编作业题,题量一般控制在每人3题以内,内容可以是具体题目,做过的没有做过的,或者是某个概念、问题、方法等,只要是自己认为能够反映本单元核心内容的,典型的,或者自己认为重要但是自己还没有梳理透彻的都可以作为作业题。首先进行第一轮问题解决:组内整理、统计,讨论、交流,这样既解决了一定量的基础题,节省了作业的时间,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说题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也可以使讲题的同学对概念、定理等有更深的理解;其次第二轮问题解决:将大家集中的一些典型问题,以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上交到班级,进行组与组间交流(可以是组长之间进行);最后汇总到数学老师处,老师根据汇总题目体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甚至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或进度。对于重点章节或知识点,我们还会将同学们共性的、典型的问题以电子稿的形式总结出来,放在班级公共的网络硬盘里,或者做成数学报张贴在教室板报处,供同学们复习使用。这样处理作业能查漏补缺,梳理知识基本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提高作业的效率。

3.建立作业纠错本与优秀习题集锦。

高三复习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体现在作业亦是如此,数学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如果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解题的能力依靠题型的覆盖,希望以多取胜,熟能生巧,学生就会整天埋在书堆里,休息、活动、睡眠的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的作业不仅要具有典型性、系统性与启发性,而且要适量、适度,在此基础上努力追求"举一反三"。为此学生要对作业进行解题后的纠错与反思,作业讲评或批改后,学生要对自己的错题进行错因分析。首先再次审题,看条件是什么?待求问题是什么?有无已知模式(即可否转化),解题方法是什么(如何转化)?然后回忆当初做题时的想法,是知识没有学过还是解题方法不知道,如果是没见过的知识方法,学生就应当把这些新知识和新方法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完善知识结构。最后学生将正确的答案详细、规范写出(与原错误解法对比),同时将自己的所悟整理出来,以供进一步复习提高。另外,我们可以从做过的作业或教材以及相关资料中摘录很有价值的题目及解法,供学生欣赏、复习与提高。目的是抓住重点,达到精炼、高效的复习效果。

总之,高三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在高三复习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优化高三复习课作业设计与布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高三数学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S]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尚志 张思明《走进高中新课程》[M]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上一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下一篇:如何促使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