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乡文化发展的思索

时间:2022-03-04 07:01:57

农乡文化发展的思索

作者:王玉平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马克思所说:“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无疑,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劳动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以及原生态的生活实践,是文化产品诞生的沃土,经久不衰、富有民族特色和乡土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往往最具中国特色,最有艺术魅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奉行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因为,“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3]。努力唤醒民众的创造潜能,使农民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参与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强化农村文化主体的自身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水平,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和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民,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这意味着,农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只有当这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支撑并自觉融洽时,才能真正成就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说,如何使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获得主体地位呢?首先,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农民素质提升,谋划农村“大文化”建设的格局,从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新式农民。着力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农民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支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建设还须体现在农民的利益主张之中,以利益共享促进价值共识,与农民勤劳致富、增长本领、提升素质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创造更多财富,增加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其次,在制度上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4]理顺政策引导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拔的农民文化骨干,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培养计划,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采用送出去系统学习,将专家学者及专业文化工作者请进来进行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农村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众之中,唤醒广大民众身上的创造潜能,将他们组织起来,使他们行动起来,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根本条件。

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根脉

由世代农民创造、传承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农民身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虽然因历史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村文化在自身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凝结在农村文化之中的深层内核和文化根基却源远流长。传统乡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是一个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某种程度上,若失去了乡土文化就等于断了农村的“根”,也会断掉一个民族的“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产生的原始基础主要是农村,是人类所依附的土地。但在当今,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掩盖了传统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置身于这样的境况之中: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直接危及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根脉。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土地、生长于农村的丰富乡土文化资源日渐失去自身的生存根基,致使农村文化建设无所依从,出现了许多“盲点”。要拯救和保护传统乡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淀而成的乡土文化,不管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还是手工技艺,都是当地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过滤出来的,其中承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包含着历代劳动群众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理解的经验积累。我们应该像拯救濒临消失的物种一样来拯救已经处濒危状态的乡土文化。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视野,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对重要项目、重要作品、重要技艺,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和整理乡土文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将现存的各种乡土文化,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实物、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对民间艺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要做为“活文物”进行发展性保护,通过培养乡土文化传人、培育民间习俗来刺激乡土文化的内生,回归乡土文化的本体。要发展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早在1957年就号召,要“移风易俗,改造国家”[5](P606)。传统乡土文化做为一种农耕文明的自然生长,在承载着历史和传统、包含着现代文明基因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传统礼俗中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而那些繁缛琐碎的细节、形式则早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行为规范,是应该摈弃的。所以对历经岁月磨砺而留存下来的传统礼俗、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应进行辩证的否定,进行合理的扬弃,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剔除糟粕,存留精华,为其注入能够相互融合的现代元素,使传统乡土文化不断添加新的生命活力,走上健康传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的轨道。要努力实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结合。传统乡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明确知道自身之优劣长短,不断剔除旧有的痼疾,以开放包容的气度,主动接纳现代文明的引领和养分,追随时代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将先进文化植入乡土文化的沃土,使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向现代化的转换,使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具有深厚的精神基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有效结合的链接点,让先进文化的因子像泉水渗入大地一样,浸润农民的日常生活,让先进的价值理念成为乡土文化的内核,并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这尤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到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引领、推动和发展之中,使其与乡风民俗相对接,与当地文化特色、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接,为广大农民接受核心价值理念找到历史依托、奠定实践基础。同时,要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一套农民能理解、乐接受的“核心价值观”话语系统,力求与农民的心态、判断和兴趣相接近,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增强老百姓的认同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人才,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大舞台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响主旋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途径,挖掘蕴藏在农村的特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增长。

盘活民间文化组织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确保农民对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乡村社会的各类民间文化组织,为乡土文化的展示、存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个功能独特、内容完备的场所和平台,是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和中坚力量。因为传统乡土文化,一般是渗透到农民的心理,转化为农民的思维方式、行为特性以及风俗习惯来彰显其存在和力量,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而得以流传。所以,发展和保护民间文化组织,能为传承乡土文化营造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场所,使其保持活性状态,发挥出自身的社会功能。民间文化组织是维护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力军,它们或者以艺术形式、或者以手工技艺传承历史文脉,使农民群众在此找到家园的归属感,为培育农村文化人才搭建起有效平台。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多数民间文化组织的生存状况却令人不乐观,诸如组织松散、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经费短缺、缺少支持等等制约因素,使民间文化组织常常举步维艰。堪称湖北文化品牌的黄石爱乐合唱团,同样处于尴尬的夹缝中。该团团长在2012年“两会”期间,曾经对记者这样倾诉自己的苦衷:“我们作为一个民间文化团体,能做到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所名气,这中间历经的艰辛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就希望这次两会能让政府更多地关注一下我们民间文化团体的生存环境”[6]。要盘活民间文化组织,加强组织管理是当务之急。政府及文化宣传主管部门要起到操盘手的作用。其一,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规范引导职能,对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将所有依法注册登记的民间文化艺术社团纳入常态化管理范畴,根据不同团体的各自特色进行分类引导,及时协调、研究解决民间文化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组织联合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推动民间文化产品不断实现向文化精品的迈进。其二,政策支持,在积极扶持的同时,加强规范和监管。加大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经费投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监控评估体系,使民间文化社团真正成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会自律性组织。其三,建立起政府对民间文化社团的综合协调机制,在民间社团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使双方携手联营,促成区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赢发展。政府还可成立文化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优秀文化社团不断壮大,鼓励各类文化艺术爱好者依法成立相关专业协会,开拓凝聚文化艺术人才的阵地,使各类民间文化组织、各种民间艺术人才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

创造农村文化生产力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源力量,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文化产业化的路子。传统乡土文化是一方百姓的精神矿藏,也应当并且能够转化为造福当地百姓的物质财富。做好乡土文化产业,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推助农村经济、满足城乡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助文化传承,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使文化产业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文化富民、文化惠民和文化育民并举的通达之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民生意义。广大农村具有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劳动群众经历数千年积累的民俗文化、生产经验、手艺文化的传承,理应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在乡土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最新科学技术、增强文化认同,这是文化、经济与乡土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其实,将传统乡土文化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已不乏成功的范例,如河北邯郸以民间资本“入股”形式搞的“股份大舞台”,组织具有地方特色各种技艺协会等等群众自办的文化合作组织,就是在服务村民、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成为致富渠道,进而孵化为农村文化产业。还有一些发端于农村的乡土文化、民间手工艺品步入产业化发展道路,发扬、传承了传统技艺,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如著名的临沂柳编,就是山东临沂柳编手艺产业在农民祖辈“打柳编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临沂人感悟“走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形成了“家家搞柳编,户户是工厂”的格局,折射出柳编这一民间工艺在临沂人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民间手工技艺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中,作为农业生产之外满足人们衣食住行需要的重要生产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成为一条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传承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与文化产业接轨,会使乡土文化获得源源不断的经济基础和人才支撑。乡土文化产业化的关键是做强文化市场。既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还要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律,争得政府和民间的合力推动,在保护传承、做响品牌上下功夫。统筹协调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让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回归有内涵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状态,以民间艺术生产、民间艺术展览、民间艺术表演、民间艺术出版等形式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建立传习场所,培训传习人才,让更多的人走近民间艺术。同时将传统的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要使乡土文化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和文化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赢共生的格局,还要提升农民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能力。因为农民的消费习惯一般是秉承节俭、实用的原则,常常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不论经济条件优劣,在日常消费中大都是精打细算,量入为出,认为物质生活的消费是必须的,而文化消费则是可有可无的,再加之一些精神文化产品往往脱离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农民没有文化消费的兴致和欲望。“据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年鉴》显示,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左右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消费比重占居民消费总量的7.6%。我国在2009年人均GDP就达到5 000美元以上,但我国农村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尚不足3%,因此,我国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村文化消费将进入战略机遇期。”[7]要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提高农民消费需求和消费兴趣是前提。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普遍偏大(“空心村”现象)的状况,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其文化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努力为农村中老年居民提供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产品,提供能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的农业科技类产品。要提高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各级政府适时引导、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开拓农村文化产品市场是关键。通过市场手段,使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采取或直接投资、或资金补贴、或免费示范等多种形式,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支持传统工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文化消费渠道,优化文化消费环境,引领广大农民成为乡土文化产品的制造者、享用者和消费者。同时,挖掘农村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使资源与资本相结合,利用好农村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优势、红色资源优势,扶持传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绿色生态旅游产业、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以旅游促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能力。总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利用民间文化基因,进行积极创新,将经典的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一方百姓,形成地方特色,即可使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上一篇: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现况及思索 下一篇:老龄人文化娱乐在文化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