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

时间:2022-03-04 04:26:29

浅析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策划

一、什么是突发性新闻事件

所谓突发性新闻事件,系现实生活中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性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往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打乱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并造成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巨大损失,大致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两种情形。前者主要涉及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等各类天灾,后者则主要涉及战争、烧、恐怖活动等各类人祸。也有的两种情形兼备,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如矿难、瘟疫等。从历史上看,一场损失惨重的突发事件,往往更适合归因于“天灾+人祸”。突发性事件区别于日常活动特别是预先安排的所谓“仪式性”活动的基本特点,在于它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具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或灾难,常常造成重大甚至持久的不幸,因而备受公众关注。

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定义是: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这里所谓的“公共紧急状态”,大致等同于我国所称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状态。在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也常被称为“突发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2006年1月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巨大破坏性。例如: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的极大损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期出现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加之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力的增加,由社会因素诱发和自然因素诱发的公共事件出现增多趋势。

二、突发性新闻事件的传播学特点

(一)事件信息的突发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无法预知或者无法准确预知,使事件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的特征。同样,因事件而产生的事件信息,也具有突发性的特征。如: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在一瞬间突然发生,导致与地震灾难有关的新闻信息突然以爆炸性的方式产生和急剧膨胀,迅速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事件信息的海量性。突发性新闻事件因为牵涉到的人员面广、影响面大,所以信息量非常巨大。比如尼泊尔特大地震发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包括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群众应对灾害的努力、世界各国的友好援助、众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等,大量的新闻信息从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全世界的媒体辟出重要版面或时段等予以报道。

(三)事件信息传播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越在事件的早期越明显。突发性新闻事件对既有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形成较大冲击,对既有的传播秩序也形成一定冲击。在危机事件中,信息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夹杂着大量无序性的存在。长江客轮翻沉事故发生后,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救援情况等,政府固然可以提供部分信息,但同样有大量的信息通过非政府渠道产生和传播,其中不乏错误信息,是应对这类新闻中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事项。

(四)事件信息受众的广泛性。在信息倾向于过剩的今天,即使综合性媒体,它的不同内容版块总是拥有不同的忠实受众群。比如,综合类报纸的时政、体育、文化、财经等版块的读者一般有比较固定的群体。但是,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受众,超越了平时的喜好,基本上覆盖了所有能够接触到信息的受众。

三、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

(一)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基本原则

1.正确引导舆论,化解因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报道事件本身情况;报道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报道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对事件的措施和处理方式方法;善后处理与受害者的意见。

2.以人为本,减少灾难伤害和损失高于新闻报道:降低事件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是第一要务;要有人文关怀,坚持最小伤害原则。这既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准则,也是新闻从业者人文精神的体现

3.报道要有前瞻性、建设性把握报道的“远视点”;具有前瞻性,适时调整报道策划方案;不刻意渲染,以报道真情、稳定人心为己任。

4.关注对象要多层面多角:报道视野开放、广角、立体,引导主流舆论: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强化“民本”的报道方式。

5.报道要有服务意识;提供权威信息;缓解心理压力;提供精神支持。

(二)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核心思想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紧紧围绕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这个核心,为公众作出闪耀人性光彩的报道,努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的“媒介环境”。要积极的引导舆论,保证报道发出的声音,来自权威、主管部门。

(三)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保障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突发有预案。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发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新闻媒体不应把突发事件视为偶然事件,而应把突发事件报道的运作纳入日常专业管理之中。事件发生过程中,要尽可能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第一要快,第二要全,第三要直观。

(四)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具体方式

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是指记者、编辑针对某个突发事件,努力发掘其新闻价值,谋划最佳报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的过程。正确认识突发事件,总结归纳、借鉴成功的报道经验,把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好,是新闻媒体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突发事件的报道大致包括及时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总结性报道三种形式。及时性报道是在突发事件后即有记者赶赴现场或从多渠道获取信息,迅速发回的报道;连续性报道是记者继续追踪事件发展过程及详情进行追踪式报道;总结性报道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都十分明了,一切变化因素都相对成了静态时的终结性报道。

(五)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的注意事项

1.注重突发事件的现场:现场是新闻原点;现场是报道起点、现场是观众焦点。

2.处理好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1)立体传播信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一般都是多机位、多角度同步展现同域或异域的时空,同时又对其进行全面合理的集中、放大、组合,使突发新闻事件中所蕴涵的更为本质的信息得到更快捷、更直观、更生动、更充分的凸现。(2)调节报道节奏:高峰期的信息调整:当突发事件信息高潮点到来时,现场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大量的集中信息,记者必须迅速做出判断:认观众看到什么,传播什么信息。记者要敢于并且善于取舍。低谷期的信息调整:与高峰期相比,低谷期的信息可能会严重不足,以致现场沉闷单调,这就需要及时做出调整。调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注入相关信息。二是回避低谷(负面)信息。(编辑/李舶)

上一篇:贵州仡佬族传统生态习惯法的现代价值 下一篇:文艺学学科的人文属性与文艺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