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3-03 10:17:01

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必修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潜在关联性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征。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所谓的高考,学习数学的更大价值在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不仅仅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且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人生财富,因此,数学教师不应该把数学简单地当做一门学科,而应当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媒介。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数学;教育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国家稀缺的不是信息化的高新技术,而是创造信息化技术的珍贵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人才的鲜明特征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创新思维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关注。创新能力往往标志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句格言同样适用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是学生时代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而数学恰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媒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抓住数学这一工具,并以此为契机,探究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措施。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价值

对创新思维做一个准确的定义,所谓创新思维即在学习或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不同的、带有创见性见解的思维,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综合的一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领会与数学有关的思想,从中锻炼自身思维的灵敏度,继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但是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仅仅是感兴趣,而没有深入地探求数学的知识体系,没有领悟深层次的数学思想,那么学生只是停留在数学大门之外盲目地徘徊。因此,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兴趣是一方面,除此之外学生还要通过创新思维能力来深入学习数学。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通过数学问题的导入或是数学方法的教授等途径来深入浅出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只要学生进行思维创新能力的锻炼,它会是陪伴学生终生的宝贵财富。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结构上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适应时展的趋势,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模式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现今的数学教学环境而言,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行业除了要看学生的专业素质之外,其中重中之重的要看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数学教师要更新自身的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1.营造自由的数学教学氛围

环境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作为数学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数学教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没有制度、纪律的约束,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积极,从而为思维创新能力的锻炼创造必要的条件。数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即同一数学问题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每个角度、每种方法都是创新思维在发挥着作用,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和辅导数学问题时,要十分留意学生的想法。高中生思维极其活跃,他们对数学问题有时会有独到的见解,教师不要轻易去否认,而应去正确地引导,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2.设置教学情境,找到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尽管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在抽象性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加,但是许多数学问题仍会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找到相应的模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而不能按着讲义按部就班,这会让课程的创新性大打折扣,也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从而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的潜能时,教师可以有效地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多彩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挖掘自身创新思维的潜能。

3.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的出现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这也是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以往灌输数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环节,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尝试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势必会绞尽脑汁去思考,去发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问题,在问题的探索中建立“问题意识”。

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介。作为学生重要人生导师的数学教师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总结,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杨玉忠.浅议高中数学的学法指导[J].青年文学家,2011(02).

上一篇:以“热力环流”为例谈地理课堂转型 下一篇:浅谈发展学生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