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小点息肉手术剪除联合激光切割治疗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03 10:01:15

泪小点息肉手术剪除联合激光切割治疗的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泪小点息肉手术剪除联合激光切割治疗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表面麻醉后在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剪刀从息肉的蒂部剪除息肉,再用Nd YAG泪道激光治疗机对残留的息肉组织激光切割气化,并对垂直管口的外侧皮肤做3个激光斑。结果:本组106眼,术后随访6~18个月后,治愈84眼,治愈率79.3%,有效19眼,有效率17.9%,总有效103眼,总有效率97.2%。结论:泪小点息肉手术剪除联合激光切割治疗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泪小点息 手术剪除 激光切割

泪小点息肉在泪小点处似一盖状物,将泪小点部分或全部遮挡,导致泪小点开口的相对狭小,而引起泪溢。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发现泪小点息肉并不少见,常被误诊为泪小点狭窄、结膜炎、干眼症等。2007年以来,开展了一套治疗泪小点息肉的治疗方法,经过6~18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6月收治泪小点息肉患者87例106眼,男60例73眼,女27例33眼,男:女=2∶ 1;年龄22~78岁,平均49岁;病程0.5~4年。其中上、下泪小点息肉16眼(15.1%)。研究对象的选择:①主诉流泪;②泪道冲洗通畅,无泪小管及鼻泪管狭窄;③无急慢性泪囊炎;④泪小点位置基本正常;⑤无急性结膜炎及活动期砂眼;⑥屈光不正较正。

器材:①有齿显微镊子1把;②显微角膜剪刀1把;③泪小点扩张器1个;④3cm长9号探通导引针1个;⑤Nd YAG激光泪道治疗机,激光波长1064nm,光纤芯直径0.3mm,最大输出功率10W。

手术方法:患者术前术眼点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2天,3次/日。术前术眼点滴0.4%奥布卡因滴眼液结膜囊内表面麻醉2次。同时制作好激光光纤,装入3cm长的探通导引针内,刚好露出头端,激光机开机备用。病人仰卧于手术台上,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助手帮助拉开眼脸,暴露内眦部泪小点,同时角膜用湿棉片保护。一只手用显微镊子夹起息肉的头体部,轻轻上提,暴露息肉的根蒂部。另一只手用显微剪刀在根蒂部靠泪小点管壁尽量一剪剪除息肉组织,如果此时有出血,立即用激光光凝出血点,进行止血。接着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口。在显微镜下观察泪小点口处残留的息肉组织,用Nd YAG激光光纤头部对准残留的息肉组织激光切割,使之气化消失,此时可见泪小点、泪小管垂直部管壁光滑、平整,泪小点结构完整。最后在垂直泪小点口的外侧1mm皮肤面做3个相临的激光斑,位置与生长息肉侧相同。如果1只眼上、下泪小点息肉,则同时行此手术。去湿棉片,点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1次,结束手术,无需包扎。

术后处理:术后当天即点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3天,3次/日。每晚睡前涂红霉素眼膏1次,连用2周后停药。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复查1次。发现有结膜炎、干眼症等眼表疾病的给予对症处理,发现有泪小点狭窄的给予扩张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无泪溢,无息肉复发;②有效:有泪溢,无息肉复发;③无效:有泪溢息肉复发。

结 果

在随访的6~18个月内,治愈84眼(79.3%);有效19眼(17.9%);无效3眼(2.8%)。总有效率97.2%。其中治愈的84眼中,10眼为上、下泪小点息肉;有效的19眼中3眼为上、下泪小点息肉;无效3眼均为上、下泪小点息肉,且为砂眼活动期。有效的泪溢15眼为轻度的下睑内外翻,4眼为泪小点狭窄。

讨 论

泪小点息肉在有关的书籍及文献中少有记载,因此,其诊断及治疗参考资料较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参考了泪小点息肉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后,将泪小点息肉的理解如下:泪小点息肉是泪小点内边缘向泪小点生长的舌状赘生物,分为头部、体部及蒂部,蒂部较窄连于泪小点处,头体部悬浮于泪小点开口处,内含血管,就像一盖状物,部分或全部遮挡泪小点开口处。分为静止期和进展期。静止期息肉扁平,表面光滑,无充血,发展缓慢或静止。进行期血管增生,表面粗糙,进展快。病因不详,可能与急慢性炎症、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外伤等刺激有关,也有年龄增长引起的泪小点病变的可能。其病理理论基础是黏膜组织在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1],因此其发病部位在泪小点开口处的黏膜组织。正常泪小点直径0.2~0.3mm,紧贴眼球表面,对着泪湖,借毛细管作用而将泪液吸入到泪小管。泪小点息肉破坏了正常的导泪功能,导致泪溢。

泪小点息肉的理想治疗方法是切除后不复发,而又能保留泪小点的结构完整。早有泪小点重建术,方法大致有环钻、咬切、三剪法切除等[2],泪小点息肉三角形切除可以增大泪小点口,虽然息肉切除较彻底,能使泪道通畅,但开口大,损伤大,破坏了泪道的毛细管的作用,导泪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选择对象:无论静止期还是进行期,必需有泪溢症状,还排除了泪囊炎、泪道狭窄、急性结膜炎、泪小点明显内、外翻,屈光不正需矫正。术前点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有利控制息肉及结膜的隐匿性的炎症,为手术造就有利的条件,并能减轻手术创伤的术后反应。术后再点滴该眼药,目的是为了控制术后的炎症反应,减少息肉的复发率。因息肉多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加强的红霉素的用药时间,连用2周停药。采用Nd YAG泪道激光治疗机对残留的息肉组织激光切割,是利用激光的热及压强作用[3],使息肉组织瞬间气化消失。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对周围组损伤轻微,因此息肉可彻底去除,又能使泪小点结构保留完好,表面光滑,有利于毛细管作用的恢复。激光可以止血,因此术中不出血。

总之,泪小点息肉手术剪除联合激光切割治疗术,易懂、易学、创伤轻,疗效显著,为泪小点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74.

2 何守志.眼科手术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39.

3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76-777.

上一篇:贫困地区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 下一篇:牵引钉在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