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断意连,貌离神合

时间:2022-03-03 09:51:45

大凡作家创作,材料占有,实践生活是基础。思路明晰,构思精巧,当是行文不可少的,即文章的线索,特别是叙述类文章中 ,它可以说文章的骨架。因为它是作者思路在行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一条无形的红线,能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卖炭翁》是白居易叙事诗的名篇佳作,历来脍炙人口。然而对此文章线索,教师教学用书却一向罕见论及。卖炭翁之“炭”在该诗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颇值得玩味。首先,卖炭翁之“炭”在此诗中的构思、立意等诸 方面处于中心地位。它不仅是该诗线索的连缀点、移动点,而且也展示了烧炭、卖炭等过程中的老翁形象所揭示中晚唐时期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

《卖炭翁》是一首乐府诗,而诗中的情节正是以卖炭翁的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情节。这一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已初现端倪。文章依照井然有序的脉络,逐渐引领读者去认识“卖炭翁”在终南山叮咚作响,一斧一斧的伐,一窑一窑的烧艰难劳作的一幕,以此拉开了老人“烧炭”的序曲。在烟熏火烤、白发指黑的艰辛、痛苦中,透露出老人维持生计本能而又微茫的希望,“烧炭”即为“卖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现实与希冀的矛盾心理,正是在读者疑窦顿生,“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时,拨开了云雾笼罩的面纱,看到了陷入生活绝境的老人――佝偻身躯,形似朽木的形象。但作者描写并不由此搁浅,“运炭”中更是忍饥受寒,“晓驾炭车”挣扎于市南门外。“泥中歇“的卖炭老人精疲力竭的情态,更是可悲可怜。至此,卖炭翁形象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引人注目,岂只是让读者看到中唐时期“宫市”戗 民的“杂取种种人,合取一个”(鲁迅语)的老人形象,简直就是人、炭物我合一的糅合,因为人与物在形(弯曲,瘦削),色(灰黑)上何等相似,无疑“炭”是老人形象的物化,使之具有双重的象征意义,创造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审美意境。既然这样,诗中对老人的种种描写,作为一种意象,也不妨看作是诗人对第二节“宫使”罪恶行径的愤怒和猛烈抨击的渴望的某种写照。这种愤怒和渴望,如果在诗中直白地写出,则又远不如这样不即不离地通过对老人的描写加以表达来得形神兼备,直达主旨。而诗人在第一节中声气,决不过早地把诗意和盘托出,则又是诗中情感表达的沉着处。写诗,单有痛快,易于露;单有沉着,易于晦。既沉着又痛快,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基于此,诗人一任笔 酣墨 畅,情绪汩汩流淌,尽情挥洒。“城外一尺雪”,铸就了炭价希望充溢于老人心胸,但好景不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宫使“劫炭”终于使老人在“惜不得”的悲愤中,“ 卸炭“, 希望成了泡影,化为子虚乌有。当然也在悄然无声中,“卸去”了老人的一生。

同该诗的构思立意相联系,在诗的组织结构上,卖炭翁之炭可谓是“诗之枢纽”。两线交织,对比方法运用,构成了该诗线索形断意连的有机统一。

“卖炭翁”的线索正是处于“诗之枢纽的地位而打通了诗歌的切入口。作者以“卖炭翁”为文章标题,蕴含着“炭’”是交易过程中的焦点和连接点。一方面是常年累月无休止地劳碌悲苦的生活所透露出凄凉的渺茫的希望――“炭”能卖掉,有个好价钱(烧炭――运炭――卖炭);另一方面是黄衣使者白衫儿不择手段地劫去他艰难地运到到集市的木炭,冷酷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希望(劫炭――卸炭)两相碰撞,聚点成线,推动了诗歌情节纵向发展,延续,至此第一节与第二节诗歌构成了完整的线索链条。 但从第一节,第二节内容看,由于场景,场地人物活动不同,诗人为此我们描绘了两幅不同画面。一个是衣单微薄,食不裹腹,佝偻身躯的老人;一个黄衣白衫,养尊处优,威武扬威的“宫使”。诗人就是这样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矛盾,使形象更为鲜明,从而激起人们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对“宫使”颐指气使的刻骨仇恨。可见,在谋篇结构上,内容上虽说相对单一,但突出了中心,而且形式上形断意连,有条不紊,井然布局,完整紧凑,线索交织划一,取得以简驭繁,提纲挈领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卖炭翁》该诗中“烧炭”“运炭”“卖炭”“劫炭”“卸炭”的线索确是发挥了融汇情景,赅括形神,提摄全诗的作用。文章因此更富形象性,更增精炼蕴籍之美。

上一篇:焕发中考作文的异彩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