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2-03-03 08:13:57

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摘要]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面对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旅游产业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旅游产业作为张家界市的主导产业,如何构建好高效开放的经济体系,促进旅游业稳健发展,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是必走之路。

[关键词] 产业成长主导产业对外开放

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已经得到证明和公认,对外开放的经济功能也日益凸显,并引起学术理论界的广泛重视。一方面,旅游产业在推动国内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刺激国内消费、增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平衡国际收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对外开放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结构水平,为研究对外开放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联性问题提供了思维视觉和实证方法。本文主要从对外开放视角来研究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作《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观点,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符合国际比较利益的情况下,国际贸易能促进产业结构有序发展并不断向高级化转化。弗农(1966),威尔斯等人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度认为对外贸易是推动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日本经济学家赤松提出了 “雁行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认为新兴产业的保护可获得动态比较优势,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布兰德和斯藩塞、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克鲁格曼等人分析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格局及其成因,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目前,国内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文献不多,陈志友(1992)认为,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同产业结构的演变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夏刊、王国顺(2000)、杨建中(2004)、苏雄武、许建平、徐钰(2004)、吴进鸿(2005)等,实证分析了地方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的研究,要么局限于对外贸易引起的产品出口,要么局限于进口引起的产业结构之改变。事实上,张家界市建市二十年来的对外开放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在促进张家界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增强了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也推动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深化对外开放与旅游产业发展机制研究

1.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

张家界建市以来,大力推进和深化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对外开放格局、使其旅游业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呈现出稳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89年张家界建市之初,全市各景点接待的旅游人数为56.49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为1.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491万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万元。到“九五”时期的头一年(1996),全市接待的旅游总人次达到182.58万人次,境外旅客达到2.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0356万元,实现旅游创汇192万美元。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到“十五”末(2005),全市接待的旅游总人次飙升到1453.36万人次,境外旅客骤增到128.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64.35亿元,实现旅游创汇2.57亿美元。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2008年,尽管受到冰雪灾害、5・12大地震和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持续升增,全市的旅游接待量达到了1878万人次,境外游客也达到了125.9万人次,较上年下降1.2%;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1.1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和15.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9亿美元,增长1.8%。同时,还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新批三资企业13家,实际利用外资1908万美元,增长54.8%,其经济发展水平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2.对外开放促进产业优化

20世纪50年代之后,世界旅游产业结构问题对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每个区域,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它的优劣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合理、高级、高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必备条件。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在张家界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缺乏发展经济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视角,同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因此,通过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更新观念,借鉴经验,引进新方法、新策略、新技术,促使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旅游产业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高速度、高水准发展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对外开放促进旅游竞争

旅游业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大产业,其涉外性、交流性、综合性、联动性的特点,使之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与此同时,旅游业也日趋成为竞争最激烈的产业。对外开放推动了人、财、物跨国界、跨地域、跨时空、跨领域的大流动,直接促进旅游及相关行业的兴起和繁荣,拉动GDP的增长,并引进旅游业态最新服务业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更迭和发展。张家界拥有武陵源5A景区,天门山、万福温泉等4A级景区,如何使张家界市这样一个颇具民族特色,又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在旅游产业日益多样化、区域化、国际化,旅游营销企业异军突起,竞争日趋激烈的状态下,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仅限于内部消化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顺应旅游产业多样化、区域化、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历史潮流,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才能使张家界市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

三、张家界市对外开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稳步推进,张家界市采取渐进式的开放政策,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渠道和领域,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张家界自1989年建市以来的旅游基本情况如下表。

(数据来源:张家界信息统计网,经整理)

由表可知,从1989年的10万元外汇券迅速升增到2002年的5049万美元外汇,即使在2003年遭受“非典”的特殊年份,外汇收入仍攀升至0.62亿美元,同比增长为22.8%,到2007年时,收入达到2.39亿美元,是2003的3.86倍。

2.存在的问题

(1)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饱和度问题

2004年~2007年旅游产业外汇收入的基本情况如图。

由2004年~2007年的旅游外汇收入图可知,2005年以前旅游产业外汇收入高速增长,2005年达到最高值后,到2007年旅游产业外汇收入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成熟后有两种趋势:一是走向衰落;一是通过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发展。张家界市的旅游产业是否进入成熟阶段?如果是,作为张家界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旅游产业,必须通过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促使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诚然,仅仅从连续两年的外汇收入就判断张家界市国外旅游产业是否饱和问题显得有些轻率。

(2)国外客源市场狭窄且极不平衡

由《张家界市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情况表》可知,张家界市的境外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的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的少数几个国家,欧美客源市场份额极小,仅为1.89%,从客源国家(地区)的份额比例来看,韩国市场占据了93.41%的份额。同时,通过旅游调查发现,在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来过张家界市旅游的约为30个左右,影响因子仅为15%。有资料显示,张家界市的国际旅游人数不足桂林的十分之一,接待人数在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居于中下水平。这就表明:张家界市在拓展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方面,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3)旅游功能单一且旅游消费很低

张家界市是一个因旅游而建市的城市,又是一个以旅游而兴市的城市,旅游是张家界的根本。但张家界市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一个误区:旅游功能过于单一,旅游产业的营销对象基本上局限于山水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不够,谈不上休闲度假,致使张家界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仅具看的功能,而缺乏听和玩等其他旅游消费功能。旅游功能的单一决定了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单一的旅游产品又直接造成旅游消费水平低下,有资料显示,云南丽江旅游人均消费达1020元,而张家界旅游消费只有400元。从国外的消费来看人均的创汇为189.98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424.82元。旅游功能的单一性是制约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促进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竞争的条件下,打破地方保护和限制,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市场,建立协调增长的经济体系。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作为张家界市的支柱产业,其旅游产业存在的市场狭窄、客源市场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呈现成熟趋象等等,都是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辐射面不宽的具体表现。因此,张家界市必须把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略,打破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紧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保护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培育潜质产业和稳定的客源市场,形成以张家界市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构筑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强张家界市在国际国内各类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使旅游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进旅游产业的更大发展。

2.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如果对外开放使旅游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贡献率降低,意味着粗放型增长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反之,则提高对外开放使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张家界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改粗放型增长模式为集约型增长模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从旅游产业的软化上下功夫,广泛开展跨地区、跨国界的旅游经济协作,把建设国际旅游之都作为张家界市的发展目标,按照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安全便捷、管理先进、服务高效的标准,注重观光型旅游产业与文化型、休闲娱乐型、商务活动型、科研考察型等多种类型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城市功能、区域分工、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等精心谋划,搞好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促进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改变张家界市旅游功能单一、消费水平低下的状况,实现科学发展。因此,加快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步伐是改变张家界市现状、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张家界地处中西部结合部,是湘鄂渝黔边区的中心,属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缺乏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张家界市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好时机,通过解放思想,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旅游投入,解决好发展休闲度假、科普考察、商务活动、文化旅游等项目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便捷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条件和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实现由大投入小产出向小投入大产业、不投入也产出的阶段转变,大力提高旅游产业的投入产出水平。

4.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政策对于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旅游产业的优化离不开政策的规范和引导。张家界市要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行政机构的政策引导作用功能,协调各方利益,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培育国际旅游品牌;编制发展规划,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区域合作和部门合作;建立服务标准,吸纳高级人才,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进而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旅游产业的经济测和波动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使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战后日本的经济开发政策与今日的地区差距问题 下一篇:吉林省发展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