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二)

时间:2022-03-03 04:06:52

也曾迷惘过,也曾失落过,生命的乐章里也不乏伤感的音符。

也曾憧憬过,也曾灿烂过,梦的紫竹林里也不尽希望的幼苗。

我们在泥泞的人生路上打着滚,在灿烂的稀泥里艰难地跋涉,不是急待别人的夸奖,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执著。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我知道我的生命乐章该演绎些新奇的音符了。我也知道我的那片紫竹林不能这么一直地荒废下去。因为我知道,我是谁

我是谁?时间不可能将记忆风化。或许我们曾试图将痛苦忘记。一个愤世嫉俗的作家,并不会愤恨自己所写的文章,正如我们不会愤恨自己所走的路一样。很长时间以前,我曾满怀希望在阳光下寻找一个答案:在这北国的天下,会不会有我的一片天地?可是,我只耽于幻想,时间便在生命的长河里不着痕迹地流,流走的光阴似箭。我曾想啊,我要踏着时间足迹去紧跟它的步伐,可这是惘然。但我定要这样一直的惋惜下去吗?不。眼看那片紫竹林就要枯萎了,我要为它遮上云霓。于是行动的步伐加快了,我背着行囊上路,去寻生命的湖,脚下是厚实的土地,头顶是不落的太阳,心中是澎湃的热潮,一路捕捉阳光一路走来。我要到海边寻梦去,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我要做沙滩上拾贝的笨孩子,直到将行囊装得满满。

我是谁?生命里并不乏高亢的歌,只要我们唱得响亮。丑陋的卡西莫多拥有善良的心地,少了一只胳膊但被人称作完美的维纳斯,少了一只耳朵但有着绘画天赋的梵高……我知道,我并不是他们,我也不奢望成为他们,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夹缝,我们在无人烟的地方舔着心的伤疤,慢慢等待它的愈合。在这个生存需要技巧的世界里,心灵承受不了太多的负荷,于是我们寻求着心灵的归宿,希望找一个可以寄托感情的附属物。于是,我们梦想着物我一体,将自己融入本不属于自己的事物里,以求得精神的解脱。在生存夹缝的我们渴望天堂,向往天堂,可是天堂只是天使的乐园,它并不属于凡人啊。等到梦尽惊醒时,却发现生命的列车早已疾驰而去,茫茫路上只一人踽踽独行,生活将他抛弃了啊。我并不渴望完美,也不渴望天赋,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我是谁?不梦想成为别人,做真真正正自己的人。

猛然间有种想长大的感觉,人也许就是这样,思想先老,然后面貌形体老。渴望成年,盼望中年,渴望老年,继而向往天堂。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唯一不变的是那信念:知道我是谁――当生命缺少响亮时应适时填充音符的人。

(指导教师刘占元 李占伏)

点 评

从总体而言,本文长于抒情,思想有一定的张力。在许多文章因高考规范所限显得程式化的时候,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自己抒情的特色,值得肯定。

本文先从整句入手,以抒情渲染了氛围,为全文奠定了略显激昂的基调。然后切入“我是谁”的主题,一方面联系古今历史,一方面联系自己的生活,使文章既彰显文化内涵,又能不脱离生活,言之有物。收尾时恰到好处地点明主题:“知道我是谁――当生命缺少响亮时应适时填充音符的人”,与众不同。

但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作者虽力图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但还是有很明显的程式化痕迹。开头两个整句导入,中间正文部分是两段格式非常一致的抒情,处处彰显“我是谁”的主题,这些都是明显的规范应试文章格式。这种格式在确保文章结构美观完整的同时,也极大地埋没了作者个性的风采,使得文章缺乏灵动之美。这也使得作者虽力图使全文言之有物,但仍有大量篇幅浪费在了纯粹抒情之中。其实,作者可以打破这种程式,尤其是第四段的抒情完全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由自己真正的生活细节阐发,相信会更有个性特征。

(黄 忠)

点评教师简介

黄忠,浙江乐清作协会员,文章散见于《意林》《幸福》等数十种报刊。曾获新新文学奖,乐清市优秀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获得多项优秀指导教师荣誉。曾担任中国校园文学社团联盟常务理事,《青年文摘》外援编辑,《少年文艺》《满分阅读月刊》特约编辑,是《高考分类作文指导大全》主要编委之一。

上一篇:最后的漫想 下一篇:我是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