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劳动价值理论与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

时间:2022-03-03 05:44:47

试论劳动价值理论与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

[摘 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分析价值与价格时的基本根据。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吸收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析中的合理成分,可实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融合

[中图分类号] F014.3F091.3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0-0086-0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对价值与价格的分析,依据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对价值与价格的分析,依据的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尽管人们在分析价值与价格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但基本观点仍然是这两位大师的。过去,我们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其“综合了一切庸俗的价值理论”(鲁友章、李宗正,1979)。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有人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质上也是供求决定的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具有同一性(黄邦根、施俊龙,2003);还有人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效用函数存在着“效用的度量”问题,正是这两个理论缺陷使得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推导缺乏坚实的科学基础,从而使得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一个泥足巨人(白暴力,2004)。这些观点对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及其融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完全否定均衡价格理论是不可取的,简单地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归为供求决定的价值论也值得再探讨,而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的两个理论缺陷也不能完全成立,因为生产函数虽然不能以一个物理单位进行计量,但不是不能计量,而分析需求时加入心理因素不仅不是缺陷,而且是一种发展。

笔者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和马歇尔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劳动价值理论与均衡价格理论融合的可能性,吸收马歇尔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析的合理成分,把均衡价格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从而实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两者都对价值与价格作了许多精彩的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但还需要丰富和发展。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庸俗的,但也存在许多可取之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采用的是一种规范的抽象分析方法。这一理论认为,价值的实体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采用的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侧重对经济现象的具体描述。这一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供给状况和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通过均衡价格来衡量。所谓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是供给与需求相均衡的价格。马歇尔用价格的概念替换了价值,以对市场价格的分析取代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实体等问题,回避了对价值的分析,提出的只是一个供求价值论或无价值实体的价值论。

这样两个看似完全对立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融合,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马克思通过规范的抽象分析建立的劳动价值论,如果不能通过实证得到验证,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马歇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均衡价格理论,也需要通过深层次的分析说明道理。劳动价值论是对市场价格的抽象论述,而均衡价格是对市场价格的具体描述。两种理论的分析方法是互补的,内容是可以融合的。二是因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两者分析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是科学的,它和价格分析、均衡价格并不矛盾。如果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吸收均衡价格中对价格分析的有益部分,则会使劳动价值论更加完善。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一种供求价值论或无价值实体的价值论,均衡价格需要有一个价值实体。因而,完全可以并且应该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

其实,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也有着与马歇尔均衡价格分析相似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在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决定时,马克思提出了第一种含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把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作为价值规律第一方面的内容。马克思把这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也称为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

在分析商品价值实现时,马克思提出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资本论》第三卷,第717页)“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资本论》,第三卷,第215页)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出售,即价格与价值相等的条件,是这种商品生产的总量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是该商品的供求平衡。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把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作为价值规律第二方面的内容。这一按市场价值出售的价格相当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它的基础是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马克思所讲的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尽管没有提出均衡价格这一概念,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均衡价格,它强调了这一价格的基础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歇尔对均衡价格的分析是一种实证的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对经济现象的具体描述,在论证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时,这些是完全可吸收的。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证明,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但也有许多可取的地方。

在论证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时,白暴力教授在《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的缺陷与马克思市场价格理论基础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批判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证明后,从社会效用劳动推导出需求曲线,在变量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是,我们认为,白暴力教授对马歇尔的批判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马歇尔利用了边际分析方法,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对某一商品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不断降低,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马歇尔对需求曲线的这种证明是简单明了的。白暴力教授却认为,“由于效用的度量问题没有解决,由效用函数推导而来的需求曲线就缺乏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马歇尔所说的效用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如果用它说明价值,进一步说明价格,是主观效用价值论,是庸俗的,是不可取的。但用它说明消费和需求,进一步去说明需求价格,却是有道理的。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一是满足生理需要,二是满足心理需要。对某一物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这一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偏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对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观上的偏好和满足感即效用,随着人们消费某种物品的增加而递减,需求价格随着降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仅仅承认使用价值对消费和需求的影响,不承认主观偏好对消费和需求的影响,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引入消费心理分析,用效用去说明消费和需求,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解释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会使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更加丰富。

马歇尔利用边际分析方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了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仅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到一定量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只有价格上升,厂商才会增加生产,如果价格下降,厂商会减少生产。对供给曲线的这种证明,也是简单明了的。白暴力教授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中的资本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如果资本无法度量,以资本作为自变量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也就不能成立;如果新古典生产函数不能成立,以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出发点推出的供给曲线也就失去了基础”。我们的认识是,作为投入的资本,其物理形态是多样的,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并不意味着无法计量,因为我们可以用多种物理单位来对其进行计量。在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投入总价格的变化必然反映了资本投入量的变化。

能否把均衡价格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关键是能否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证明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方法,通过生产函数,依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可得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结论。图1是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仅改变劳动投入的条件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劳动的最佳投入在第二区间,在此区间,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生产边际产品和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增加的,因此,图2必然是成立的。

图2的曲线(1)是生产边际产品所需劳动的曲线,曲线(2)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的曲线。

通过图2可以看出,产量或供给和生产边际产品、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同方向变化。一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难以计算的,但这并不影响这种抽象分析的理论意义。价值分析的是内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产量增加的过程中,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表现为供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和白暴力教授提出的变量劳动价值学说的结论是相同的。如果试图说明社会表面的经济现象,还需要分析成本和价格。

马歇尔和马克思对于成本的理解是不同的。马歇尔认为生产商品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为生产的真实成本,报酬这些努力和牺牲支出的货币总额为生产的货币成本。马歇尔对成本的理解有两点是错误的,一是把成本理解为心理活动,二是成本包括了正常的利润。马克思所讲的成本是在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者在量上是不相等的。

厂商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马克思所讲的成本,厂商的供给价格包括成本和预期的收益或利润。厂商为了得到预期的收益或利润,根据供给价格等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产量。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供给价格,厂商会增加供给;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供给价格,厂商会减少供给,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利用成本和价格证明的供给曲线是可验证的,价格与之相应的产量是可以计算的。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利用供给曲线回答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可以使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得到丰富。

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可以建立起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与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相等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相等是偶然的,不相等则是绝对的。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该商品会供过于求,这自然会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该商品会供不应求,这又必然引起市场价格上升。在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根据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也可以建立起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供求定理:技术进步,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需求增加,需要生产较多的商品,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生产较少商品就可满足需要,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左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和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相同的方向变化,这也证明了均衡价格的基础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在坚持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方法,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进一步说明均衡价格,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黄邦根,施俊龙.论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同一性[J].财贸研究,2003,(3).

[5]张高旗,张晓宜.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互补性[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

[6]白暴力.新古典市场价格理论的缺陷与马克思市场价格理论基础的构建(上篇)[J].当代经济研究,2004,(2).

[7]曾中秋.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的系统分析[J].安康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4).

上一篇: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下一篇:以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