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影响的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03 04:14:41

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影响的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金融业务是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市场以及环境。金融市场由此面临着新一轮洗牌,扎根于其中的各行各业的企业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会计为了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就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更。同时在会计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会计系统的不断建设与改善也会反过来促进会计环境的积极变化,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会计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70-01

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系统的生成、发展、改进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主要分为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对会计的影响相对更大,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对会计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经济因素产生的影响最为主要。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会计环境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从生活的环境还是从人们生活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业也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以网络为渠道的融资、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的“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虽然业内外对互联网金融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也没有统一的认知,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特点的,尤其是在金融发展的环境中。

1.互联网金融的内在特征是创新

创新既可以是服务模式的创新也可以是服务内容的创新,互联网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客户需求变化的感知能力,以及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的创新能力。关注对消费者的需求分析,关注对消费者的体验分析,结合互联网企业获取数据信息的天然优势,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创新能力已经内化,这也是传统金融所匮乏的。虽然传统金融业数据“量”很大,但“质”不高,同时一直以来金融机构独占金融服务行业鳌头的现状也使得传统金融产生了天然的优越感,因此“客户需求导向”也一直未能落地。

2.互联网金融的外在特征是渠道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职能相同,但是职能发生所凭借的载体不再是金融机构而是互联网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合体,是被“虚拟化”的P2P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众筹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这些新型金融机构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的“中介地位”被极大地弱化,渠道特征非常明显,而当前消费者网络消费习惯使得互联网金融的渠道优越性更加明显。

3.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职能依然是资金融通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本质依然是金融,无论是网络融资、网络投资、还是网络支付,其从事的依然是传统金融所承担的工作,其主要职能依然是资金的融通,互联网金融的行为就是资金流通行为。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会计环境,导致会计需要积极发展自身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相应地也可以运用会计的发展,来更好地促进互联网金融以及整个宏观环境的良性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手段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趋重要,新的金融模式和新的手段对会计体系提出了加快会计系统标准化、构建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的要求。上市公司在社会经济中的数量是有限的,更多处于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并没有良好的途径与平台使得会计信息有效流通,如果会计信息不可靠,不相关,不可比较,金融市场的定价体系就会发生扭曲,金融市场正确定价的功能就会丧失,从而破坏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危及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效率。

加速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金融从发展带给会计的第二种影响,这种影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手段带来的。互联网金融在手段上的特征是信息化应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创新,它仅仅是将一项发展多年的技术与另一项发展更久的业务结合形成的新的业务模式,但却向人们展示了传统金融行业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神奇融合。互联网企业充分地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渗透到了金融业务中,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科技工具的应用,形成的新金融业务模式,使得市场环境更加透明、供需双方的信息更加对称、多方协作更加方便,业务操作更加便捷,业务系统的运作效率提高。

2.互联网金融理念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是一种“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思维。单纯从“用户思维”角度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没有不同,以用户为中心,不是新兴出现的概念。秉持着同样的思想,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差别在于,互联网企业天生的信息优势,以及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革新因子,而互联网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得供应商掌握了更多消费者偏好与需求信息。同时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关于产品、价格、品牌方面的信息,消费者时代即将到来。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会计发展的影响就在于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强调在会计信息可靠性存在的基础之上,会计信息必须是具备相关性和有用性。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发育进一步成熟,会计环境也会一直变化。会计为了能够迅速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体系的建设必须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积极响应,将会计目标逐步转向适应决策有用导向。

3.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会计体系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促进了新的企业、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产品的诞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正是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产生和成熟的过程。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这对于金融机构尤为突出。整个市场更加理性,竞争越加激励,对金融机构的效率提升,金融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市场这种环境的改变,对于会计系统而言是压力更是动力,会计系统只有朝着更加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向发展才能够满足更加理性的、有效的市场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的更高要求,会计才会因此而进步。

终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促使一些新兴企业和让资本市场更加市场化,这使得会计在具体核算中朝着主体、方法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增强自身可靠性与相关性以适应资本市场环境的改变;互联网金融积极推动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快会计体系创新,实现会计信息从生成到传递与使用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利用效率;互联网金融促进了会计信息服务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投资者对什么样的信息需求更大,会计信息系统就应该更多地产生这样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将会计目标转向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观”。

参考文献

[1]牛文娟.市场经济体制视角下的会计模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5.7

[2]刘玉廷.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16.9

上一篇:简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初中数学作业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