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三化学探究教学

时间:2022-03-03 03:43:22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三化学探究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而探究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对初三化学探究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三化学探究教学研究

化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它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下是本人对化学探究教学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探究兴趣,作为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以前所学的化学知识,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多分析,勤思考。教师还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见解,表扬肯定其正确的想法,对于其中的一些错误要善于诱导,及时进行改正,深化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为学生布置开放性或有梯度的化学问题,尽可能的为学生制造主动思考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原子”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当α粒子穿过金箔时,为什么只有极少数能够将其穿透,且没有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为什么一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从而改变了运用路径?为什么有少数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的质点又被反弹了回来?然后让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原子内部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而且带有正电,在原子核外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这一现象。紧接着再提出问题:原子中的原子核带有正电,原子核外电子带有负电,那么原子带有什么电荷?原子能够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学生最终明白了: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所获取的知识,一般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即使忘记了,仍然可以通过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因为,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探索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既是探索、发现、验证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的根本。初中化学实验集“光、色、声、态”于一体,能够给予学生直观、形象的感性体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优势所在,通过实验,学生高度集中了自身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因此,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作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化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和安排每一个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以下几种探究性实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学生通过分别实验发现: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就停止了反应,打开瓶塞后可看到有大量白色雾气产生;而利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却太快了,不利于观察;由此可见,这一实验最好选在大理石和稀盐酸进行反应,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过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实验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与素养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当我们学习类似于溶解的这类化学现象时,应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来进行。

三、有效利用习题讲评等途径渗透探究思想

习题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在“阅读”、“思考”、“共同探究”、“给出答案”几个环节。课堂知识要得到巩固,必须通过习题来完成。在习题讲评中采用探究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推理、信息处理等能力,有效地构建知识网络、对学生主动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建立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铺设台阶,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到设疑一探索一发现一解决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启发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途径探索解决方法,自己体会、“发现”规律;再根据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变换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多方位展开,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总之,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探究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尝试,大胆实践,更好的发挥探究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长龙等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蔡文广.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探究性教学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09,(11).

[4]杨继奎.浅谈对新课程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农村教育,2007.

[5]郑国建.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J].科学教育,2006,(01).

上一篇:以“悦读”而阅读 下一篇:新课改下有效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