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有效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3-03 01:45:12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有效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已然成为先现阶段为国家输出高级技工人才的重要单位,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升级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数控专业历来都是中职学校重点关注的学科,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数控专业的战略性地位,离不开有效教学模式的支撑。然而,现在的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文章结合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现状,探讨有效教学模式的开展方式。

关键字: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一、我国中职学校数控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育理念和教学的一般性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遵循的比较完整且系统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一个完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六个主要要素: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与学生扮演的角色、教学评价体系。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为“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该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教学程序为:学生课前预习―已学知识的课前复习―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教学总结和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固然能满足既定的教学的任务,能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并适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然而,其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把处于认知主置的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一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多的干预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活动,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以致脱离于教师的指导而不知且懒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是当前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

二、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有效教学模式分析

1、教师行为中心主义与学生学习中心主义的结合

有效的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应该做到教学行为中心主义与学生学习中心主义的有机结合,而不应片面性的偏重任何一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行为,与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相符合。而已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又过分偏激,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存在的诸多缺点,造成了过度纠正。教学不能只偏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完善,或是学生自主探索、自我思考能力的过分强调,而应充分考虑到全盘的所有因素,尤其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经验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双方互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就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层次而言,还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行为,如果在教学中任由其自主发展势必适得其反。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和辅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全面观察事物并从事物中发现本质的能力,从而形成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独自学习钻研的能力,从而获得较大进步。

2、中职数控有效教学模式评价标准革新

如何评价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的有效性问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标准:

(1)有效的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合乎时展潮流的教学观念,即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适宜的发展观以及新时期关于人才质量改进方面的教育观。

(2)高效的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模式要确定真正高效的教学目标,并总结和提出了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原则以及主要内容。

(3)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以分别从改善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优化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三大面来体现的。

(4)有效的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就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各项能力,包括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科学文化的综合素质,提升能力素质以及人格修养的魅力。

3、改革中职数控教学的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积极的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数控专业是一门具有高度实用性和专业性的学科体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结合实践、实训而进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其次,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模式甚至是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也就要求中职教育模式必须依照教学目标进行具体规划,尤其是在专业课程的总体设置上,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更加偏重于实践训练,其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出高技术人才或中、低管理人员。这就要求这就要求中职数控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采取各种不同的课程设置。最主要的是实践性课程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也不能过于忽略基本知识及其理论的掌握。

中职数控专业主要面向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实践岗位,同时兼顾数控机床维护、调试、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建设高效的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改变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的教学体制。重新设立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并进行具体方案的讨论和研究,对传统的课体系进行优化整合,理论知识课程结合实践应用,剔除陈腐老化的知识结构,积极推动课程及实践的创新。要针对我们时展的特点和学生具有的能力素质要求来设置和安排课程,在必要时候采取讲座等形式拓宽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办出中职数控专业的特色。

4、教学方式上的改革

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手段上结合情景演示来进行。如在演示机床操作教学时,教师便进行演示操作便解说,在操作每项功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其中教师扮演指导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而学生始终在扮演学习者、合作者、互动者和求知者的角色。两者角色之间,在随着“教与学”和“学与练”方式变化,而在让学生操作时,教师可在一旁观察说教,实现了相互转换角色转化,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了浓厚的教学氛围。学生体验与享受操作机床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吴波,伊延吉.仿真软件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信息. 2010(19)

[2] 周绍斌.“折中主义”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实施策略[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3] 邹贵平.中职学校数控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07)

上一篇:数字化环境下的音乐教学研究 下一篇:中职数学教学有效小组学习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