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的“意识”观

时间:2022-03-02 11:36:09

新时期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的“意识”观

意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初期认识,在长期的学习中所获得的一种对事物的价值观与评价。意识的本质是人类探知识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以生为本意识

新《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新《标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迅速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去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爱、学有所思、学有所长,真正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二、新课程意识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是独特的且永远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要有课程意识。

具有课程意识,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确立了课程意识,教师们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新课程“全人”的培养目标,改变教学中“目中无人”的现象;才能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发展性课程评价观以及新的课程资源观;才能帮助教师摆脱“知识中心”、“课堂中心”、“学科中心”等偏向,去关注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特征,以优化的课程结构促进整体育人目标的落实;才能使教师在获得一定课程权力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更大的责任,并在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创新中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提高研究水平,在实践中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与生命价值的提升。

三、跨文化意识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功能。交际能力不只是听、读、说、写等语言技能,它还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和语言得体能力(张献臣,1996)。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初中英语课本中,“Can you help me?”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交际用语,可以用“Yes”、“Certainly”、“Sure”和“Of course”回答。但这几种答语是有区别的,用yes回答口气较生硬;用certainlv语气较婉转,语势也较强;sure和surelv是美国英语,英国少用;而of course含有“那还用问”、“连这点也不知道,太傻了”的意味,因此在与长辈或上级谈话时,用of course要特别谨慎。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是多么的重要。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具有较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四、角色转换意识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理念的落实,首先带来的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只有教师转变了角色,才能真正意义地说新课程理念深入我心,才能使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作为组织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因为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下才有超强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因此对教师来说,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环境的组织能力,比自身的学识渊博更为重要。

教师要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改变学生们被动听讲、跟着老师思维走的观念。作为参与者,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权威走向平等,把学生尊为学习的主人,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

教师要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要想成为引导者,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学生在自主观察、讨论时,教师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再适时点拨深化,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成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开发课程,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是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最低要求。事实上,我们教师并非缺少研究,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

五、教学改革意识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新课程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师要有改革的思想、改革的举动。就同一单元、同一课书、同一内容的讲授,优秀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以取得最佳效果。每一单元、每一课书的内容要有新的切入点、新的导入、新的设计、新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的。采用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可有效。改革教法的目的就是要把过去的知识传授型的方法和不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法改为功能交际法,以便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英语课堂中体态语言的作用 下一篇:母语汉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