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项目材料价差调整分析与可控性思考

时间:2022-03-02 07:10:51

关于铁路项目材料价差调整分析与可控性思考

摘 要 铁路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所需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多、涉及的范围广、市场价格波动大等特点,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使得铁路项目中材料的价差极易受到国家的政策和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因此,想要使铁路项目工程利益最大化,就要分析材料价差给工程带来的影响,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投资的增减额,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铁路项目 材料价差 分析 控制

一、合同形式与价差调整的关系

(一)合同的几种形式

固定价格合同又称为总价合同,顾名思义是在一定的经济风险内其价格是不用调动的,因此价差也是不用调动的。此合同一般适用于建设规模小,周期短,但是设计过程相对比较完善,能够准确无误地计算工程量的项目。

可调价格合同也被称作单价合同,这种合同需要业主和承包方(施工方)共同承担一定的风险,当材料价格发生变动时,可根据合同里的约定来调整合同的价格,同时也可以调整价差。此合同一般适用于工程规模比较大,工期相对较长的建设项目。

成本加酬金合同是一种由工程业主承担全部费用并会在合同内容中说明酬金金额的支付模式。此合同一般适用于工程工期急,工程量不明确,风险相对大以及事先难以确定工程价格的工程。

(二)材料价差调整的内容概述

目前,我国铁路项目建设的工程造价中,所投入的材料费用基本会占到铁路工程建设总费用的60%~70%。由此可见,材料费用是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只有合理、精确地运用材料的价差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

相关部门对于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材料价格的调整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即便材料价格调整的系数改变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由于材料价格在整个项目建设的工程造价中占有主要的部分,所以在建设期内合理对材料正确的补差或者减差对整个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材料的价格。

二、材料价差调整的依据与流程

根据工程部门颁布的《材料价差调整46号》中规定,建设项目中使用的材料价差、量差应根据所签订的合同中已有的约定和应经完成的工程数量进行阶段性的划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承担。其依据主要有设计核备概算、招投标文件、施工承包合同、工程验工计价文件、甲供材料采购合同及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定额所公布的材料价格信息等。

铁路建设项目的价差调整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其材料价差的调整方法一般分为按实调差法、综合系数调差法、按实和综合系数相结合调差法和价格系数调整法等四种方法。

三、目前铁路项目材料价差调整方法分析

(一)甲供材料价差调整

(1)甲供材料调整的原则。在铁路工程部分颁布的相关规定《材料价差调整46号》和《铁路工程施工总价承包合同示范文本》中已经说明:最后实际采购的价格才是甲供材料最终的结算价格,并且在规定中还说明了调整合同的价格和验工计价是由发包人和承包人一起来负责的。

(2)针对数量不同、材料规格的处理。1)数量增加,材料的规格不变。首先,我们要对设计概算里的清单进行清理,且清理的数量要与概算里的数量相等,具体流程可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价差1=概算数量×采购价格-概算数量×概算价格。其次,要对实际施工中增加的数量进行清理,这时要使规定增加的数量与我们要清理的数量相同,并且概算中的价格规定为零,接着按下式进行计算:价差2=增加数量×采购价格。2)数量减少,材料规格不变。首先,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采购数量进行清理,而清理的数量应该与实际采购的数量相同,接着按下式进行计算:价差3=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数量×概算价格。其次,要将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多余部分减去,要清理的部分应该为概算与采购数的差值,接着按下式进行计算:价差4=(采购数量-概算数量)×概算价格

(二)自购材料价差调整

(1)自购材料价差调整的依据。在所签订的合同中若包括风险包干费用的内容,施工方应该承担的范围要在材料价格变化幅度的±5%以内,其他超过的部分应由建设方来承担。在所签订的合同中若不包括风险包干费用的内容,施工方则承担的范围应该在价格变化幅度的±3%以内,且其他超过的部分应由建设方来承担。

(2)自购材料价差的计算方法。1)消耗材料量的计算。为了使项目建设更为经济、合理,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来简化数据统计与计算,笔者在下文中选取比例统计法为例来进行简要概述。比例统计法,顾名思义就是首先根据设计概算里各种材料的消耗,把施工工程中各个阶段消耗的数量、种类等明细详细地记录下来。其次是根据在验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的价格占所签订的合同里所注明的金额的比例,由此来估计工程使用材料的消耗数量,最后进行总结与汇总。2)计算材料的价差计算。在《材料价差调整46号》规定中明确指出,材料的价差应该为铁道部的规定价格与设计过程中概算价格的差值。在整个自购材料价差的调整过程中,施工方与建设单位分别承担多少费用是价差调整的关键。为了对整个计算过程负责,我们可以借助电子产品,对整个计算过程进行编程,以实现计算精确性的目标。

四、结语

铁路建设项目规模大,所需的材料无论在数量抑或是种类都是庞大的数字,一旦材料价格变动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投资。因此,我们必须将甲供资料和自供材料的计算方法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并依托于计算机等电子产品进行编程、整理与计算,进而在价差调整过程中实现计算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 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材料价差调整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46号)[S].

[2]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S].

上一篇:刍议招标工作中的造价控制 下一篇:浅谈安装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