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作用

时间:2022-03-01 06:20:04

【摘要】 目的:探析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采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采取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另从笔者所在医院以往病案中选取43例未采取改良式B-Lynch缝扎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7.2±10.8)min,输血量为(487.2±108.1)ml,产后出血量(688.5±265.7)ml,3例发生产褥病,无切除子宫患者,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宫缩乏力; 改良式B-Lynch缝扎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6-0113-02

doi:10.14033/ki.cfmr.2015.16.064

产科常见并发症中以产后出血最为常见,该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最大比重[1]。因此,研究探讨有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在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产后出血无效时,多采用全子宫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生命,导致产妇丧失生育能力[2]。所以,如何在挽救产妇生命的同时,能够保留产妇子宫完好成为医学界首要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采取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以往采取其他方式治疗的病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取得较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58例,均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该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在笔者所在医院病案中选取43例未采取上述治疗方法治疗的相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血液系统疾病,排除子宫及附件合并症。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及剖宫产指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前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在胎盘娩出后出现宫腔大量出血现象。(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子宫按摩、宫缩剂等常规治疗无效后,采取传统方法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和/或子宫宫腔填塞纱条等。(2)观察组治疗方法:产妇发生宫腔大出血时,迅速将子宫拖出腹腔并按摩,同时用卡贝缩宫素,产妇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并注射欣母沛宫壁,进行常规治疗,如发现无效,则立即挤压子宫体,如加压后出血减少,则证实可采取改良式B-Lynch缝扎术。为避免损伤膀胱,术前要进一步暴露子宫下段,然后选用1号可吸收线从右侧子宫切口右侧下缘2 cm、子宫内侧3 cm,从前壁进针到后壁出针然后绕到宫底距右侧宫角3~4 cm处加压打结;然后采用另一根1号可吸收缝线依同法处理左侧,根据出血情况必要时再采用一根1号可吸收缝线在子宫切口中点下缘2 cm进针,同法在宫底部加压打结止血,合并下段收缩差者,配合CHO缝合止血。此时宫体缩小为纵向压缩状,将其放入腹腔,观察30~60 min,直至确认子宫色泽红润、阴道流血渐止且生命特征平稳后,缝合子宫下段横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产褥病、子宫切除等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子宫收缩较好,质硬,阴道出血量≤50 ml/h,出血逐渐减少并停止,产妇尿量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无效:子宫基本不收缩,质软,阴道出血量>50 ml/h,出血未减少,产妇尿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

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输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产褥病及子宫切除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58例观察组产妇经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后,均有效止血,且生命体征平稳。其中2例术后25 min仍有活动性出血现象,对其进行宫腔填塞纱条,并于术后24 h取出,术后均无血液循环不良或继发性出血,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产妇中,有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有效率为93.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7,P

3 讨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影响产妇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一般采用子宫按摩、子宫腔填塞纱条等传统治疗方式,但往往引发感染、再次出血、创伤较大等不良后果,且上述方法无效时,只能采取切除子宫术治疗,从而导致育龄妇女永久性丧失生育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

正常情况下,产妇的胎盘娩出后,其宫腔容积迅速缩小,加强了肌纤维的收缩,交织在肌纤维之间的血管受压迫而止血,同时血窦关闭[5]。然而,如宫缩乏力,在宫腔的血管端出血不止并难以控制,从而表现为产后出血。B-Lynch缝扎术的原理在于:通过纵向机械压迫对子宫壁弓状血管进行有效挤压,可降低血流速度,明显减少血流,形成局部血栓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缺血的子宫肌层会刺激子宫收缩,这进一步压迫血窦,最终促使血窦关闭而止血[6]。因此,B-Lynch缝扎术比较适用于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时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尤其对剖宫产术中采取一般处理后仍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比较适合[7]。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B-Lynch缝扎术的观察组产妇,在手术时间、输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产褥病及子宫切除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刘海华,崔玉萍.改良B-Lynch 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5):395-396.

[2]马彬.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3):170-172.

[3]李广琴,李宝华,陈树扣.改良式B-Lynch 缝合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24-25.

[4]陈丽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0):794-795.

[5] Kirby J M,Kachura J R,Rajan D K,et al.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primary postpartum hemorrhage[J].J Vasc Interv Badiol,2009,20(8):1036-1045.

[6]曾玉华,周洪贵,李佳平,等.改良式B-Lynch 缝合术在剖宫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杂志,2011,27(4):312-313.

[7]朱晓红,戚美华,薛秀萍,等.B-Lynch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3):68.

(收稿日期:2015-02-16) (编辑:金燕)

上一篇:血气分析及其碱剩余在心肺复苏中的指导意义 下一篇:商业地产项目造价控制有效手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