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引领聋生

时间:2022-03-01 02:20:30

有效提问,引领聋生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钻研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做到提问恰如其分,切实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打开一道自主探究之门,更好地促进聋生的知识自主构建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问题设计 提问技巧 高效教学

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促进聋生的主体发展至关重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就启示我们要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纵观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提问状况,仍存在着不少弊端:一是问题繁多。二是问题设计不当。有的问题过浅,表面上聋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聋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蜻蜓点水”。有的问题过难,学生难以接受,启而不发,整个课堂死气沉沉,造成教学低效。三是提问较随意。很多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随意而问,偏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没有价值。

诸如此类的弊病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一、充分考虑聋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有效提问的前提。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聋生的认知水平,接近聋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系统地做好聋生学习起点的分析,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以便把握问题的“度”,要让聋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使聋生乐于作答。保证聋生的思维发展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聋生的积极思维,让他们增加学习的信心,主动地参与课堂,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教学《翠鸟》一文时,有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翠鸟的哪些特点?”对于聋生来说,“特点”这个词汇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而且问题的答案要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得好才能得出,超越了多数聋生的认知水平,所以课堂效果不好。教师只要把问题稍微改动一下,效果就截然不同:“同学们,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让我们当一回小画家,拿起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在动手之前,先说说你会画成什么样子,为什么要这样画?”这个问题有效地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课文的欲望,聋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在师生的对话中,聋生从“颜色、形体”等方面感受到了翠鸟的美丽。

二、深度钻研教材,确立教学目标是有效提问的关键

一位名教师曾说:“潜心钻研教材,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全面解读文本,仔细揣摩编者的意图,以便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出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继而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一中心,设计关键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学。

教学聋校教材十八册《背影》时,依据教材内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验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通过关键语句表达特殊的感情,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感情”。据此,可以将此课的教学分成三大板块,每一块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一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复述课文;二是朗读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中人物的动作、形象,感受深沉的父子情;三是品读语言,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通过这样的设计,整个课堂就会纲举目张,目标集中。

三、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是有效提问的途径

“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源头活水,找准问题切入点,就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挖掘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抓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凝聚了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可以把课题作为切入口,设计核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引领聋生自主探究。

教学十三册《再见了,亲人》时,围绕课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亲人是什么意思?谁是我们的亲人?为什么把他们成为我们的亲人?以这几个问题作为突破口,引领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用心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从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

2.抓关键词句,巧妙勾连。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主旨,这些主旨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有的表现在一些关键词中,有的表现在一个句子中,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教学时,要抓住关键词句,精心设置问题,引导聋生主动参与,使聋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得更深刻,从而培养聋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聋校教材十七册《我的战友》时,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一动不动”设计了一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不动?他怎样做到一动不动?他一动不动的结果怎样?从一动不动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抓住一个词语,问题的设置一问套一问,一层深一层,促使聋生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达到了对文本多元解读、全方位感受英雄人物的目的。

3.抓“空白点”,诱导想象。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蕴空间,作者在有意或无意间,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为聋生留下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激活了聋生的思维,也为聋生驰骋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也是课堂提问的“切入点”。

聋校语文教材十五册《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课文中并没有对此作具体叙述。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聋生想象:“如果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会造成哪些生态灾难?”聋生在想象中增强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上一篇:教学双升才是硬道理 下一篇:如何营造师生良好的情感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