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课堂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02-28 08:08:04

对低年级课堂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 在数学课标理念倡导下,动手操作被广泛引入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重要策略。我将透过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慎重的选用操作材料,操作时加强指导等方面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具操作 数学思维 有效课堂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有不少教师认为,如果没有动手操作就似乎不是一节好课。但是,认真剖析一下,我们每一节课的动手操作,真正扎实有效吗?真正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服务了吗?值得思考。

一、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利用学具操作的,所以把握好时机让学生进行操作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在教学11至20各数的认识时,通过学具操作可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首先请学生从课前准备好的20根小棒中取出11根,要求:这11根小棒怎样摆就能使你一眼看出是11根,看谁摆得快、摆得好?很快便出现如下摆法:

A│

B

C

D 可以分成任意两部分

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种摆法,通过学生热烈讨论,得出第一种摆法最好。然后让学生把10根捆成一捆,再强调指出:一捆就是一个十,一个十就是由10个一组成的,紧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2、13、14…20,说明两捆表示2个十,就是20。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把一捆小棒当作一个十,一根小棒表示一个一,用最快的方法摆出14、18并回答,这两个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最后在计数器上认识数位和计数方法。这样学具操作与计数器紧密结合,找出数的本质性,使学生逐步认识“+”这个新的记数单位,通过学具数数直观地说明11至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顺序,从而形成清晰的数的概念。

二、慎重的选用操作材料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在课堂上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课堂。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材料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数学思考的目标的达成。

案例2:《搭配》的片断。

呈现:两件不同上衣、三件不同下装。师:每次选一件上衣,一件下装,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生用学具摆一摆,再交。)生1:有六种不同的穿法。(学生展示,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用每件上衣分别去配三件下装)生2:我认为有五种。我认为上身穿风衣,下身穿裙子这样搭配不合理。因为风衣是冬天穿的,裙子是夏天穿的。这样穿别人要笑话的。生3:只有4种。我认为上穿红色的毛衣,下穿咖啡色的裤子,这样的颜色搭配也是不对的。我妈妈就是卖衣服的,她说这样搭配的是卖不出去的。

在《搭配》这节课中,正由于操作材料选择不当,使学生在具体的分析中纠缠于生活经验,导致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这一目标难以实现。故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首先要是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再去考虑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开放性。如果过多考虑后者,学具可能就会变成“玩具”,事与愿违,起了消极的作用。

三、操作时加强指导

在低年级课堂中,常有不少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保持定向的注意。尤其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往往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鉴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喜欢的图形,然后提出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学生算算一共用了几根小棒,把刚刚摆的图形用加法来表示。结果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3+3+3+4+4+4;4+4+4+3+3+5;3+3+3+3+3;5+5+5+5+5;3+4+5+3+3……从反馈情况看,有些学生在操作中摆的不是同一种图形,这可能是老师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这些同学没听清楚或是没等老师说完就急着开始先摆了。通过这些加法算式去探寻乘法的意义,恐怕也是个问题。这里涉及到在学具操作活动前的定向指导。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在上例中,如果教师能适时介入学生活动,可能反馈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总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者要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学具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模式[A].小学数学教育[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1).

[2]孔企平,斯苗儿.改善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A].

[3]斯苗儿.数学课堂也美丽[A].小学数学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5).

上一篇:论“为生命而奠基”的生态教育发展观 下一篇:浅谈日本的送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