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诱惑侦查的合法应用

时间:2022-02-28 02:20:24

试论诱惑侦查的合法应用

[摘 要] “钓鱼执法”在近些年引起了公众对执法手段的巨大争议。诱惑侦查作为新时期针对新兴犯罪案件的侦查手段,不仅起到了提高破案效率、有效打击新型犯罪的效果,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是侵犯人权的一种非法侦查手段。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确凿的犯罪证据,还能有效控制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

[关键词] “钓鱼执法”;诱惑侦查;合法性;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50-1

2012年8月,媒体公开报道了西安市新城分局胡家庙派出所个别民警“钓鱼抓嫖”行为。称经举报和长期观察发现,有穿着警服的“民警”在抓获现场后均用一辆无牌面包车将嫖客和小姐同时带走,而15分钟后小姐却返回按摩店继续营业,并且对被“行政处罚”的嫖客则没有开具任何的处罚证明。事件曝光后公安机关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全面的整顿。更引发了法学学者对“钓鱼执法”、“诱惑侦查”等手段的思考和讨论。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期对丰富我国的侦查学理论有所裨益。

一、诱惑侦查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刑事犯罪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多,传统的侦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案件侦破和打击犯罪的需要。在案件日益复杂化,犯罪隐蔽性、组织性日益提高的今天,诱惑侦查就被现实证明为破获此类高难度案件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诱惑侦查的概念。关于诱惑侦查的概念,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着不同观点,笔者综合各方观点认为诱惑侦查指侦查机关设以实施某种行为有利可图为诱饵,诱使或提供机会和条件使侦查对象暴露其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行为,待犯罪行为实施时或结果发生后,拘捕被诱惑者的特殊侦查方法。

(二)诱惑侦查的类型。美国法将诱惑侦查分为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和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是指对原来没有犯罪倾向的人实施诱惑行为,使其产生犯意,并促使其实施犯罪行为。在此种类型的诱惑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本来并没有犯罪意图,在侦查人员的诱导、暗示下才产生犯意,继而实施犯罪行为。

二、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微探

关于诱惑侦查的基本性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主张: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诱惑侦查在本质上具有非法性,因此应当绝对禁止警察圈套似的诱饵侦破。第二种观点认为,诱惑侦查在本质上基本属于违法,即从实体法上看它违反了罪责自负的原则,从程序法上看它违反了侦查手段法定原则以及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追究犯罪的程序和步骤,但一些印证性诱惑可以认为合法,并应通过立法进行严格规制。第三种观点认为,诱惑侦查本质上就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一)非法型诱惑侦查。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顾名思义是在犯罪实质发生之前,甚至在犯罪嫌疑人出现犯意之前,引诱其产生犯罪的主观心态,从而诱导其预备犯罪、实施犯罪。而这种犯罪在表面上看来是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并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但其实质根本不具证明刑事犯罪构成要件的资格。

从被诱惑人员的主观方面来说,在诱惑侦查行为出现之前,被诱惑对象本没有犯罪意图或者可能有犯罪意图,但并没有实施犯罪甚至没有犯罪预备。而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到来使得被诱惑人员产生并坚定了犯罪意念,推动被诱惑人员预备犯罪、实施犯罪。但该犯罪故意的产生并非自然因素或犯罪嫌疑人自己产生,而是在侦查人员的鼓励和诱惑之下出现的,因而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是与教唆犯同理的犯罪行为。因此被诱惑人员的犯罪故意并不成立。

(二)合法型诱惑侦查。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所提供的犯罪证据则更加符合我国法制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从犯罪的主观方面和诱惑对象来说,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是针对已经有犯罪意图的犯罪嫌疑人展开的侦查,通常其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或实施行为,潜在的危险性已经一定程度地外化。侦查人员为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掌握犯罪证据,对特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一定的犯罪机会,使其在警方的控制下完成犯罪行为。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并未对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识造成改变,并且,刑事犯罪的主体依然成立。

三、诱惑侦查的适用

当然,诱惑侦查的固有弊端也是明显的。诱惑侦查很容易超过必要限度,进而引发国家权力的滥用和对人权的侵犯,并威胁刑事司法程序的正当性。因此,在允许采用诱惑侦查手段的国家,诱惑侦查的方式、范围、条件都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这些限制包括:仅适用于无被害人犯罪及重大犯罪;仅适用于正在犯罪或者有犯罪倾向的人;不能诱使罪犯产生犯意;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等。

由于具体案件的条件灵活多变,对于适用诱惑侦查的范围、对象、行为方式的判断可能因人而异,因此设立统一的诱惑侦查适用的程序控制是必要的。首先,法律必须对适用诱惑侦查的案件设置一个审批程序,通常由侦查人员就具体案件的条件提出申请,说明必须运用诱惑侦查的理由,然后获得中立的第三方(如预审法官)的许可,并记录存档;其次,实施诱惑侦查时可以由检察机关对整个活动的行为是否违法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如果认为诱惑侦查可能诱发无辜者犯罪的话,可以建议侦查机关终止诱惑侦查,侦查机关如有异议,可由法官进行裁决。当然,鉴于侦查活动的迅捷性,对其采取的控制程序应尽可能简化,即从严从简把关。

四、结语

诱惑侦查必须具备“足够的理由和事实根据”和“排除合理怀疑”的前提条件,并需强调诱惑侦查作为社会防卫手段的“最后性”。诱惑侦查不仅仅是帮助侦查人员破获疑难案件的手段更是对侦查人员法治理念和道德的考验。只有在依法办案、合法维护公民利益的前提下,谨慎使用诱惑侦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志刚.诱惑侦查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2]许志.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6,(1)

[3]吴丹红、孙孝福.论诱惑侦查[J].法商研究.2001(4)

[4]魏东.论诱惑侦查“有限适用”理论及其借鉴[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5]杨恪.浅谈诱惑侦查制度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0,(9)

作者简介:马娇(1992-),女,陕西渭南人,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2011级。

上一篇:婚姻契约观下对无性婚姻离婚问题的探究 下一篇: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