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偶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发脑出血死亡1例调查报告及纠纷处置体会

时间:2022-02-28 01:49:52

接种疫苗偶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发脑出血死亡1例调查报告及纠纷处置体会

关键词 疫苗接种 偶合 维生素K缺乏症 脑出血 纠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病历资料

发病和诊疗情况:患儿,男,2008年8月14日出生,第1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2008年9月15日在患儿右上臂三角肌肌内接种第2剂新生儿乙肝疫苗5μg及左上臂三角肌皮内接种卡介苗。2008年9月16日下午家长发现患儿右臂三角肌接种部位出现青紫肿胀皮下出血征、哭闹、拒乳,到当地卫生院就诊,给予局部热敷处理,2008年9月17日患儿病情加重,出现抽搐、尖叫并呕吐,急送县人民医院就诊,由于病情危重转至市医院治疗,经相关检查得出明确诊断:①左侧额颞顶枕区急性硬膜下血肿;②蛛网膜下腔出血;③颅内压增高、脑疝;④晚发性维生素K1依赖因子缺乏症;⑤失血性贫血。患儿家长了解清楚病情后主动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患儿在家中死亡。

个案调查情况:①免疫史:查看接种卡、证及询问家长,患儿于出生后第2天在当地县医院产科接种了第1针新生儿乙肝疫苗5μg,生产厂家及批号记录不清,2008年9月15日在户口属地四街卫生院接种第2针新生儿乙肝疫苗5μg(A制药厂,批号20070916-9,有效期至2009年8月)和卡介苗0.1ml(B制药厂,批号200703a026-1,有效期2009年3月)。既往免疫无异常反应史。②个人史:第1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③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婚育,否认肝炎、结核、癫痫等疾病史。④疫苗调查:所接种的新生儿乙肝疫苗系A制药厂生产,使用剂量为5μg×0.5ml×1支,批号20070916-9,有效期2010年9月17日,全县本批号疫苗共使用940支,四街卫生院共接种130支;卡介苗系B制药厂生产,使用剂量为0.1ml,批号200703a026-1,有效期2009年3月4日,该批号疫苗全县共使用1033人,四街卫生院共使用172人次。所使用的疫苗都是按省-市-县-乡-村各级在有效温度监控下储藏运输和使用。乡村医生持村医证和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预防接种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全市使用的同批号的疫苗未接到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⑤接种人员资格调查:女,具有预防接种资格证,从事接种工作6年。⑥实验室检查:凝血常规:PT130.0+秒,APTT手工法>60秒,血常规HB80g/L。⑦相关辅助检查:CT片,左侧额颞顶枕区较大硬脑膜下出血约15cm×1.5cm,上下占据7个层面;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调查结论:疫苗接种偶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并发脑出血死亡。

善后处置情况:患儿死亡后其家长坚持死亡是因接种疫苗所致,拒绝调查组提出的医学鉴定要求,坚决要求当地卫生院给予赔偿解决,经多方面协调不能有效解决纠纷,严重影响卫生院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对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在基层的正常开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又本着从人道主义出发,经现场调查各方研究商定,一次性给予患儿家长1.5万元补助,补助经费由市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镇政府按商定协议的比例承担,此纠纷才得以有效解决。

讨 论

通过该案例提示:①一方面普及群众疫苗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将免疫规划及相关健康知识通过有效渠道传播给公众,促进群众自主接种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实施接种工作中认真履行知情、告之义务,做到登记时询问身体健康状况及了解接种禁忌证、接种中认真核对接种信息、接种后告之可能存在的正常反应,及出现接种反应后要及时报告和甄别,及时进行诊疗,避免延误诊疗而造成不良的后果。交代如有特殊及时就医,同时完善接种登记记录本的填写及家长签字确认相关工作,并做好和儿童监护人的有效沟通工作。②建立一系列预防接种救济渠道,完善调整补偿机制,探索疫苗预防接种相关保险,保护受种者合法权利,转移预防接种风险,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出台更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优化医患双方之间的沟通,完善法规, 依法解决医患纠纷,适时推行相适宜的保险如医疗保险、母婴安康等商业赔偿保险,才能合理保障医患双方利益,杜绝严重事件发生,保证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在基层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令第434号.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4:41(4).

2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宣贯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5-137.

3 王庆文,颜光前.预防接种纠纷的若干法律问题.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279-282.

上一篇:脑脓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22例 下一篇:处女膜闭锁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