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7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2-28 12:54:36

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7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补肾益气活血方剂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胸片、血脂、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等以及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心率等的变化。结果 补肾益气活血法缓解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5.5%、改善心电图方面的总有效率为56.6%,与对照组比较均P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补肾益气活血法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062-03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产生了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了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脏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1]。年过半百则肾气渐衰,肾阳不足,引起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而血脉不通;或肾阴亏虚,可使心阴亏虚,脉道失润,血行粘滞而瘀阻心脉,或肾精亏乏,血无所化,血脉空虚而心脉不畅,皆可致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因而我们在长期的临床观察研究中,根据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发病年龄与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其主要病机为“心肾气虚、瘀血阻滞”,且不同程度的贯穿了本病的整个临床过程,因此遵循“治病必求于本,兼以治标”的原则,采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此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52例来源于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中心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参考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确诊[2],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6例。其中治疗组男性36例,女性40例,年龄46~73岁,平均(59.2±6.5)岁,病程1/2~11年,平均(6.8±4.1)年,心绞痛分型:自发型30例、劳累型21例及混合型25例。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51~70岁,平均(56.4±8.2)岁,病程1/2~9年,平均(5.5±3.9)年,心绞痛分型:自发型34例、劳累型24例及混合型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绞痛分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上述入组对象均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感染者以及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消心痛片10mg,每日3次,肠溶阿斯匹林片75mg,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活血方剂,组方:黄芪20g,党参20g,炙甘草15g,山药15g,巴戟天15g,肉苁蓉15g,熟地黄15g,黄精15g,当归12g,丹参30g,川芎10g,枳壳15g等。日1剂,水煎分两次口服。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停用其它扩冠、降脂等药物,但在心绞痛发作较重时可临时常规应用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及吸氧等。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进行有关检查化验,包括心电图、胸片、血脂、肝肾功能及血尿便三大常规等,并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以及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同时在观察期间如实记录患者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分析:

资料统计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定性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描述,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与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

2.2 症状疗效: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u=2.803,P

表1两组的症状疗效结果 (例,%)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76 27(35.5%) 38(50.0%) 11(14.5%) 85.5%

对照组 76 18(23.7%) 30(39.5%) 28(36.8%) 63.2%

2.3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5.5%,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2.977,P

表2两组的心电图疗效结果 (例,%)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76 15(19.7%) 28(36.8%) 33(43.4%) 56.6%

对照组 76 4(5.3%) 23(30.3%) 49(64.5%) 35.5%

2.4 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明显减慢(P

表3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 )

治疗组(n=76) 对照组(n=76)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HR(次/min) 91±22 82±17* 93±16 89±18

SBP (mmHg) 164±19 140±13* 156±20 151±17

DBP(mmHg) 95±17 74±14* 92±15 87±1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2.5 血脂的变化: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表4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mmol/ L, )

治疗组(n=76) 对照组(n=76)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CHO 5.15±1.01 4.62±1.15* 5.19±1.14 5.05±1.14

TG 2.11±1.07 1.69±0.91* 2.06±0.88 1.99±0.82

LDL-C 3.54±0.74 2.89±0.73* 3.55±0.81 3.40±0.95

HDL-C 1.16±0.23 1.36±0.32* 1.21±0.37 1.25±0.43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与对照组比较,P

2.6 不良反应与其他指标: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76例中有2人服药后有胃部不适感,3天后逐渐缓解;有1例服药后头晕头胀,1周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片检查、尿及大便化验结果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在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后发生率明显增高[1]。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范畴,虽其病因可有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等各端,但其根本则在于年老体虚;而其病位虽在心,但与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4]。《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丈夫……五八,肾气衰”,然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生命之根,封藏肾精而内涵元阴元阳,肾虚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人到中年则肾气渐衰,而肾阳不足,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心阳虚衰、胸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痹阻不通;或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使心阴亏虚、虚火内生、伤津耗血,脉道失于润泽,血行粘滞而瘀阻心脉,或肾精亏乏,则精血不能互化,血无所生,血脉空虚而心脉不畅,皆可致心脉痹阻而发为本病。因此,其病机关键在于心肾气虚、瘀血阻滞,本在心肾为主,标以血瘀多见,故在治疗上须温濡肾之阴阳,益心气、温心阳、通心脉,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故从“补肾益气活血”立法组方,其中黄芪、党参、炙甘草、山药补益心肾之气,肉从蓉、巴戟天、熟地、黄精补肾填精,当归、丹参、川芎、枳壳行气活血化瘀,诸药合用,标本同治,共奏“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之功,使肾精渐充,气血阴阳得复,心得濡养,心气旺盛,胸阳振奋,血脉畅通,则胸痹心痛渐愈。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常规口服消心痛片和肠溶阿斯匹林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活血”方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在症状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5%,疗效要好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但可标本兼治,而且理论依据充分,临床疗效确凿,故其不失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而又安全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一清,吴礼胜.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施治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54-656.

[2] 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宁.临床冠心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60-263.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S]. 1979.

[4]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8-117.

上一篇:基层医院腹腔镜\胆道镜两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一... 下一篇: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