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2-28 09:13:16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的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值得深究。通过探究课堂问题设计的目的、原则和策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问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贯彻实施面向全体学生课程理念的有效手段。在生物教学中对一个特定的情境或特定的学习主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不仅在思维层面上有不同的要求,在内容深度上也有差异,还做到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目的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但是,现代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是随心所欲,没有一个系统的提问设计,如果这样,就起不到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应起到的积极作用。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的提问如能与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兴趣在教学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

2.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需要学生主观努力去解答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就要想方设法弥补眼前与目标的差距,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如果具有一种方向性和指导性,就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3.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

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经常不断地依靠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而课堂提问可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使教师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

因此,只有我们了解了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才能在教学中真正重视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

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不仅在思维层面上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内容深度上也要有差异。生物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设计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彼此相关联的一个个问题,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进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节的教学时,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1)每年的四、五月份的稻田或池塘边常能听到呱呱的叫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2)成体的青蛙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呢?(3)蝌蚪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4)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的呢?利用这一连串有层次的问题,刺激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探索生命奥秘的情境中。

2.可行性原则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最终要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所设计的问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设计。如果提出的问题过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反映不出思维的深度,而超前、偏怪、深奥的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因此,教师应尽量使每一个问题都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这样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遗传和变异”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视觉正常,一个是红绿色盲,色觉正常(A)对红绿色盲(a)是显性,属伴性遗传。问:(1)兄弟两个的基因型如何?(2)父母的基因型如何?(3)将来所生孩子为男孩时,生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4)假设这对夫妇中男生视觉正常,女性色盲,他们所生孩子为男孩时,生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5)从色盲患者的性别比例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一连串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由简到难,有了前面(1)和(2)两个问题作为铺垫,学生就会有信心挑战后面的问题。

3.探究性原则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设计探索问题的引导密切联系,具有较强探究性的问题能够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受定式影响而产生独特见解,从而提出新颖解法,产生新观点。例如,探究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后,教师可以提出:市场上卖的韭黄为什么不是绿色的,而是黄白色的呢?使学生从熟悉的现象中发现还存在不熟悉的现象,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究竟是为什么”的强烈探索动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容易产生了。有的学生提出:“光是否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呢?”探索方向确定了,教师及时让各小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的知识远比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的知识牢固得多。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发散思维,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策略

1.从生物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中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处处都离不开生物,很多生物学问题来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因此,课堂提问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等紧密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才能获得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例如,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提出:(1)为什么要在傍晚移栽蔬菜?(2)移栽蔬菜时为什么根总是带着土坨?(3)移栽蔬菜时,为什么要去掉部分叶?又如,学习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后,提出:(1)光既然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那么,大蓬中的蔬菜能充分接受光照吗?(2)对大蓬中的蔬菜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这种来源于生活感受的问题会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中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生物的每一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其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用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出生物问题。比如,学习了“鼻腔的结构特点”后,提出:(1)鼻腔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又如,学习“鸟适行的结构特点”时,提出:(1)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其他的脊椎动物有发达的气囊吗?(2)鸟的气囊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功能的统一性。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达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3.从各种生物学现象中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观察、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研究生物学很重要的方法,也是发现、提出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例如,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探究,在观察完各种条件下种子的萌况后,提出:(1)低温会不会减慢种子的发芽?(2)高温会不会加快种子的发芽?(3)是否存在某个最佳发芽温度?(4)同一种种子和不同种子是否存在区别?这些问题会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和思考问题,开阔思路,从而培养思维广阔性、敏捷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因此,在生物教学课堂中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从不同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克菲尔德.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罗静,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01.

[2][美]古德,[美]布罗菲.透视课堂 Looling in classrooms.陶志琼,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01.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合理运用课堂练习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