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研究

时间:2022-02-28 08:17:43

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研究

摘要:青年干部是高校管理的生力军,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来说,青年干部更是管理的主要力量。管理思维在青年干部执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思维水平决定了管理能力高低。文章通过对管理思维的内涵、方式、方法分析,结合青年干部管理思维现状,对如何创新管理思维的培养途径作出分析、研究,以期对高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34-02

青年干部是高校管理的生力军,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来说,青年干部更是管理的主要力量。管理思维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将管理思维引人高校教育管理,从思维角度来系统研究高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是崭新视角。管理思维水平提升将大大有助于青年干部增强系统思考、判断选择、执行服务以及学习研究能力,有助于促进青年干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较快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就是管理者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过程中的思考活动。西方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思维对中国影响甚大。管理思维引入到学高校,即是教育管理思维,戚建认为:教育管理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中而自发逐渐形成的有目的、有条理的一种对教育管理问题思考的路线、方法、规律。

二、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分析

管理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的范畴,是专门针对管理活动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管理思维方式就是管理思维的程式、模式,是管理思维所遵循的一般准则、原则。管理思维方法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而采取的具体途径、办法、手段等。管理思维方法是管理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构成了管理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部分。

思维方式做为思维的框架和模式,有其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但由于思维主体具有差异性,各个思维主体间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思维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这就决定了管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管理思维方式分类难以穷尽,几乎所有的思维类型都可被看成是思维方式的某种分类。如东方与西方管理思维方式、定量和定性思维方式、物本和人本及心本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方法的更加多样。

三、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现状

高校青年干部往往有干劲、有活力,能较快领悟学校教育精神、融入学校管理体系,有较强的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在正向思维、实践思维等方面优势明显。但青年干部的管理思维缺乏系统学习、训练,在实际运用中仅凭经验、直觉,存在思维的盲目性、片面性以及消极思维定势的情况。

青年干部一般为中层干部,管理中以执行为主,缺乏宏观管理经验,表现为统筹全局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有所不足。青年干部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规律认识不足,表现为谋求特色、质量的创新思维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思维不足。青年干部有一定消极思维定势,如狭隘片面的经验定势、一味听从的权威定势、盲目跟随的从众定势、本位主义的本本定势等。

四、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分析

1.掌握管理思维基本原理

赵修卫认为管理思维方式主要有五个原理:系统原理、动态与权变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结合教育管理思维实际,这几个原理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只是其包含的内涵有所区别,效益原理应改为效率原理。系统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将管理对象看作一个系统,把管理中的各种事物和要素的联系和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全面综合地把握、控制事物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权变管理的核心是权衡教育管理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在变化的环境与条件下变通管理的方法尤其是变通控制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动态满意,它强调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它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重在实行柔性管理。效率原理是指不同于企业效益至上原则,而是遵循效率原则,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为人才培养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在一起,强调统筹兼顾,强调高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综合运用管理思维创新方法

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果不注意合理归纳、科学选用,会陷入思维混乱状态。青年干部要综合运用和不断创新管理思维方式、方法。综合来看,思维方法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西方现代管理中新型思维方法、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三个方面。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中,青年干部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求同存异、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否定之否定等的思维方法。如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的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阐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否定就完成的,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规律的过程。在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民办高校青年干部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扬弃、再造创新、丰富充实的过程。青年干部要养成终身学习观念,不间断地持续学习,学习力是最大的竞争力,是辩证否定的最有效手段;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要不断提高能力、素养,要立志成为学校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将西方现代管理思维方法运用到高校管理中,核心是要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创新和特色要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尝试来得以实现。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往往与优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关联在一起。优化思维是对管理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优化,它以管理工作的规范为基础,以管理工作的创新和特色为目标取向。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质疑、反思与批判来达到否定之否定的目的,从而创出工作的特色与新意。发散性思维是对工作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由此即彼,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开创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管理之路。

(3)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如“天人合一思维”、“中庸思维”、“一分为三思维”等对高校管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3.注重管理思维实践历练

青年干部要掌握管理思维的规律,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在理论研习的基础上,更应通过实践途径来提升管理思维的能力。实践途径有统一培训、自主学习、外出考察等,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等方式来切实提高管理思维水平。

(1)开设青年管理干部学习班。学习班由学校领导挂帅,制订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听取学校领导和专家的讲座,针对实际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和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思维火花碰撞,切实提高领导力、思维力、研究力。

(2)组织青年干部外出学习。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与特色,确立学习的对象与目标,派遣青年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借鉴他人思维提升自我能力,如学应用型办学理念到香港理工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学民办教育到浙江树人大学等,学习他们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对于开阔眼界与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大有裨益。

(3)开通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该平台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学校可以通过统一付费购买,青年干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习、考核,大量学习、听取教育专家、行家的讲座与报告,通过发散与聚合思维等思维火花的碰撞,汲取好的教育理念与工作方法。

(4)大力开展干部学习作风建设。一是通过整体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领导素养和服务能力,可提出“学习、合作、务实、负责”的工作要求;二是通过干部学习年活动,外引内培,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同时达成学校发展理念的共识,形成合力。

高校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非常必要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而管理思维是队伍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管理思维无处不在,但因其抽象性,培养起来有难度,但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势必影响青年干部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因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思维研究,加强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研究,将大大有助于提升高校整体管理水平。

上一篇: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探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政策主体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