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2-28 07:59:50

浅析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整体信息系统。其实现效益实质是网络技术效益和财务管理效益的双重效益。该工作的执行好坏不仅直接决定学校财务管理的结果,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还会制约学校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学校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问题 应对

财务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职员工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是每个学校必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有效的财务管理不仅能保证学校资金的良好运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可以防范财务风险以及避免。现在整个财政体系、与学校相关的政府部门等均采用信息化办公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校也要有相应的信息化水平。

一、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经历着全新的变革。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代替了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数字的加减,而是和现代科技结合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数据收集更为准确也更为真实,管理流程也便捷科学多了。首先,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够提供更多有效数据,其中包括财务分析数据、预测数据、计划编制数据、预算控制数据等。这些数据的运用最终在整个系统中扩展,以实现数据化、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其次,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后,所需数据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提取进行比对并且分析。同时,数据的准确性也要比人工做出来的数据更加精准。随着各大高校的扩建、扩招,资金量也在不断增长,在庞大数据量的情况下计算机的应用显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二、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来源不仅仅只是财务处一个部门的信息,还来源于学院其他部门如学生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要实现资源共享,需要学院建立办公信息提取系统。然而现实情况是,这样可统一地提取信息在大部分学校还未实行,有信息衔接的原因,有网络安全的原因。这样使得整个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放缓。这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信息的集成管理。

(二)财务信息安全问题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为操作不当。如使用带病毒软件,进出界面不按规定操作,使用带病毒的软件,轻则影响系统运行速度,重则攻击系统使之崩溃,信息数据丢失。再比如进出信息界面不按规定操作,特别是使用后不退出系统,很容易导致机密信息泄漏。二是网络风险。高校在利用网络共享实施财务管理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虽然高校内部会在网络的各个接口安装防火墙设备,但是财务数据与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在使用内存卡、移动存储卡、局域网等传播的过程中,网络病毒对财务系统的侵害不容忽视。因此,财务部门在实现网络化管理的同时,很难避免非法侵扰,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的几率增大,一旦出现故障,财务系统恢复处理的成本很高。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实现财务信息化的关键因素。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既懂财务、经营管理又要熟悉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以及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同时还要求他们根据特定的项目或者数据进行分析和阐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适应信息化建设需求的熟练的业务操作人员。而目前学校的财务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专业的财务人员,他们习惯于老式的记账方法,对于新系统的财务操作仍然有很多不熟悉,如在日常计算机机械维护、OFFICE等软件应用上都需要提高相关知识。这是因为目前大多数财务工作者并不是完全市场化录取,因而对于计算机化财务工作的能力也参差不齐,计算机水平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爱好;另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后期培训与自学。这给高校财务信息平台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通过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校园“一卡通”建设,对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建立数据中心,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和其他管理系统共享,通过一体化财务管理的实现,解决高校管理信息的实时提供和共享问题,防止信息孤岛现象产生。

(二)加强信息化的风险防范

一是制定合理的用户账号、权限和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在信息化建设中,高校财务人员自身应当有对财务信息加强安全保密的意识,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对系统进行操作并且规范好财务人员工作职能。同时,加强机房环境和设备安全的管理,严禁无关人员接触系统或者上机操作,对于重要的计算机设备使用应连接不间断电源以确保信息的完好保存以及防止黑客的侵入。二是实施安全技术控制。安装安全功能模块,对系统安全自动检测监控,如防火墙、口令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保护、数据加密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有效运行,避免病毒危害、非授权入侵者等。

(三)建设复合型的财务管理队伍

一是选拔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财务部门,引进或培养兼具会计专业知识和网络专业知识的多样化人才,只有既精通会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把财务信息化的工作做好。二是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的培训,引导他们认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各种变化。财务部门应该多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他们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通过手把手的教学,将计算机对财务数据分析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演示,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的融资筹资能力、负债能力、办学成本等的预算研究中。努力实现其从单纯财务财务管理人员到财务管理与信息管理复合人才的转变。

总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大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加快了财务数据汇总速度,减少财务分析失误等问题。更在于它带来了财务管理工作观念的更新和变革。

参考文献:

[1]窦小玲.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视点,2012(03):123.

[2] 王大勇,等.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化管理研究[J].经济师,2008(12).

作者简介:伍萍(1975.07-),女,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学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学、财务管理学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电子病历“双料王” 下一篇: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