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患者护理

时间:2022-02-27 12:31:56

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患者护理

【摘要】 总结了一例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加强液体复苏监测、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护理、机械通气VAP预防及撤机护理、颈部吻合口瘘的引流、空肠营养护理等。经过18天的ICU治疗和护理,患者转心胸外科继续治疗。

【关键词】 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分布性休克;颈部吻合口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32-01

我科成功救治一例食管癌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并发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现将护理经过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岁,2014年01月07日诊断食管中段癌收入我院心胸外科。于01月14日在全麻下“经左颈、右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术毕心率快,血压低,20:00转入ICU。入科诊断: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术后、分布性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入科时患者全麻初醒,心率132次/分,动脉血压89/49mmHg(去甲肾上腺素10-15ug/min),CVP 3mmHg,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下SpO2 91%。留置胃管持续减压,空肠营养管一根,左胸管一根、右胸管二根分别接闭式引流,腹腔一根引流管。右股动脉置管接Picco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CI 2.34 L/min/,APACHEⅡ评分24分。术后5d出现颈部吻合口瘘,经积极抗休克、抗感染、强心利尿、机械通气、瘘口引流及营养支持等后, 术后15d成功撤机拔管,术后18d颈部吻合口瘘道明显缩小,转心胸外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2护理

2.1 早期抗休克护理

2.1.1 液体复苏护理

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是分布性休克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入科时MAP 62mmHg(去甲肾上腺素10-15ug/min),CVP 3mmHg,入ICU右股动脉置管接Picco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CVP、MAP、ScvO2和每小时尿量变化。入科4h内深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1000ml后,CVP 6 mmHg,MAP 70 mmHg(去甲肾上腺素8ug/min),ScvO275%。再静滴复方氯化钠400ml,第5个小时尿量达30 ml,CVP 8 mmHg,达到液体复苏目标,有效阻止休克的恶化。

2.1.2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护理

液体复苏同时,予去甲肾上腺素单通路深静脉泵注升压治疗。依据患者基础血压及病情设立目标收缩压110mmHg、MAP 70mmHg,遵医嘱及时调整泵速。初期使用双泵轮替方法更换去甲肾上腺素,患者血压未因为药物更换出现波动。

2.3 机械通气护理

2.3.1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循证更新美国医疗改进中心(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IHI)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Ventilator care Bundle) [1],并依据VAP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的VCB措施[2]。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采取床头抬高30-45°卧位、便携式气囊压力自动控制仪(TY-1型)持续维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q4h声门下吸引、q6h甲硝唑氯己定溶液口腔护理、使用含加热导丝的HHS作为湿化装置、严格执行手卫生、每日评估能否撤机拔管等预防VAP的措施。患者未发生VAP和其他肺部感染。

2.3.2 个体化撤机护理

术后14d患者原发病因好转,达到撤机标准。首先对患者行心理辅导,恢复其自主通气的信心。上午调整呼吸机模式为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CPAP)进行自主呼吸实验,30分钟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告知患者撤机的进程,当晚减少病室声光刺激,让其充分休息,于次日中午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拔管后患者呼吸平稳,发声吞咽良好。指导练习腹式呼吸,吹气球等锻炼。

2.4 颈部吻合口瘘护理

术后5d颈部切口明显红肿、唾液样淡黄色液体渗出,体温38.0℃,诊断颈部吻合口瘘。立即将皮肤切口与瘘口最近的缝线拆开充分引流,2-3 次/天生理盐水冲洗、换药,保持瘘口的清洁干燥。术后6d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q6h切开处换药,避免痰液污染瘘口。口腔护理6-8次,温水与银尔通交替漱口,减少口水吞咽。瘘口置负压引流管持续低负压吸引,根据引流情况调整负压引流管的位置。保持有效胃肠减压,防止胃液反流。患者为吻合口左侧壁瘘,取健侧半卧位,头向患侧微屈,垫枕使颈部呈屈曲位并相对限制左右活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减轻吻合口张力[4]。术后12d渗液明显减少,18d颈部吻合口瘘道明显缩小。

2.5 空肠营养护理

ESPEN 2006指南提出C级建议:血液动力学稳定并且胃肠道有功能、无禁忌症的重症患者应该早期(

3 小结

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创伤大,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过程中应该严格规范,运用集束化策略,执行每一项措施,有利于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鹏,何炜,陈宏林.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的文献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1,12(46):1235-1237

[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24-543

[3] 张金峰,王爱民.呼吸机依赖患者呼吸康复锻炼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11,10(46):1034-1037

[4] 赵云, 孟爱凤, 马圣香, 徐菁莉.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循证护理一例报告[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0,1(2):61-62

上一篇:心血管疾病诱因与内科护理干预 下一篇:异位妊娠大出血临床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