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分析

时间:2022-02-26 12:21:4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1周若视力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小切口手术; 早期低视力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155-02

白内障是一种全球性的眼部疾病,也是造成大部分患者视力障碍与眼盲的元凶,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使其生活质量、生活水平降低,因此对此进行探讨非常有必要。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小切口手术、超声乳化术,这两种手术均有利于患者恢复视力健康,帮助患者重见光明[1]。经大量临床检验表明,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早期出现低视力的患者还比较多,笔者所在医院对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已行小切口白内障患者的1周视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其中男72眼,女78眼,年龄56~87岁,平均69.87岁。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视力检查均

1.2 方法

术前患眼滴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使其充分散瞳,结膜囊表面麻醉或球后神经阻滞麻醉,靠近角膜缘后2 mm作巩膜隧道切口,注入粘弹剂,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晶状体核及皮质脱离水分,使晶体核脱位于前房,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注吸皮质,注入粘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充分吸除粘弹剂,视前房形成情况,选择是否缝合切口。术后在结膜下处注射地塞米松2.5 mg,术中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周患眼滴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日6次,以后每周减量至4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视力情况。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共150例,均已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经过1周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仍存在低视力情况。通过分析,影响视力恢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术中存在的并发症,例如切口出血渗入前房、后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占低视力眼的9.33%;术后存在的并发症,例如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等,占低视力眼的10.00%;术前存在的眼部疾病,例如老年性黄斑病变、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占低视力眼的80.67%,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也逐渐变得成熟,手术技巧越来越精湛,相关检查仪器、设备等越来越丰富而精准,为白内障手术提供有力保障,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重见光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大多数术后早期低视力,是由术前存在的眼部疾病所致,只有极少部分是由于手术并发症引起。在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内皮失代偿、无人工晶体眼、后囊浑浊等。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过程中如发生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不完全的皮质抽吸等情况,术中如果不能对其正确处理,将导致不能植入人工晶体或出现视网膜脱离、虹膜炎症反应等,从而造成患者术后视力不佳,不能恢复[2]。另外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也可造成早期低视力,此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这些白内障患者由于年龄过高,晶状体核质地较硬、体积大、皮质液化或无皮质,行小切口白内障术时将核娩出的过程中,角膜内皮受到了一定的损伤,术后角膜会出现水肿,但多数会在一周或更长时间恢复,极少数会发生严重的角膜失代偿,对患者造成重大的视功能损害[3]。

表1 150例眼术后1周矫正视力

原因 矫正视力

0.01~0.1 0.1~0.3

术中并发症 切口出血渗入前房 3 2 3.33

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 2 7 6.00

术后并发症 角膜水肿 2 6 5.33

虹膜睫状体炎 5 2 4.67

术前存在的眼病 老年性黄斑病变 20 42 41.33

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 12 13 16.6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9 6 10.00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5 3 5.33

角膜病变 3 8 7.33

通过上文的研究表明,在临床上引起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低视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原发性眼病,其中又常见于眼底病[4]。患者出现眼部疾病是因为居住环境、文化、学历等方面的影响,致使患者出现严重白内障时才会来医院就诊,检查时大多眼底不清晰,用视网膜电图等检测方法,仍无法确诊,也就不能保证术后效果。老年人人口逐渐增多,白内障患者自然随之增加,其中大部分老年人还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此种病症会严重损害视力,这也是造成世界老年人低视力、眼盲的重要因素[5]。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因为视网膜上皮细胞功能失代偿,逐渐吞噬感光细胞,减弱外节膜盘代谢,致使视网膜前堆积,而形成玻璃膜疣。老年性黄斑变性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萎缩型、渗出型,对于已发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还比较欠缺,一般只是嘱患者服用锌与维生素E,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根据其病症的发展,找出一种通过抑制和消除脉络膜新生血管,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当前可行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等[6]。对于白内障合并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暂时还没有出现较统一的治疗方法,由于此类患者在行超声乳化术后,可能会使其老年性黄斑变性更加严重。

有高度近视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玻璃体逐渐液化,就会出现眼球壁薄、脉络膜萎缩、Fuchs斑、视网膜裂孔、漆裂纹样病变、黄斑区变性及出血等[7]。漆裂纹样病变与Fuchs斑是高度近视病变的主要特征,会对术后视力造成一定影响,例如视力差、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并且此类病变是无可避免的。因此,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在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还是会因为这些无可避免的病变,造成低视力。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早期性筛查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排除患者潜在的眼部疾病,如老年性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等,对患者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提升术后效果。由于在白内障早期,可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对其晶状体、视力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估,便于估算术后可恢复视力,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8-9]。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可矫正视力使其

参考文献

[1]张华.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常见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3,14(17):118-119.

[2]徐旭亚,龚媛媛,周培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58-2359.

[3]易显丽.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27):72-73.

[4]丁庆华.颞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3-74.

[5]洪伟兰,廖润斌,黄月梅,等.动态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在扫盲中的疗效及应用推广[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35-36.

[6]栾成连.8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76-177.

[7]雷德荣,胡守志.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防盲工作中的实用性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138.

[8]高业明,邰平,汝勤,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22-23.

[9]吴卫华,张春燕,林杏华.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47-148.

[10]于双成.基于医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1]伍建斌.PubMed数据库中相关白内障文献的文献计量分析[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4-03-06)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从南极眺望宇宙遥远的过去 下一篇: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不同基因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