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理干部不作为:“太平官”不好混

时间:2022-02-26 09:56:47

重拳治理干部不作为:“太平官”不好混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在8月底,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中,已有7个省对59名干部问责。

第一批,第二批,还会有第三批……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国务院总理在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

党的十以来,中央多项政策和措施聚焦干部不作为问题,显示出落实“三严三实”、治理为官不为的决心。高压之下,还有哪些官员在顶风为官不为?有哪些具体表现?该如何进一步治理?

严查不作为干部,“太平官”不好混

2014年6月,国务院启动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的首次全面大督查,向外界展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决心。

一年后,国务院再度亮出督查之“剑”:6月1日起,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8月底,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辽宁、吉林等7省对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

――9月28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经有关地区核查和监察部审核,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的懒政怠政不作为典型问题,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大督查第三批问责将聚焦民生领域不落实不作为问题,目前正在督查审计中。

“种种迹象显示,中央治理为官不为的决心和力度都在加大,查处的官员级别和数量也在增高,‘太平官’将越来越不太平。”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

“拖、踢、盲、怠”,哪些为官不为须整治

记者在各地采访也了解到,虽然在重压之下,大部分官员意识到“太平官不太平”,但是根除为官不为现象并非一日之功,目前依然有部分干部不作为现象顶风而上。

近期,济南举行电视问政直播,不少单位的一把手被一个个犀利的问题“问红了脸”“问出了汗”。“区政府盖章承诺小区入住前搬迁周边的一家污染企业,为什么入住3年至今仍无行动?”“渣土车夜夜狂奔、满街尘土飞扬,为什么反映半年却是‘有计划无变化’?”……

梳理目前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虽然五花八门,但从群众的感受来看,主要表现为“拖”“踢”“盲”“怠”等现象。

――“拖”。“济南二手车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多次咨询相关部门,他们均表示正在协调、正在制定文件、正在考察,但至今迟迟不见具体措施。”济南一家二手车市场的经理近日告诉记者。

――“踢”。近两年以来,全国多地投资公司非法集资倒闭“跑路”事件频频发生,例如,河北省检察院的数据显示,去年,河北省检察机关就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400件,为上年的6.5倍。

然而对于各类投资公司由谁来监管,却被踢来踢去,使不少案件不能“打早、打小”。记者采访多地的相关部门,各部门普遍的态度是:银监局、金融办等部门认为,他们只负责监管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机构;工商部门则表示,投资公司在登记时无须前置审批,其非法集资活动隐蔽性强,难以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并且即使发现也应“先刑事后行政”进行规制;公安部门则表示,警方只有接到受害者的举报,才能立案调查,无法日常监管。

――“盲”。记者在山东、广西、山西等地采访过程中,不少群众都反映,有些企业的污染严重,当地职能部门却无动于衷;山东兰陵县一合作社非法集资几亿元,在事发前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却“视而不见”;湖北省监利县一开发商擅自违规加建三栋楼,相关部门却没有及时制止,最终相关责任人被处分。

――“怠”。去年9月南昌出台政策严治为官不为,当月南昌市交通管理局女干警张某某上班时间上网购物,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虽然不断查处,但仍有工作人员没有警醒,还在“以身试法”。今年5月4日,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道城管干部魏某工作时间玩网络游戏,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

为官不为为何仍在不断上演?其背后是一些干部心态在作怪。记者采访发现,少数干部存在不愿担责任的心理,并且受以前不良习气影响沾染过坏毛病,干事怕得罪人、怕被举报;还有部分干部面对依法行政等新要求,不主动作为、消极应付。

扎紧“制度笼子”,直击庸懒散“痛点”

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他强调,为官一任,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政令畅通,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保证。记者采访发现,治理为官不为,只要各地下定决心落实“三严三实”,办法也总比问题多。而只要努力为群众着想了、办事了,群众也会为政府的努力“点赞”。

在济南电视问政中,直播现场已经成为各级官员“马上就办”的办公场所:“下线后我们要专题研究,尽快解决”“回去后再进一步加大检查频次,及时处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共同派人,综合治理,不达目标,决不收兵”。

国务院大督查也对有关地方触动较大,起到警示警告、举一反三的作用。据了解,截至8月底,全国已处置闲置土地31.25万亩,处置率为29.9%,比6月份大督查时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

从各地的实践和专家的观点来看,治理干部不作为除了要下决心外,还首先要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7月底,中办已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扎紧“制度笼子”,中央在行动,地方也在行动。今年7月份,山东淄博、广东佛山、辽宁省都出台治理为官不为具体办法。贵州省黔西南州还创新推出“召回制度”,一年来全州“召回”1900多名干部,占干部总数的2.7%。

在建立完善制度严格监管的同时,部分官员和专家建议,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治理为官不为要形成“权责对等”机制,特别是要建立责任清单。“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就是失职,该做不做就要追责。”山东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维寅说。

此外,专家也认为应对官员进行更合理激励,包括完善薪酬体系、建立更科学干部任用机制等,做到“奖优罚懒”,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要进一步优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让改革者上”的氛围,激发基层改革活力。专家认为,其中更应该注重把有限职数资源向长期在发展一线、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工作并且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较高的干部倾斜,让“定力强、顾大局、能吃苦、敢担当、操守好”的干部“不吃亏”。

(摘自新华网)

上一篇:优秀县委书记仕途前景展望 下一篇:如何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