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泯灭“新闻”

时间:2022-02-26 03:40:28

是什么在泯灭“新闻”

这些年来,“封口费”延绵不绝,就像一条魔影缠在媒体左右。它严重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媒体的形象。本文从媒介生态环境入手,分析了“封口费”产生的社会土壤,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不为”的综合治理措施。

有偿新闻是新闻从业人员通过不当手段,向被采访对象索取物质报酬后所发的新闻。它被正直的新闻工作者所不齿。它不仅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降低了新闻价值,而且危害着新闻队伍的健康发展,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这样一条“地球人都知道”的公理,在现实中却难以根除。

且看这些年来在全国引起轰动的“有偿新闻”的事例:

2008年10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通报了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处理情况。据通报,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名矿工死亡事故后,该矿负责人为隐瞒事实真相、封锁消息而向媒体记者及相关人员发放“封口费”,阻挠采访,引发了“封口费”事件。有据可查的涉案人员共60人,(其中发“封口费”封锁消息、阻挠记者采访者2人,收受“封口费”的记者4名、媒体工作人员26人,假记者28人。)已由有关行政部门、媒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法作了处理,涉案资金31.93万元,绝大部分已经追回。另外,尚有6家媒体的12名工作人员涉案,正在接受进一步的调查。①

2005年,河南汝州市寄料镇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地政府竟按媒体的“级别”发钱:凡自称来自中央级大媒体的每人500――1000元,自称来自省内媒体的每人200――500元,自称其他市级媒体的200元,跨行业、跨地区媒体的每人100元,结果共有480人领走了20万元。②

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时隔一年三个月后,新华社宣称:“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存在严重违纪行为。”受贿金额合计7.46万元人民币。③

伴随着社会的变迁,“有偿新闻”也演变成“有偿不闻”或曰“封口费”。它成了媒体腐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有偿新闻的本质一样,是一种权力寻租,是权钱交易。所不同的是,“有偿新闻”是夸大,甚至捏造“新闻”,而“封口费”则是掩盖、泯灭“新闻”,它们都违背了新闻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封口费”的产生及其衍变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必须从媒介的生态环境来寻找根源,方可标本兼治,还媒体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首先,没有真正走向市场的媒体有相当一部分挣扎在生存线上。有些媒体没有执行新闻与经营“两分开”的规定,而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具体来说就是以广告和创收为核心,给记者、编辑下达广告及创收任务,并将之与记者、编辑的工资福利挂钩,将媒介自身的经营压力层层分解到每一个人身上。当记者、编辑承担了经营任务,甚至连自己的基本工资都要靠完成广告和创收来完成时,也就完成了收取“封口费”的制度准备,所欠缺的就是社会给予的机会了。在霍宝干河媒矿“封口费”事件中,真正走向市场的媒体没有出现在黑名单中,则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眼下,有些媒体对记者的考核实行“工分制”,招聘了很多“编外”人员,“台(社)签”、“部门签”、“栏目签”,甚至“小组签”的用人机制,导致从业人员没有归属感,没有成就感,充其量也就是个“新闻打工仔”。发稿量与分值挂钩的机制,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提高了记者写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使记者求量不求质,为了多发稿,主动为企业“制造”新闻,既从企业那里换来了“有偿”,又从单位里获得了“工分”。在这种游戏规则下,记者的自豪与尊严的丧失殆尽,驱使他们去追逐经济利益。对外,他们是“记者”,依然光彩照人;对内,是“二等公民”,内心缺乏稳定感。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只好得过且过,有机会就捞一把。

其次,外部环境的熏染。当代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利益结构正在重新调整,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种种诱惑令人炫目。这些变化必然会反射到作为信息“采购员”的记者身上,一些缺乏定力的记者、编辑,面对轻易到手的“封口费”,刚开始还会觉得不安,久而久之,也会产生“不要白不要”“坦然”心理,更有胆大者将此作为一种生财之道。

第三,对舆论监督的监督机制需要加强。舆论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在现代社会,通常是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来实现。但是,谁来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呢?在制度上,尚有欠缺。尽管我们制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但有些地方落实的效果不甚理想。上述那些“有偿新闻”、“封口费”现象的出现正是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对记者的监督机制还需要加强。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之后,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推出“黑名单”机制,它简单具体,切实可行。一旦进入黑名单,终身不得从事新闻事业。甚至可以推广到社会上的“诚信”机制,想从银行贷款都难。面对这样的机制,任何人都要三思。

为遏制“封口费”现象,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方能奏效。

首先,强化“三项学习教育”引导,构筑“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在媒体内真正落实“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强化自身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深化、拓展新闻工作,促进自身队伍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新闻队伍的认识水平,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树立高尚的职业操守,增强面对各种诱惑的抵御力。使之从思想深处“不愿为”各种违法乱纪的事。

其次,采取“阳光”措施,构建“不能为”的防范机制。阳光是治疗腐败的最好的药物。所有稿件必须经过编前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稿件是否有猫腻,一眼便知。实行风险稿件集体讨论制度。这种机制,表面上看是在“削弱”领导(总编辑、台长)的权力,实际上是爱护他们。试想:集体领导的责任和一言堂所承担的风险,谁大谁小?现实中,今天的“老总”,明日的阶下囚,也时有发生。

第三,依法查处,构建“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媒体内部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定期开展检查考评等活动,邀请读者参与,共同推进监督工作。此外,媒体与每一位从业者签订承诺书,保证不搞“有偿新闻”。一旦出现类似苗头,严肃处置。调查、审理、处分、执行等各个环节,逐一落实,加大对责任人的查处力度,不怕家丑外扬,绝不姑息养奸。实行评优选先“一票否决”的责任追究制,明确组织处理、法纪处分的相关规定。

第四,强化人文关怀,构建“不必为”的保障机制。实行同工同酬,切实关心从业人员的生活,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使得员工感到政治上关心有奔头,组织上爱护有干头,困难上关照暖心头。单位定期表彰先进,对优秀工作者给予更多的成长机会。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不搞政策歧视,尽最大努力优化本单位的媒介环境,让人才乐意来,留得住,愿意干。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促使从业者“不必为”那种苟苟营生。

总之,“四不为”的实行,即“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和“不必为”,将从职业操守、工作防范、制度惩罚和人文关怀全方位地有效遏制“封口费”事件的发生。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省略/gzdt/2008-11/27/content_1162277.htm。

②河南商报,2005年8月19日。

③新华网,www.ah.省略/xinwen/2003-10/25/content_1101818.htm。

(甘伟珊,南国早报副总编辑; 刘洪,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上一篇:做好政府和媒体间的桥梁纽带 下一篇:媒介融合:海外媒体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