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控制

时间:2022-02-25 08:52:39

浅析市政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控制

【摘 要】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度高、路面积尘少、防水性好、耐久性高以及适应性好等优点,广泛运用于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当中。实践证明,由于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控制不力,直接导致沥青路面在后续使用过程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市政沥青道路施工经验,对国内市政沥青路面现状以及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从而努力实现沥青路面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一个提升。

【关键词】市政沥青路面;质量问题;质量控制

0 引言

当前,在世界各国已建市政道路当中,沥青道路占据了绝对的份额。利用各种矿物材料与路用沥青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用以铺筑面层的道路即为沥青路面道路。沥青混合料能够显著增强铺路粒料抵抗车辆荷载、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的能力,具有平整度高、路面积尘少、防水性好、耐久性高以及适应性好等优点,是现代城市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施工控制水平的良莠不齐、施工技术人员素质的差异以及关键施工工艺的管理缺陷等逐渐对城市沥青道路的质量以及使用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不能为使用者创造较好的行车条件,甚至还可能降低行车的安全性。

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市政沥青路面现状以及常见问题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以期能为沥青路面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尽点微薄之力。

1 我国市政沥青路面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市政沥青路面在建成投入使用后都能保持一个较好的运行状态。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仍然有多条市政沥青路面在较短的使用期内就出现包括开裂、拥包、剥落、泛油以及车辙等在内的多种早期破坏,对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舒适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日益增加的重、超重车辆以及温度、湿度等因素是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然而,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在市政沥青道路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晚,积累的技术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经验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各单位施工控制水平以及控制力度上良莠不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沥青路面质量问题的产生。因此,客观认识问题并有意识的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有利于沥青路面建设社会效益、工程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 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

通过对实际工程中沥青路面破坏形式和破坏特征的调查分析,现将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总结如下:

2.1 路面沉陷

作为路面变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沉陷变形常出现在道路挖方段以及填、挖方界限处。这种变形一旦产生,其影响范围较大且均牵涉到相对较深的结构层次。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日益增长的交通负荷超越了沥青路面设计强度,最终使得路面出现了疲劳破坏;

(2)路面以下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加之车辆荷载的作用最终会导致基层出现结构性破坏;

(3)道路与桥梁接头处路面及其基层差异沉降导致路面与桥面的错位沉陷;

(4)位于道路路基下部的土质路堑处积水过多,路基材料因为含水量过大且不均匀极易导致路面发生局部沉陷。

2.2 路面裂缝

(1)裂缝在沥青路面中普遍存在,其形式呈现多样化,但总的可以表现为横向、纵向和网状三种形式;

(2)初始产生的裂缝对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影响很小,但是裂缝会加剧地表雨水向路面深处以及路基内的渗入,长期以往路面强度不断降低。伴随着行车荷载的不断作用,路面结构极易发生破坏。

2.3 路面车辙

沥青道路在经过施工阶段压实并投入使用以后,大量行车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对土基和路面结构层进行了二次压实,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层材料向两侧发生位移,这种变形逐渐累积便形成了所谓的路面车辙。

2.4 路面松散

对于沥青路面松散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可能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下述各种情况均会导致这类问题的产生:

(1)选用的碎石料风化颗粒成分超标,一旦水分浸入,沥青面层就会出现剥离;

(2)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局部道路路基和面层出现差异沉降;

(3)随着沥青路面使用期的不断增加,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的粘结性不断下降。在车轮的反复作用下,沥青含量因为磨损而逐渐降低,相应的路面细骨料也逐渐散失殆尽;

(4)沥青路面中,施工时机械操作不当产生的损害以及各类油质污染损害也是产生路面松散的常见原因。

2.5 路面水损害

由于沥青路面在行车反复荷载以及温度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胀缩,此时路面若有水分存在,则路面沥青膜会由于水动力影响而逐渐与骨料剥离。这时候水分对二者的不断浸入会严重降低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结作用,严重的会使路面发生粘结力缺失性破坏。

3 沥青路面质量部分控制措施

3.1 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管理

(1)沥青作为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最重要的组成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质量的好坏。因此,应在材料供应站实施严格的质量抽检,确保所有出厂的沥青材料都能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

(2)在沥青材料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中,应按时保质的进行材料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替换失效劣质材料;

(3)高耐久性部位所用的材料,应按照相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做到百分百合格;

(4)应该严格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同时还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①应着力做好对沥青混合料中油石比和矿料级配的控制,出现问题立即予以调整;

②应控制好半刚性基层及底基层混合料中水泥及石灰等材料的用量,确保道路基层相应部位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③对于工程中使用的生石灰应通过充分消解、逐层过筛等措施防止生石灰残留,一旦道路材料中有残余生石灰存在,路面极易起拱。

3.2 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控制管理

(1)施工机械配备

施工过程中,应综合工程实际、施工机械的性能、工作效率等因素来确定所需施工机械的种类和数目。一般城市中快速路以及主干道拌合摊铺沥青路面时,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

①建议采用间歇式搅拌机进行拌合作业;

②为能够实现路面摊铺梯队作业,应保证现场有不少于两台摊铺机进行联合作业,选用的摊铺机应具备摊铺效率高、自动调平与调厚以及初步振实与熨平等功能;

③应采取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机动配合、协同压实的方式进行压实作业;

(2)加强施工机械管理

①严格做到“操作人员人人有证,施工作业步步合规”;

②无论是混合料拌和厂,还是施工现场均应配置相应的机械维修人员,同时还要配套保障易损零部件与维修养护机具的充足供应;

③杜绝存在漏油问题的施工机械进入现场,避免污染路面。

4 结语

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路面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市容市貌,还对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明确常见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措施对于提升市政沥青道路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勇.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1(01).

[2]吴捷梧.探讨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10).

[3]上官路东.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其处治方法[J].山西建筑,2009(09).

[4]佟彩霞.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5]王增先.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2).

上一篇:陕西省汉阴县北部岩金矿带中石英脉特征 下一篇: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