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教学,校长应“沉下去”

时间:2022-02-24 01:44:14

抓教学,校长应“沉下去”

时下,许多教育管理者一旦成了一校之长后,往往会过分官员化,行政上发号施令,关系上远离教师,待遇上习惯于搞特殊化,游离于课堂之外,脱离课堂教学。而作为学校教学中心工作的指挥者――校长,不亲自参与教学实践,不亲自走进课堂,不亲自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亲自接触课本,就不可能对教学实践有深刻感受,就很难对如何抓好教学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就很难把握住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权,从严治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为此,校长只有深入课堂,熟悉教学工作,才能了解教学实际,才能探索出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一、校长“沉下去”,钻研业务

校长不能只在行政上做一个管理者,首先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教师,要求自己是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如今,专家学者型的教师已不再是少数,但他们之中有个别人一旦成为校长后,往往安于现状、自以为是,或整天忙于行政管理,而不再把自己当作教师,进一步钻研业务。长此以往,校长便疏于业务,很可能会掉队落伍。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或优秀的校长,应在扮好校长角色的同时,还要以普通教师的姿态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与集体备课。参与集体备课实现与文本及教师的交流互动,从而熟悉教材,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意图,再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领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预设教案上的指导,帮助教师提高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只有校长不断钻研业务,才能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做好引领工作,才能在教师中树立威信。

二、校长“沉下去”,不断充电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很多原来在学校读书时所学的东西已经过时了、陈旧了,新的知识不断地大量涌现。加强学习是对所有教师的要求,而校长更应该如此。校长是师德规范的示范者,是教改的先行者。因此,校长更应该发奋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时下,校长的工作很忙,事情很多,要解决的矛盾也不少。但不管怎么样,校长必须挤出一定的时间,用于自身学习。校长要给自己订计划,定目标,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通过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不“充电”有可能适应不了校长的工作需要。有些校长在学校里没有威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掌握的知识不如其他人多,业务能力不如其他人强。为此,校长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现代教育理论运用水平,做知识上的权威、教学上的能手、管理上的专家,使自己在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两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三、校长“沉下去”,深入课堂

校长的根在课堂,校长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薄弱环节,汲取成功的教学经验。掌握了真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指导才能一针见血,教学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因此,校长不能远离一线、浮在水面、闭门造车,也不能应付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进行听课、评课。要身临其境,沉到课堂中去,做好示范。校长亲自执教方能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的预设才能科学合理,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才能驾驭自如。更重要的是,校长身在课堂,才能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成为学校课改与实践的领路人。只有校长敢于亲自示范,教师才能信服,指导才会有效。

校长上课,可进入教学前沿阵地,深入到教学最深层之中,亲身实践和体会课程改革,参与教法改革实践和学法指导实践,更好地把握和指导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校长上课,可以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和教学信息,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加强教学改革与管理,进行科学决策,准确及时地提供依据;校长上课,可以起到表率作用,校长亲身执教可带动中层领导担任主课教学,使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能落实到教学中心地位上来;校长上课,可以无形地影响广大教师,校长能上好课,教师更应该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激励着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另外,校长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通过听课了解教师上课情况,即: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体现了课改思想,其间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课改之后,教师在课堂上有哪些变化,其变化如何等,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并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要做适当调整,逐渐完善。

四、校长“沉下去”,参与教研

校长参与教研活动,不仅可以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和影响其他教师,而且能带动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校长除了自身的学习与研究之外,还要与教师一起探讨和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了解教师授课情况,与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探讨课堂教学。在学校里应努力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建立健全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

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行政指挥的核心,学校以教学为主,作为一校之长必须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会导课。还要善于了解教改信息,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指导教师平时教学与教研工作。一要深入听课。这里的“听”包含两个层面的行为:第一个层面指的是听课。听课的重点不仅要放在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与预设的意图,是否做到“以学定教上”;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的状态与效果。第二个层面指的是倾听教师对所听课的评议,收集各种反馈信息,以便自己在评课时做参考。二要指导性评课。对评议要坚持客观性与指导性原则。一方面要肯定优点,另一方面要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交流切磋。一看教师的教,从四个维度来看:即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制、教案设计。二看学生的学,从四个状态来看:即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

校长要带头搞教研,校本教研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为此,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搞得如何,既是检阅教师队伍的关键,也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是否长盛不衰的生命线。校长亲自带头搞教研,就会带动学校整体教风的好转,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引导教师人人参与,主动探究,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与业务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应是重修为的课 下一篇:如何设置让学生“享受”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