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提出今年改革重点

时间:2022-02-23 09:36:26

发改委提出今年改革重点

改革步入深水区,如何推进?国家发改委的答案是“撑杆前行”。

今年是十七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亦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

2008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在这次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就2008年深化国企、生产要素、农村、社会、涉外、现代市场等6个方面的改革做了部署。

其中包括,将择机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等。

2008年六大重点改革

此次会议讨论的《关于深化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提出了今年6大改革重点,每一个都直指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一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会议透露,由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牵头,加快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步伐,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

对于国企改革,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在会上指出,将重点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主要包括3个行业: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研究提出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推动落实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方案,完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开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其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规划、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管理体制。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财政体制为重点,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体制机制。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意见稿》指出,将推进农行股改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制定国家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

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方面,将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

第三,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研究建立垄断利润调节制度,完善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和使用制度;择机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国企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

在社会体制改革中,还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科技、教育和文化体制改革。杜鹰表示,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

此外,今年还将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从制度上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发展方式的尽快转变;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内外平衡、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素市场改革难题

“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从制度上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发展方式的尽快转变。”这是杜鹰在本次会议上反复提及的话题,亦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安排,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优质大型企业上市,壮大主板市场;发展中小板市场,启动创业板市场;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要素市场发展的第二步,就是规范土地市场。出台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的指导性意见,完善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理顺土地价格形成机制。

三是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前提,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在城市落户。

但这3个方面的改革,目前均面临一些现实难题。

上一篇:控物价抑通胀是重中之重 下一篇:一季度宏观经济闪绿灯经济恢复速度好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