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探讨

时间:2022-02-23 02:30:56

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施工安全管理是油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隐患,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是油田建设工程质量、工期以及经济效益达到预期要求的切实保障。因此,本文对油田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危险源识别,剖析了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建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源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2-126-02

油田建设工程作为油气田开采和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周期长、工艺技术复杂等特点,是安全风险较高且现场事故频发的施工项目,因而提高油田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业已成为贯穿于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核心工作,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乃至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识别油田建设工程危险源,据此改进油田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及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物质和能量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便可以转化为事故发生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设备、岗位及位置,是工程建设项目中引发危险、伤害或损害的潜在因素,在未被触发前只有通过分析和识别才能发现这些潜在的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则是在一次性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的全过程中,在辨识上述两类危险源基础上,通过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事故应急管理,消除建设过程中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各因素或者将潜在的危害、伤害及损失控制在建设安全监管机构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检查标准要求范围内,以确保建设任务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2 建设工程项目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

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定》等国家建筑施工相关规定同油田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特点相结合,可将油田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风险概括为起重伤害、管线破坏、地面沉降、土体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爆炸十大方面。据此对油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较大风险源进行分析,并以施工安全管理方法中的“写风险”形式汇总如下。

2.1 机械伤害

工程建设离不开机械设备,机械伤害是指油田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是施工现场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危险之一,且大都由违章操作引起,例如2007年1月某钢管厂工人在对工程项目焊缝质量问题的钢管进行补焊时违反“有转动钢管时禁止作业”的操作规定。

2.2 高处坠落和起重伤害

地下管道的铺设和厂区各化工设备的安置是油田工程建设项目最为常见的施工环节,经常需要用到吊车、起重机或者竖井龙门吊和竖井电动葫芦等天吊设备,而各类型天吊的运用则存在吊装钢丝绳断裂和机械故障的风险,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那么吊装钢丝绳断裂后引发的吊物坠落和机械运行时的突然损坏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机械伤害以及设备和财产受损等事故。例如2007年3月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钻机拆卸作业时,就发生了钢丝绳套从吊卸物吊装耳板上脱出,吊卸物坠落造成1名施工人员被砸当场死亡的事故。

2.3 管线破坏、地面沉降和土体坍塌

油田工程项目建设离不开基坑施工且基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倘若缺失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致使在基坑施工时未能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操作,极易发生因悬臂式围护结构过大产生内倾位移或者内撑或锚杆围护结构失衡而发生较大的向内变形等工程事故,造成井下结构倾斜开裂、基底隆起、管线破坏渗流、坑底突泥突涌,导致周围地面沉降,既给工程项目施工带来阻碍,又严重影响到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不仅如此,油田工程项目在选型、组装与调试和掘进施工的过程中都存在施工风险,例如地质条件错误、选型失误、超宽超高运输都可能引起管线破坏、地面沉降和土体坍塌,是不可忽视的危险源。

2.4 触电、火灾和爆炸

触电、火灾和爆炸都是油田工程建设项目中常见的危险,且一旦发生事故均会产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触电通常是由于在油田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的临时线和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或者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等引起的伤害。例如,2008年6月某油站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私自爬上操作台安装膨胀螺丝时触电身亡。

火灾和爆炸大都是由于汽油、煤油、原油、甲醇、轻烃等石化产品或者天然气、甲烷、煤气等气体燃烧所引起的。例如2008年9月某含油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可燃气体串入管线导致1号回收水罐闪爆,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3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从上述分析可知,油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采取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上述危险源带来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和损害。尽管目前油田公司制定了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且都会针对具体项目采取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为油田安全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有效保障,但仍然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之处。

3.1 施工安全培训效果不佳

虽然在现行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下,油田建设工程各项目部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但培训并未能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这是因为参与油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外部劳务队伍大都是流动的民工,一方面民工极大的流动性致使培训难以完全实现入场1人就教育1人,另一方面民工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入场施工的民工不愿意参加教育学习,培训的签到也是找别人代签,致使安全教育培训对这部分人来说变得有形无实。

3.2 施工安全书面交底不全

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书面交底不充分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油田建设工程既有地面工程又有地下施工,施工工序和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在安全交底时偶有漏交底情况发生且该种情况难以在日常的检查中被察觉,尤其是一小部分人员力图省事,大都采用口头交底而不愿进行书面交底,这些都给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3.3 施工安全现场监督不力

目前许多油田建设工程项目现场监督仍有漏洞。尽管油田建设工程项目均配有专兼职安全员,但由于油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序复杂,安全员通常要兼顾众多工作面,经常要求安全员要对每个工作面进行持续盯守,但小部分安全员尤其是外部劳务队伍中的兼职安全员由于责任心不强,临时脱岗现象时有发生。

3.4 安全事故应急机制不足

油田建设工程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尽管目前绝大多数油田建设工程项目都建立了相应的施工应急预案,但大都是“纸上谈兵”,缺乏实战演练,施工人员能熟知预案内容,但是发生情况却不知如何启动实施应急预案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真正认识到应急演练的重要性,仅仅为了应付检查而胡乱对付,从而导致演练浮皮潦草。

4 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素质

着重加强于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尤其是外部劳务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和特殊工种安全技能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严格落实安全考核制度和资格认证制度,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严禁其在相关岗位工作,保证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到位。

4.2 落实技术交底。确保安全技术交底无遗漏

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交底和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交底可以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首先由总工组织各部门领导,对值班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和劳务队伍队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再由值班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等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使一线技术管理人员、掌子面作业人员了解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严格按交底内容施工。

4.3 排查安全隐患,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

建立安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监理项目部“三位一体”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设立专门的安全负责人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专职安全员必须每日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相关施工班组发整改通知书,并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及时上报并备案记录;监理项目部每日要对施工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在岗情况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查,每周至少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排查记录。

4.4 健全应急机制,积极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施

积极组织预案的演练实施,首先要通过安全教育让施工人员意识到预案演练的重要性,其次要按照周练、月练和季练的形式组织预案演练,并且对参与演练的人员进行考核评分,将成绩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奖惩,以调动施工人员参加预案演练的积极性,防止预案演练流于形式。

上一篇:山东 平度力推四大百亿工程 提速新型工业发展 下一篇:2013海南省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大会暨“科技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