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销瓷装饰艺术的形制研究

时间:2022-02-23 02:31:03

清代外销瓷装饰艺术的形制研究

摘要:中国自唐代开始大量出口瓷器,至康乾盛世时达到顶峰,这些销往国外的瓷器通常叫作“外销瓷”。清代外销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一大特色,它生产于国内,却在海外扬名,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颇具时代色彩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征。本文以清代外销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代外销瓷发展进行概述并对其装饰元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清代外销瓷装饰元素对当代设计艺术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外销瓷;传统文化;装饰艺术;审美价值

1清代时期外销瓷的发展

我国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制造出标准的青釉瓷器,这不仅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精湛高超,更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力。中国瓷器曾闻名天下近2000年,在此期间由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中国外销瓷,无不被世人视为无价之宝。

我国瓷器外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以陆路运输为主。到唐五代时,海上运输航线开通后,我国瓷器从此进入了大量的外销阶段。宋、元朝时,以龙泉窑系青瓷为主,销往东南亚一带为多,而到明代,外销瓷则大量的通过葡萄牙人销往欧洲及日本。其中,青花五彩与斗彩装饰方法相同,釉上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而形成的瓷画装饰艺术逐步发展。清朝是我国海上瓷器贸易的最繁荣时期,青花瓷、五彩瓷和斗彩瓷的烧造技术已达到历史上的顶峰。受西方珐琅器的影响,又发明了珐琅彩瓷、粉彩瓷,单色釉瓷也不断涌现出新品种,后在广州还产生了适应西方品味的广彩瓷。各种装饰手法相互交错,搭配组合更使新品种成倍增加,实可谓色彩缤纷,花样繁盛。清代外销瓷无隗为17世纪中叶以来200年间世界陶瓷艺术界的巅峰之作。

2清代外销瓷的艺术特质

自海上陶瓷之路开辟后,清代瓷器的外销重心由原来的亚非市场开始向新兴的欧洲市场发展。这一时期,外销瓷在器型、纹饰等方面的设计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明清之前,外销瓷广泛作为生活用瓷,提倡它们的实用性。而到了明清之际,器型方面突破了罐、盘、壶、瓶等传统器型,研发烧制出西式生活用品及餐具,如咖啡壶、汤盆、高足杯等。清代外销瓷除了讲求实用功能外更加重视装饰性,引入藤蔓、郁金香、孔雀纹等动植物纹样,同时人物创作上常见西洋人物肖像、圣母耶稣、天使等形象。

中国传统艺术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生动、精巧洗练的艺术品质。在瓷器的设计上往往追求朴素典雅、清新怡然的格调。而西方艺术则崇尚现实主义精神,强调真实性,清代外销瓷的创作技巧上就充分体现了写实的西方绘画手法。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寂园叟著述的《陶雅》一书中曾记载:“画笔均以西洋届算法行之,绘人物面目,其精细者,用写照法,以淡红笔描面部凸凹,恍如传神阿睹者”,充分体现了中西交汇的特质。

3清代外销瓷的装饰元素分析

清代外销瓷作为一种贸易品,它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西方文化带到神秘的东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代外销瓷装饰的题材丰富多彩,既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也叙述着欧洲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心路历程。

3.1色彩元素分析

清代外销瓷器的装饰色彩不同于之前的朝代,它有着华丽的审美特色,讲求多样化和鲜艳程度,这也是清代时期艺术表现的独特之处。

清代初期时,五彩瓷器中以“康熙五彩”最为突出,并发明了黑彩和釉上蓝彩,其中的蓝彩色调,浓艳程度超过青花。这一发明不但使清代五彩比明代单纯的无蓝色釉的五彩更加娇艳动人,而且改变了明代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的局面。“康熙五彩”中的色彩比明代大大增多,尤其是金彩的使用,彩色显得分外晶莹剔透,美轮美奂。而后,五彩瓷色彩发展越加斑斓,除了用红、绿、褐、黄外,还善用蓝、墨及金色,色彩璀璨夺目,分外耀眼。另外,康熙时期的粉彩瓷也举世闻名,它是在古彩(康熙彩或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作出的一种釉上彩。为了追求效果的突出,画工极为细腻,在康熙、雍正、乾隆等朝均有烧制。

3.2图案元素分析

图案纹饰也是鉴定瓷器时代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清代外销瓷的绝大部分是以中国传统纹样装饰的,以传统人物、山水、鸟兽动物、花卉、祥瑞等为主题,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特色和中华文化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人物题材在历代瓷器装饰中都有运用,主要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文人雅士、爱情故事等几类;山水题材在瓷器的装饰中较为常见,多与其他题材组合构成;花卉题材是瓷器中的传统题材,它可以装饰在任何器物上,构成有一定吉祥寓意的纹饰。

随着瓷器外销的发展,装饰图案也越来越西洋化。主要有人物肖像、宗教神话、纹章瓷等方面。人物题材的纹饰非常精细,它们绘制在各式各样的碗、盘、瓶、罐、壶、杯、碟等器皿上,所绘人物肖像有政治家、王室贵族、名人、传教士等。在宗教及神话题材中,描绘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较多。圣经的内容大部分描绘耶稣诞生、洗礼、受难、升天、复活等场景,而古希腊神话中有巴利斯的审判及诸神传说等题材。纹章瓷最早始于16世纪,分为青花和彩瓷两类,一般与其他纹饰如人物、动物、几何、山水景物等共同组成完整的图案纹饰。由于这类瓷器是中国工匠按国外风格样烧制而成的,所以从纹饰风格上可以看出它们既具有中国的传统方法,又充满异域风情,是中西文化熔融的杰作。

4清代外销瓷装饰元素对当代设计艺术的借鉴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在文化交流逐渐加深的过程中,清代外销瓷器不仅体现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也蕴含着深奥的精神文化。

在当代设计艺术方面,我们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传统性,更要反映现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并符合现代精神气息的设计风格。随着现代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进步,清代外销瓷装饰作为一种传统的装饰元素不断地被提炼、创新和再设计,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定义和感受。中国当代的设计更应该将国外具有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创造思维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勇于吸收、敢于继承,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5结语

“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早已被众人所认可,在探求中国文化的同时,清代外销瓷装饰形式赋予了现代审美更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中外交流和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我们对于清代外销瓷装饰元素的传承与保护,绝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掘其装饰特色,了解它们的艺术价值,并结合时代文化背景,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符合我国艺术文化的科学发展观。

上一篇:博物馆文物摄影分析研究 下一篇: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对工艺品造型设计要素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