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

时间:2022-02-22 04:00:58

中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

【摘 要】中小学教育中,体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体质和体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许多制约小学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因素,本文列举了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制约因素;解决对策

实施新课程的相关制度后,体育教学较之以前出现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体育教师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自我教学水平的优化和提高,学生受到体育教学新思路的吸引,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因此,体育课可以充分发挥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使学生的体质得到改善,体能得到提高;同时,体育教育者也应该看到对于体育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制约因素,并要结合这些制约因素思索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一、中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制约因素

1.体育课的课程目标设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目前,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的过于细致和繁琐,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相应的内容,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非常少,因此,造成了学生成为体育任务完成者的局面,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的规划,严格按照老师设置的课程目标进行各项体育活动,使原本生动、灵活的体育课成了一成不变、死板教条的体育课。老师为学生负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这些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新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试图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背负繁重课业任务的局面,而体育课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过于细致和繁琐,无疑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制约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能动性的发挥。

2.课程教学内容过于老套,不符合学生的需求。目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课程内容还是以田径运动为主,上体育课就是练习跑步、跳远、跳高和各项球类运动,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兴趣,因此体育课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投入其中。现代教育应该以实用性为原则,学生不会一辈子呆在学校中,学生通过体育课希望收获的是一些健身和娱乐并重的体育运动,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行锻炼身体和娱乐身心。因此,现代流行的健身项目可以充分在体育课中运用,比如健美操、街舞、轮滑等,学生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能起到体育锻炼的作用。

3.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合理。体育课程的课堂评价与其他科目一样,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轻过程重结果;对于体育课而言,在评价体系中还有另一种弊端,就是以考察学生的体育技能为主,而并没有对体育精神等意识思想层面的因素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主体是老师,学生并没有发言权;这种评价体系缺乏公正公平性,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一种需要改革的评价机制。

4.体育教学资源的缺乏。体育教学需要体育器材、体育活动场地和专业素质好的体育教师。而许多中小学由于教学经费的不足,在体育器材费用支出方面被克扣了许多而用于其他项目的引进,致使学生们在上体育课时没有合适的体育教材进行辅助锻炼;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对于塑胶操场、篮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都搁置起来,学生上体育课利用的体育活动场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许多中小学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随便找其他学科的老师代上体育课,由于这些老师都不具备专业的体育素质,因此,教学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二、中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解决对策

1.设置合理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既应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也应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将体育精神、竞争与合作的思想意识贯穿于教学目标当中,使学生的体能和思想共同得到发展和提高。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体育老师应该了解学生们的体育素质的差别,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有效地锻炼身体;同时,不要把课程内容安排得太满,要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课上设置学生乐学、生活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比如健美操、街舞、轮滑等,还可以设置各种体育游戏。

3.改革并完善评价机制。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老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同时,要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纳入评价体系,而不只看重结果;另一方面,课程评价除了体现体育技能要素外,还要体现学生的体育精神、竞争和合作的精神,将这些意识因素纳入评价之中,对体育精神可嘉的学生进行奖励;评价中,还应该体现学生的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

4.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对于办学经费紧张的学校,应该寻求不同形式的经费支持,将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设备以及体育场地配置完全,保证硬件资源的到位;另一方面,要引进体育专业的师资,使体育课有专门的体育老师教学,从而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分析了中小学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制约因素和解决对策,希望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一定的启发,使他们认清当前体育教学的局限,从而促使他们思索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应该既提高学生们的体能素质,同时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发挥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军生.营造快乐体育氛围,让学生终身受益[J].考试周刊,2011(41).

[2]高春良.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1(58).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点滴谈 下一篇:浅谈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