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与隔离: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困境分析

时间:2022-02-22 12:04:37

边缘与隔离: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困境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了当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享受不到许多城市居民可以享受的福利待遇。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处于一种边缘化、隔离化的状态。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困境

近年来,“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城市蓝皮书》(2013)中却提到,当前中国城镇中农业转移人口处于快速稳定增长阶段,总量约2.4亿人,占城镇人口的1/3左右。但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为城市建设和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化、隔离化的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他们在城市中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

一、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困境分析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从宏观方面上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一方面,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流动人口在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同时,却无法享受到城市户籍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及社会保障待遇。农村流动人口虽然在城市工作生活,但是他们拥有的是农村户口。这种户口就像标签一样贴在他们身上,造成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质疑。依附在农村户口上的福利待遇,例如新农合、新农保,虽然能够在他们的生活保障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保障水平较低。同时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政策与条件的差异,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出现转移接续困难以及异地不能及时报销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对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生产生活的保障,更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二)农村流动人口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由于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均、农村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度不高等因素,使得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和职业技能相对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为8794万人,只占总数的32.7%。大部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会在与体力相关的领域工作,比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这些职业相对来说,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工资较低。另外,由于大部分农村流动人口缺乏自我权益保护的意识和知识,很多人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付出了劳动力却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劳动超时、同工不同酬以及拖欠工资的情况十分普遍。据国家统计,农村流动人口周从业时间超法定44小时的占84.7%,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占58.7%,被拖欠工资的占0.8%。与此同时,农村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也十分低下。这些都造成了农村流动人口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城市融入的能力较低。

(三)农村流动人口居住环境较差。首先就其居住地来看,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地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城中村、单位宿舍和亲戚朋友家。其中选择城中村居住的现象更为普遍。然而城中村相对于普通社区来说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的。从住房质量上看,城中村的房屋大多十分破旧,楼层也相对低矮,这些与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从周边的卫生环境上看,城中村的卫生环境不良,也有很多脏乱差的现象出现,与城市的干净整洁形成鲜明对比;从基础设施上讲,城中村与城市其他设施相比而言,健身器材、医务室和小区娱乐室等设施缺乏;从管理设施上说,城中村的管理不够完善,容易发生偷窃等违法行为。这种居住条件的差距,造成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其次在居住方式方面,在城市拥有住房的农村流动人口非常少,绝大多数人的居住方式主要是租住、单位包住或借住。不稳定的居住方式很容易使得他们的城市归属感较弱,影响其市民化进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一般来说,低层次需求的实现才能使人们有追求高层次需求的动力。对于农村流动人口来说,衣食住行属于他们的生理需求,只有把住房问题解决,才能让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增强,从心理上产生城市融入的需求。

(四)农村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度低。身份认同度是量化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一项十分重要指标。农村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度不仅表现在其自身的身份认同程度,也表现在城市居民对于农村流动人口市民身份的接纳程度。户籍在农村却生活在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农村流动人口选择前者,也有一部分人认定不清自己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造成他们对自身身份认同度较低的原因,除了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之外,还有他们的城市生活参与度低。在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中,以血缘关系为主导的支持系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工作的农村流动人口大多依托亲戚老乡,同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样使得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流很匮乏。另外他们的工作强度较高,生活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少。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是用于和亲朋好友聊天、玩牌等活动上。同时他们在心理方面自信心不强,使得他们对于城市公共的基础设施的关注度和使用率较低。再者农村传统习俗和文化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影响很深,即使是在城市之中,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与城市居民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与城市居民的不同之处都使得其对自身市民身份认同度低。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接纳度也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村流动人口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素质相对较低使得这一群体的犯罪率较高;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同农村流动人口接触不深,双方处于一种隐性隔离状态。

(五)农村流动人口政治参与度低。农村流动人口作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政治参与度却十分不足。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种困境,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农村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场域不稳定。农村流动人口的户籍所在地是农村,按理来说,应当参与农村选举等民主活动。但是他们工作生活在城市,由于地域问题很多人在农村的政治参与程度较低。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参与政治的场域包括所在单位及社区。但由于合同签订率低造成其在单位的政治参与度相对较低。而且,农村流动人口相对“特殊”的身份使得其所在的城市社区不仅会以“弱势群体”的名义给他们贴上标签,而且会因为他们的户籍身份对其进行排斥,拒绝农村流动人口参与到社区政治活动当中去。其次,农村流动人口社会组织基础相对薄弱。农村流动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使得他们在建立和参与社会组织的比率不高。他们较为分散,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也就无法形成强大团体的力量,表达政治诉求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 小结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许多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当中去。这个群体跟城市居民相比,其经济、教育、居住、政治等权利相对较为缺失,身份认同度低,使得农村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中阻碍重重。国家在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重视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主体需求,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应对各种社会力量在破解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出现的困境方面做出的贡献予以重视,从而更深层次地完善其市民化机制。(作者单位:温州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蓝皮书[M],北京.2013

[2]王俊恒.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江淮论坛,2012.6

[3]蒋新红.论新市民城市融入中的社会工作介入[J].湖南社会科学,2014.3

[4]邓佳斌.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与反思[J].理论导刊,2014.6.

[5]王守智.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重构―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场域分析[J].济南:济南大学学报,2014.

[6]常永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测度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6.

上一篇:Morse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在神经内科患者安... 下一篇:医院绩效工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