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干预中提升就业软实力

时间:2022-02-22 02:39:46

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干预中提升就业软实力

摘 要: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应聘“低端”工作的高才低就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偏差与干预的问题,实现从“高才低就”向“高才基起”的就业思想转变,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

关键词:高才低就;心理偏差;高才基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53-03

自2011年以来,各大媒体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大学生应聘“低端”工作的高才低就现象进行了讨论,是属于人才高消费或社会资源浪费,还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领域各人群对就业所应做出的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所以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就生活语言中“高才低就”的观念与认识做进一步的探讨、辨析与思考,并提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就业实际的建议,以期对大学生个人就业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所裨益。为了更深入和深刻地探索问题,本文在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与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提升中寻找比较切合社会实际需求最佳结合点,以求在较小的点上有所突破,并对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实际有所裨益。

一、高才低就之辨析

现实中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所谈高才低就中的“高才”,具有强烈的相对性,是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或个体而言的,尤其是同龄群体;且主要针对所受教育水平或层次而言。比如相对于高职生,我们更多地认为普通本科属于高才;相对于地方普通高校学生,我们更多地认为重点或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属于高才;相对于本科生,我们更多的认为硕士、博士学历者属于高才。可以说,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着线性思维的狭隘性认识,即将所有人才都放在同一个标准下衡量。这是不正确的。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就业状况。客观而准确地说,高职类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并不存在绝对水平上的差距,而是存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大专生也断然不是本科层次的降低或者压缩;学士、硕士、博士教育之间亦存在人才未来定位上的不同。可以说,每一种人才都是根据社会多维需求的培养,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求,不存在单一维度上的高低贵贱之分。

而所谈高才低就中的“低就”,是指相对于以往同等教育水平大学生所能谋求到的岗位而言,现在只能“就得”较低岗位,即工作条件、收入待遇、社会保障等未达到以前就业岗位的水平,或者说是在某些方面低于大学生的原有期望水平。生活中对所谈高才低就中“低就”的认识和观念,既反映着就业大学生对社会岗位进行人为化高低贵贱之分的视域,希望通过学业之优兑换优厚待遇岗位的想法;也折射着大学生就业认知中“等、靠、要”等消极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既源于大学生对社会就业现实的无视或偏视,也透露着他们对自我人生价值、兴趣志向、个性特征等自我属性的不清晰认知。

社会生活中所谈的“高才”,更多针对其以往的学业水平而言,即往往由所受教育层次、学校名望、考核成绩、证书获奖等而定论。无论赞同高才低就的观点,还是认为高才低就属于社会资源浪费,其前提假设都是建立在把人才已经进行定位的基础之上,即认为学校培养系统中的“学才”理应成为社会实践中的“实才”。甚至已经直接在二者之间画了等号。而问题就出在“学才”与“实才”的不完全对应上。教育的本旨在于培养塑造社会需要,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才,我们完全承认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推进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可是,我们必须看到,而且也已经从现实中看到,高水平的“学习考评之才”和高水平的“社会实践之才”并非完全对等、完全一致。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教育经济学中的筛选理论也有不同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证。因此,完全以“学习考评之才”的水准衡量就业岗位层次的高低,本身就存在着偏差。在此暂且不论就业中挑肥拣瘦观念的是与非,人为划分职业贵贱的对与错,也无意对当前的教育发表什么看法。对于“学业高才”是否属于高才,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和“实践高才”画等号,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即实践,社会实践是检验是否高才的唯一标准。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有大学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前的大学生之所以成为精英,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的大学生客观上属于稀缺资源的历史状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在社会上的整体保有量已度过极度短缺的时期,并随着培养规模的扩大而逐渐丰裕。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人才卖方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得这些人们原有观念中的“学业高才”进入寻常行业、百姓岗位。再者,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飞跃发展和巨大进步也对不同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发展的机遇,所以对大学生之“才”究竟应“就”何等之“业”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具体的眼光和实践的眼光进行审视,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

二、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偏差与问题

1.恃才自居怀才不遇的“坐等伯乐”心理

与西方发达国家较大比例的大学生使用助学贷款相比,国内大学生更多地依靠家长积蓄完成学业。同时在校期间利用学习间隙及假期进行社会实践的相对又少,诸多大学生缺少丰富的社会经历与体验,对社会认识不够,自我的学生角色意识比较浓。因此形成了他们主体意识性弱的心理特性。待就业选择时,往往容易保持原有生活中的心理惯性,从而表现出择业主动性差,等机会,靠家长,要条件的情况比较严重。在已有心理惯性的作用下,他们往往不能动态、发展地审视社会就业现实,容易形成机械和静态的思维模式,依旧使用原有学生角色和心理进行判断与思考,从而形成恃才自居的态度,怀才不遇的苦恼,以及困惑迷茫、焦虑压抑等情绪充斥的消极性惰化的依赖心理。

2.巨大就业压力下的“极端性盲从”心理

大学生群体所处年龄阶段正是自我人格的逐渐成熟与完善时期,同时他们的社会经验阅历较少,相对封闭,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对自我认识不够清晰,尚不能对自我形成客观、准确、稳定的定位性认知,容易游荡于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才精英和对自我非常不满意的两种极端状态。另一方面,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知也是在就业形势很糟糕和总能在待遇优厚、保障性好的单位觅得一席之地两种状态之间彷徨,而究竟就业是处于哪一状态,往往是由偶然性所确定。可以说,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茫然心态,这既与大学生择业时从一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的自卑感、就业压力下的焦虑感等有关,也是当今大学生自我就业期望值较高、盲目攀比心态的直观反映,深层原因则是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不清晰所致。

3.牢抱专业苛求对口的“狭隘性择业”心理

在就业选择问题上,当前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都把“个人发展”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而“专业”往往被视为未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就业时能否做到专业与岗位的“对口”,成了大学生就业时非常关心的因素。然而,受大学生认为大学教育就是专业训练错误认识的影响,往往形成对就业时“专业对口”的偏差性的狭隘认识,不能对大学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给予正确认识。当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前高校专业设置比较狭窄、社会实习实践行业局限性强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就业时往往容易形成狭隘的专业观,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行业限制过于片面和绝对,视野比较狭窄,思维局限性强,信息获取能力差,容易静态而偏狭地“珍爱专业”,过多地看到了专业给予其自身的单一工具,而忽视对高等教育基础功能的开发,从而使得专业(准确地说是对专业的认识)成为个人发展的包袱和障碍。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保贞”心理

在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属于在校时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宁肯闲待于家中等待机遇,或者全力备考研究生、公务员及出国深造,也不愿意到一般的岗位上就业。可以说,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岗位,只是不满意于工作状况而不去就业。他们往往具有较好的家庭经济背景与社会关系,家庭一般能为他们提供待业的保障条件。就其原因而言,他们大都抱有“宁缺毋滥”的就业心理,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过于关注和赋予过重的意义。他们愿意为谋得满意工作而提升自我,或者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优势以使得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客观地说,他们通过继续接受教育以提升自我教育层次,或多次备战某些就业岗位的做法,不仅仅是对个人就业的推迟,也使得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更加白热化。

5.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守城”心理

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他们宁肯在大城市里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做着与自身所学专长或个人志趣毫无相关的事情,也不能到乡村或不发达地区就职于需要且适合自我的岗位,他们被称为“守城一族或漂泊一族”。在这个群体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尤其是家庭贫困者占相当的比例。他们往往承载着家庭的重大期望,承载着家人亲朋“出人头地”的期望,承载着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重担,“衣锦还乡”往往是他们就业心理的典型反映。而且他们自己希冀通过就业改变自我命运的动机也比较强烈。因此在择业观念上比较传统和保守,择业心理的虚荣性强,欠缺实际的考虑。当然这既是我国个人成就社会取向性传统文化在个人身上的反映,也与我国当前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乡村就业保障性制度措施不够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则是暴露了大学生就业中只重眼前不能看的更为长远,功利性强,欠缺吃苦精神、开拓性差的心理特点,以及广义性创业思想和精神的不足。

以上诸多就业心理问题从微观层面上讲是大学生对自我和社会就业形势认知不够清晰、判断不够准确所致;从宏观层面上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初期的特有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作用下而更加凸显。必须明确,只有从更高层面对现实问题以发展的认识,才能跨越社会历史发展中固有的羁绊,以推动自我和社会的飞跃前进。

三、高才基起之倡议

从自我的层面上讲,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独特的自我,都可以寻找社会对自我需要的支点,在实践中发展成为自我的高才。大学教育是基本素质的教育,潜在能力的挖掘与培养,是为大学生将来奠定基础的教育。大学教育可以比作是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一块块木板,而社会需要的是你究竟能盛多少水的水桶。所以即使凭借某一长项的“学业高才”就得满意高位,其发展也要看他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而且我们必须看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中依旧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精英教育传统,大学生实践经验的欠缺、实践能力的不足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状况经由金融危机的放大而更为凸显,这一课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补偿。

认清社会就业形势,理性调整就业观念和定位。当前国内劳动力市场正处于市场供给和需求总体不平衡时期,形成了四股人才流的交汇与叠加情景,即农业机械化大发展所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批量转移;高等教育大发展所形成的大学毕业生;社会发展大调整所形成的下岗培训后再就业人员;以及国家整体实力增强所吸引的国外留学人员。而全球宏观经济背景却是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所形成的经济低迷,其直接影响就是用人岗位的缩减和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升与转型。因此,大学生必须清醒而理智地认识到,20世纪末精英教育下的那种仅仅凭借一纸文凭就可以享受一个好的平台,优厚的待遇,大学生卖方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与众多大学生不能迅速就业而漂泊于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状况相对应的是,广大农村、基层或有待发展地区渴求着大学生力量的充实,这是我国整体发展不平衡在人力资源上的长期积累和反映。这种人力资源滞涨矛盾的根本解决,即为毕业大学生到需要他们的广大基层进行建功立业。因为那里不但为其提供了丰富社会认知、积淀社会经验的最佳场地,同时也为他们学有所用的发展提供广阔、坚实的平台。毕业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大发展时代特征的映照,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性大趋势,是由我国的整体国情、发展现状和高等教育状况所决定的。

因此,大学生应该清晰地认知自我,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寻找社会需要和自我发展的最佳结合地带,进行符合实际的发展定位。发展,存在于实践之中;存在于发展之中;存在于社会需求之中;存在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统一之中。毕业大学生应在满足社会实践需求的现实锻炼中成长,同时为自我的长远发展积蓄后续资源与动力。

上一篇:200例老年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五项异常结果汇总分... 下一篇:对如何提高医学生活体器官捐献意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