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勃艮第

时间:2022-02-21 07:12:02

勃艮第,是葡萄酒友的精神故乡。关于她,有太多美丽浪漫的传说,而从这里独有的一瓶酒、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身上,我们能更细致地感受到葡萄酒文化的精髓所在。

品尝法国葡萄酒,最关键的一个词汇就是“Terroir”,即风土条件,而最能体现Terroir的,非勃艮第(Bourgogne)莫属。我今年4月在当地拜访了多家酒庄,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酒农及庄主们对土地与历史的极端尊重。跟波尔多的商业气氛大相径庭的是,这里更加“农民”,传统、质朴、虔诚、内敛;这里的酒也更具个性,更加复杂,更加迷人,所以,许多酒友说,葡萄酒喝到最后,都只能回归勃艮第。

勃艮第

勃艮第酿造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当然,大家必须知道的一点,就是在葡萄酒方面,历史仅仅是历史而已,跟现在葡萄酒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关系,比法国更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如希腊、埃及乃至最早的格鲁吉亚,葡萄酒的质量都是差强人意的。

真正奠定勃艮第葡萄酒根基的是中世纪西都教会的修士们,这些苦行者从11世纪开始就在勃艮第扎根,他们相信只有极好的土壤才能出产极好的葡萄酒,因此,为了寻找合适的葡萄种植园,他们经常用舌头去品尝泥土与碎石,并通过与大自然的直接交流,寻觅天国之路。正是有这样的宗教狂热与虔诚,他们的平均寿命不到28岁,却培养出最好的葡萄品种,而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也成了这个世界的极致。实际上,到了15世纪后,全欧洲都公认,最好的葡萄酒只能来自西都教会的修道院。

我休歇的酒店,也是中世纪的修道院改造的,外观还是维持原有的样子,只是里面添加十几间客房而已。在群山之间,四周都是参天的古树,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与永恒,以及个人的渺小与短暂,而生命只有融入自然之中才能获得意义,这就是勃艮第的精神:当有幸在合适的土地种植合适的葡萄时,他们会尽量减少人工的干预,顺应其天性,以葡萄酒的方式,将大自然的恩赐充分地展示给品尝者。

正是由于在葡萄与土地面前保持谦逊,他们所酿出来的葡萄酒才能保持原有的地区特性,故此,有经验的品酒师在盲品中,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酒品具体来自哪个村落,甚至哪块葡萄田。这在勃艮第是常态,而在其他产区却只有极少数可以做到。

勃艮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许多葡萄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分属不同的园主所有,有的园主小到只拥有几行葡萄树,原因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原属教会的葡萄园全被政府没收,并分配给了当地的酒农。根据拿破仑的法律,地产的继承权由儿女均分,这样原来已经被均分给酒农的葡萄田又被下一代人再均分一次,于是几代人之后,葡萄田的所有权就越分越小,出现了一个到处可见的单词“Clos”,其原意是围墙,实际上指的是一小块一小块被围墙圈起来的小葡萄园。而每一个园主的经济条件与个性喜好各不相同,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当然也就风格不一了,这也是勃艮第葡萄酒婀娜多姿、气象万千的一个重要原因。

徜徉于勃艮第的田园风光里,丘陵与坡地为主的地形,盎然绿意中点缀着古旧的农舍,有恍如隔世之感,这里的美酒美食实在有太多的传奇与经典,可以说是葡萄酒爱好者的天堂,而读者不可不知道的,是一瓶酒,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

一瓶酒

如果问一位资深的葡萄酒爱好者:世界上最珍贵、最令人向往的葡萄酒是哪款?相信99%的回答是:罗曼尼・康帝(La Romanee-Conti)。

帕克说:这是百万富翁的藏品,亿万富翁的饮品。这瓶酒,足以让整个波尔多的名庄都俯首致敬,是真正的王者中的王者!

这是在吹毛求疵的极端苛求下,酿造出来的极品。其每年的产量约为6000瓶,最低的年份是1945年,产量只有600瓶,而为了保证质量,在1946-1951年的6年间,竟然停止出品。相比之下,波尔多五大名庄之首拉菲庄正牌酒的年产量为30多万瓶,是其50倍以上。虽然同样采用的是高密度种植、低产量的方式,罗曼尼・康帝酒园每公顷种1万株葡萄,而产量只有2500升,折算起来就是每3株葡萄才出产1瓶750毫升(标准)的葡萄酒。

罗曼尼・康帝酒园只有1.805公顷,位于勃艮第的夜丘(Cote de Nuits)产区的沃恩・罗曼尼村(Vosne Romanee)。这个小村原名是沃恩,为了提高知名度,后来将罗曼尼也并列作为村名。

酒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的圣维旺・德・维吉(Saint Vivant de Vergy)修道院,真正的佳酿当然也是源于西都会的修士。在公元12世纪,该修道院以接受捐献或购买的方式,将包括罗曼尼在内的许多葡萄园纳入囊中,并逐渐建立起让世人敬服的声誉,而其中罗曼尼酒园的价格已经是其他顶级酒园的6-7倍。

罗曼尼・康帝酒园名字的来历更是一段传奇。1760年,拥有酒园的克伦堡家族衰落,被迫出售名下的财产,包括当时也被公认为勃艮第第一的罗曼尼酒园,竞标的是当时法王跟前炙手可热的两位人物:路易十五国王的堂弟、波旁王朝的亲王路易・弗朗索瓦・波旁(Louis Francois de Bourbon),也称康帝亲王(Prince de Conti),以及法王最宠爱的情妇,全巴黎最红的交际花庞巴杜夫人(Mme de Pompadour)。双方互不相让,而朝野也迅速分成两派,摇旗呐喊,火上添油,两人势成骑虎,不惜反目成仇,最后亲王以高于其他顶级酒园10倍以上的价格投得,并随即将其名字改为罗曼尼・康帝酒园,一直延续至今。

庞巴杜夫人视之为奇耻大辱,终身不再饮用勃艮第的葡萄酒。

法国大革命后,该酒园也不能幸免地被充公,之后几经转手,现在由迪沃・布洛谢家族(Duvault Blochet,1869年入主)与乐花家族(Leroy,1942年入主)共同所有。

罗曼尼・康帝酒园于1936年9月11日被法国官方定为列级庄(Grand Cru),其葡萄酒采用100%的黑比诺(Pinot Noir)酿造,并力求将其优点发挥到极致,相关的描述与赞誉之词,古往今来比比皆是,最有代表性的,我引用两则。

酒园总管奥贝・维兰(Aubert de Villaine):“带有即将凋零之玫瑰花的幽香,令人忘却时间的概念,是上帝返回天堂时的人间遗珠”。

出品世界上最昂贵甜酒的伊甘庄(Chateau d' Yquem)的老庄主亚历山大伯爵说:“在我家里,只能轻声而富有敬意地谈论罗曼尼・康帝这款梦幻之酒。”

一个女人

说到罗曼尼・康帝,资深的葡萄酒爱好者自然就会想到一个女人:有“铁娘子”称号的拉鲁女士(Lalou Bize-Leroy)。

亨利・乐花(Henri Leroy)在1924年购进康帝园50%的股份,1954年将产权转给两个女儿Pauline(保琳)和Marcelle(马莎),后者即大名鼎鼎的拉鲁女士。此女次年即掌管罗曼尼・康帝酒园,性格强悍,极难相处,终生不育,以葡萄为儿女,广为流传的评价是: “人性中应该有的优点,她全没有;人性中不应该有的缺点,她几乎全有。”

而她在酿酒上对于品质不计成本的极端追求,以及在经营方面的独断专行,使其他股东难以容忍,终于,她的亲姐姐联合另一位股东布洛谢家族将她驱逐出管理层,这也是酒届饭后的谈资:康帝园。

受此刺激,拉鲁女士处处以康帝为对手,她所酿造的以乐花(Leroy)为品牌的系列葡萄酒更变本加厉地追求完美,坚持采用饱受争议的自然动力种植法(Biodynamic),请看她的描述:“葡萄生长的季节,我就彻夜睡在葡萄园里,倾听她们生长的节奏,和她们交流。我不会对葡萄树进行剪枝的,剪枝就仿佛砍掉人的手脚一样,她们会疼。月亮和12星座是我的导师,月亮经过特定的星座,葡萄园就要开始特定的工作。”

拉鲁现在已经年届古稀,体质也每况愈下,然而还是坚持亲自下地,坚持亲自指导酿酒。去年她曾病倒入院,由于她的作品可能因此成为绝响,竟引发一阵抢购潮,直到后来她平安出院才告平静。

我曾在博客中,描述过2004年份的一款乐花红酒,抄录如下:Leroy的第一感的气味,我的品酒笔记里写的是“动物粪便”,乍听用词不雅,实际上粪便不一定是臭的,或者难闻的。小时候,春天农民翻土施肥,经常会用猪屎,站在田野上,一阵风吹来,那份气息非常特别,而Leroy给我的第一感,就是这种气息,不是很浓郁,可是清晰而持久,让我感觉时光也依稀倒流了30几年;跟着逐步呈现的是熟透的黑樱桃、泥土、荔枝、玫瑰花、烤焦糖、肉桂和甘草的香气,刚入口有点辛辣,单宁也有点粗糙,中等酸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延,在一个小时之后,成熟的果味渐渐打开,酒体也饱满起来,平衡感相当出色,而贯穿始终的,是施了肥的田野的味道,回味也很讨好。

《法国葡萄酒评论》的编辑迈克・比丹写道:“拉鲁为我们解释了葡萄酒在‘很好’与‘伟大’之间这个狭小的区别。”而拉鲁酿造的葡萄酒更是“无与伦比的勃艮第葡萄酒,勃艮第葡萄酒技术的典范”。葡萄酒评论家扎克斯・普萨说:“我们好比置身于由葡萄及其语言构成的卢浮宫里。”

在国内,知道拉鲁的人不多,更没有人炒作她的出品,故此,价格尚算合理,如果有机会,建议读者可以收藏品赏。

一个男人

《神之水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也最有影响力的关于葡萄酒的漫画,现在还在连载中,但是已经被改编成电视剧了。在漫画中获得美誉的葡萄酒,市场上价格飙升,比如勒庞庄2003年份,原来也就是200多港元的红酒,电视剧播出后,价格马上翻了近3倍。这两年亚洲市场举足轻重,在许多酒展上,只要上榜的酒庄,都会向买家展示相关的漫画。

在漫画的第一集就有这样的故事:侍酒师紫野原雅不小心打烂了一瓶酒,集团董事长大为震怒,不仅立马要她收拾包袱走人,而且餐厅经理也负管理不周之责,一并辞退。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那是一瓶勃艮第酒神的作品。

亨利・贾伊(Henri Jayer)是勃艮第首屈一指的酿酒大师,被尊称为“葡萄种植之父”、“勃艮第酒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亨利的父亲在一战时就开始经营葡萄园,他在葡萄园中长大,终生也没有离开过。从第戎大学酿酒系毕业后不久,他于1945年与诺洛・卡缪兹(Noirot Camuzet) 家族签订土地租用合同,负责包括罗曼尼村在内的几个葡萄园的管理和酿酒,条件是葡萄园一半产量的酒以他的名字命名,一直延续到1987年。这期间,他所实践的技术革新几乎逐渐成为世界上所有种植及酿造黑比诺的酒庄的学习榜样,包括低温压榨和低温浸皮,让果实中更多的色素和香味进入酒中,从而使风味更加浓郁丰富。

亨利还相信,种植是葡萄酒品质的关键,他坚持亲自前往葡萄园监控葡萄的生产状况。在勃艮第,我见过的许多庄主事事亲力亲为,包括下地干农活,手上布满老茧与裂痕,令人衷心感叹:那才真正是劳动人民的双手,而这一切的楷模,就是亨利!

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他的声誉也达到巅峰,所酿造的葡萄酒虽然价格过千美元,依然远远供不应求,并非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神之水滴》开篇就有这样的故事,打破的那瓶酒是1999年的Cros Parantoux,年产只有700瓶,实际上在整个东京竟然找不到第二瓶,难怪董事长要大动肝火了。

亨利在1994年退休,将产业交给侄儿艾曼纽・胡格(Emmanuel Rouget)管理,此后酒园的出品再也没有署他的名字,其出品遂成绝唱。传说1997年,胡格因病不能理事,亨利私下复出帮其酿造当年的葡萄酒,虽然此事一直未经证实,但是,1997年份已经换上Emmanuel Rouget名号的葡萄酒,也是一瓶难求。

2006年,亨利病逝,享年84岁。

上一篇:只有利他 才能利己 下一篇:越南胡志明市老球会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