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体验式培训减压效应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2-21 02:17:13

户外体验式培训减压效应的实证研究

摘 要: 体验式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培训方式被引进和发展,主要包括拓展训练和镭 战等主流形态。国内体验式培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尚 未开展减压效应方面的定量研究。文章以镭战拓训为手段,采用压力测量对比实验,对户外 体验式培训的减压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参与拓训后较拓训前的活 力体征、精神症状和身体症状指标改善效果明显;男性的减压效应要高于女性;职位的高低 对于减压效果也存在着显著性影响。本研究将为户外体验式培训开辟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开发心理减压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压力;户外体验式培训;镭战;减压效应;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4-0044-04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of Outdoor Experiential T raining on Decompression

GU Xiaoyan,MENG Minghao,YU Yiwu

(Zhejiang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Zh ejiang China)

Abstract: Experiential training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developed as a new approach of voc ational training which includes Outdoor Experiential Training(OET) and Ray War

etc.Presently domestic researchers mainly concentrated their attentions on educ ation,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etc.but not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study on

decompression.Taking Ray War as the method,this paper conducted comparative s tudy on decompression effect of OET.It was resulted that Ray War could stimulat e people's vitality, and releas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stress significantly ; It have more obvious decompression effect on the male clients than on the fema les; Working position have significant affect on decompression effect of Ray War . The study pointed out a newl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ay, and provided ref 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for decompression products of Ray War.

Key words: pressure; outdoor experiential training; Ray War; decompressi on; empirical study

随着城市环境恶化,社会竞争加剧,城市人群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其身心健康已经 造成了严重损害,并普遍影响到工作质量和产出,增加社会经济运行成本。

户外体验式培训,即Outdoor Experiential Training(OET),它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户 外自然环境中通过参与身体的或精神的活动,来达到发展领导力和团队建设的目的[1 ]。体 验式培训20世纪40年代出现于美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培训方式,国外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 的理论研究[2]。在我国,户外体验式培训叫拓展训练,或外展培训(Outward Bound),主要是以场地项目为主,野外项目为辅[3]。近年来,镭战(Ray War) 逐渐成为国内户 外体验式培训产业的主流形态之一。户外体验式培训1995年走进中国,在中国已经发育了十 余年,但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 护,主要靠引进和模仿,市场美誉度不高等问题[4]。与传统培训以知识的掌握为 目的不同,体验式培训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国内体验式培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5],尚未开展减压效应方面的定量研究。本文以镭战拓训 为研究手段,采用基于心理学和行为学方法的压力测量对比实验,对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减压 效应进行了分析。

基于前人的调查结论,本研究作出如下理论假设,并设计相应研究方案。

假设1: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镭战)的减压效应显著; 假设2: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镭战)的减压效应的性别差异显著;

假设3: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镭战)的减压效应的职位差异显著。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以中青年为主,职业为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这是社会上公认的高压人群(表1)。

1.2 测量工具

目前国内外针对压力的测量指标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行为评价和医学评价指标[6]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当前心理咨询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7]。日本学者E. Morita(2007)采用多情绪量表(Multiple Mood ScaleShort Form,简称MMS -SF量表) 和状态-特质 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简称STAI-S量表),对498名实验对象参加森 林浴活动前后其对人体的心理效应进行了评价。日本学者开发的MMS-SF量表用于人的8种瞬 时情绪反应的评价,而STAI-S用于焦虑状态的测度[8]。

本研究在设计问卷时综合参考了上述三个量表,并结合研究目标重新设计,将这些指标 归并为活力体征、精神症状、身体症状三个方面。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实验对 象参与镭战拓训前后的活力体征、精神症状、身体症状指标(表2、表3、表4注,均为自我 评价指标),采用Linkert5级量度,按症状的轻重分别赋值1-5分;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人 口学特征,包括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职位等。经Alpha可靠性检验,本调查表的克朗 巴哈系数(Cronbach幔┪0.977,信度系数极高。

1.3 实验与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分发时间间隔为24 h,即在实验对象参加镭战拓训前一天及拓训后立刻填写, 上午11:00,以用于平时工作状态下与参加拓训后压力反应的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对研究对象体验前后的减压效应运 用方差分析,体验效果的性别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职位差异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等检验其显著性。

2 镭战拓训的减压效应分析

2.1 活力体征差异分析

活力体征包括表2中的十项指标。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体验前的各项指标除了“头很重 ”高于体验后得出的数据,只有“头很重”这一项是体验后大于体验前,可以理解为经过一 场训练,体能消耗较大,有头重的现象是正常的。“白天很疲乏”这一项指标改善效果最明 显,由均值1.97降低为均值0.69。这说明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由于工 作 压力大,又缺乏运动,身体反而感觉疲惫,在大自然中的运动可以使他们放松心情,释放活 力。“打哈欠”指标也有明显效果。打哈欠是因为当人犯困时,血液循环较慢,血液中氧的 浓度较低,大脑表现出轻度缺氧。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跑动可以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 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是静坐时的8~12倍[9]。本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一研究成果。

注:A1代表“头很重”,A2代表“全身又懒又乏”,A3代表“腿脚发软”,A4代表“打哈欠 ”,A5代表“头脑模糊不清楚”,A6代表“犯困”,A7代表“白天很疲乏”,A8代表“动作 不利落,笨手笨脚”,A9代表“脚下无力”,A10代表“很想躺下”。

2.2 精神症状差异分析

数据显示,体验后的各项指标均值都小于体验前,说明体验式培训在改善人由压力引起 的精神症状是有作用的。其中“失去耐心”指标改善效果最显著,在体验前的均值为1.75 , 体验后的均值为0.55,均值降低了1.2,说明体验式培训后,改善了被调查者的情绪急躁 症 状。其次是“对实物渐渐失去热情”一项,在体验前的均值为1.63,体验后的均值为0.52 , 均值降低1.11,说明体验式培训可以排解压力所带来的消极情绪,调动人的积极性。“工 作 效率低”一项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体验前均值为1.53,体验后的均值为0.55,均值降低0 .9 8,说明在体验式培训后,工作压力有所缓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结果印证了Westman 和Eden 对以色列国防部军官学校学生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研究发现,在他们的研究中, 二者呈负线性相关,过高的工作压力会降低绩效[10]。

注:B1代表“思想不能集中”,B2代表“讨厌说话”,B3代表“焦虑紧张”,B4代表“做的 错事儿变的的多起来”,B5代表“精神涣散”,B6代表“对事物渐渐失去热情”,B7代表“ 对刚刚做的事情想不起来”,B8代表“对事物放不下心,挂心”,B9代表“做事没有规律, 没有条理”,B10代表“失去耐心”,B11代表“抑郁”,B12代表“反应迟钝”,B13代表“ 工作效率低”,B14代表“情绪低落”。

2.3 身体症状差异分析

身体症状的指标见表4,共13项指标。数据显示,所有身体症状均值在体验式培训之后 有所降低,说明体验式培训可以改善被调查者因压力而引起的身体症状。尤为明显的是“感 到疲劳”一项。在体验前,这一项的均值是最高的,说明在压力影响下,身体有疲劳感的现 象普遍且严重,在体验之后,这一项的均值虽高居第二,仅次于“口干”一项,但较之前有 很大改善,说明在体验式培训之后,会有短暂的因体能消耗而引起的疲劳,但较长远来看, 可以有效的缓解压力所导致的身心疲惫。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后,心理疲惫感在运动之后 的30 min会有显著下降,但下降只有在60 min后才具有显著意义[11]。“觉得身上 不舒服”一项较之前也有很大差异,体验前的均值为1.53,体验后的均值为0.59,均值降 低了0.94,说明因工作关系,久坐少运动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拓训之后身体感觉比之 前更舒服。

注:C1代表“ 头很痛”,C2代表“肩膀酸痛”,C3代表“腰痛”,C4代表“呼吸困难”,C5代表“口干” ,C6代表“声音嘶哑”,C7“感到头晕”,C8代表“眼皮和肌肉紧张”,C9代表“手脚颤抖 ”,C10代表“觉得身上不舒服”,C11代表“感到疲劳”,C12代表“气闷”,C13代表“眼 睛酸涩”。

2.4 体验效果的性别差异

2.4.1 活力体征的性别差异

据表5可以看出,在体验前男性因压力而引起的活力体征比女性要严重,即男性身体活 力比女性差,特别是“全身又懒又乏”、“犯困”以及“白天很疲乏”这三项,平均值在2 以上。在女性方面较严重的是“白天很疲乏”和“很想躺下”这两项。在体验完成后,男性 的均值下降幅度比女性大,这说明体验式培训对男性的效果更为明显。尤其是“头脑模糊, 不清楚”一项,由之前的均值1.75降低至0.47,说明通过体验式培训可以使被调查者头脑 清 醒,思路明确。在女性方面,“头很重”这项出现活力体征加重现象,女性的体力低于男性 ,在大量体能消耗之后,可能会出现头重脚轻的感觉。

2.4.2 精神症状的性别差异

表6显示,男性因压力引起的精神症状明显比女性严重。“失去耐心”是男性体验前最严 重的一项,均值为2.07,女性则为“讨厌说”一项得分最高,均值为0.81,证明女性在体 验 前的精神症状明显优于男性。在体验后男性降幅程度最明显的为“失去耐心”一项,从均值 2.07降至0.56,差值为1.51;女性降幅程度最为明显的是“情绪低落”一项,从均值0. 56降 至0.28,差值为0.28。女性并有三项有严重趋势,分别为“精神涣散”,“做事没有规律 , 没有条理”,“工作效率低”。上述数据表明,通过体验式培训,男性的精神症状改善优于 女性,并且效果更加明显。

2.4.3 身体症状的性别差异

从表7可以看出,体验前男性的身体症状比女性差。男性身体症状中“感到疲劳”一项 均值达2.18,而女性的均值为1.50。在体验前的数据中,女性只有一项“口干”的均值高 于 男性,男女分别为1.68和1.9。在体验后,男性身体症状各指标的均值都有所下降,最高 值 为“感到疲劳”一项,均值为1.09,下降了1.09,而女性有三项数据有所增加,分别为“ 腰痛”,“呼吸困难”,“气闷”,并且有4项数据高于男性,分别为“腰痛”,“呼吸困 难” ,“气闷”,“眼睛酸涩”,女性的最高值仍为“口干”一项,均值为1.78,下降了0.2 。 女性均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为“眼睛酸涩”一项,从均值1.28,降至0.67。以上数据表明, 通 过体验式培训,男性的身体症状有很大改善,而女性有些症状得到好转,但有个别症状反而 严重,且好转幅度小。因此,男性在体验式培训之后身体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女性。

2.5 体验效果的职位差异

从表8中可以得出,被调查者的职位在体验前后对活力体征的影响没有显著性。被调查 者的职位在体验前对精神症状指标影响的显著性为0.004(Sig:0.00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研究的3个假设全部被验证是真实的。体验式培训通过调动人的活力因素,缓解不良 的精神情绪,改善人的身体机能来达到减轻人的压力,提高人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体验式培 训之后,男性的活力体征、精神症状以及身体症状的改善效果比女性更显著。职位造成的压 力对精神症状与身体症状的影响较显著。结果显示,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体验前,被调查者 职位对精神症状以及身体症状影响非常显著,说明职业所造成的压力已经严重影响了被调查 者的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参与体验式培训之后,职位所造成的压力对被调查者身体症状和 精神症状的显著性减小或者消除。这表明,体验式培训是可以减轻职位所造成的压力。

3.2 建议 首先,本研究为户外体验式培训开辟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开发心理减压产品提供参考 依据。因此需要加强户外体验式培训在缓解人们心理压力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以促进其产品 创新升级,增加排他性,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研究手段可以扩展到场地培训等其他类型 户外体验式培训或者户外活动,压力测量指标除自我评价指标外,还可选取行为指标、医学 指标,或者它们的综合性指标,以使研究更全面深入,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更大。第三,政府 加强对户外体验式培训行业的规范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行业人才的分类培养与资 格认证,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Wagner, RJ, Haldwin, T.T., and Roland, C.C. Outdoor training: evol ution or fad[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91,45(3):50-57.

[2] Luckmann, C.Defining experiential education[J].Journal of Experientia l Education,1996,19(1):6-7.

[3] 王东升.超越自我熔炼团队――体验式培训全接触[J].中国研究生,2003,(4):62 -6.

[4] 于德利.体验式培训的发展及其缺憾[J].人才资源开发,2006,4(1):41-48.

[5] 宋进喜.理论引领的体验式培训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美)Lorne Sulsky, Carlla Smith著, 马剑虹等译校.工作压力[M].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7.

[7]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社,1999.

[8] E.Moritaa,S. Fukudaa,J. Naganob, etc.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forest envir onments on healthy adults: Shinrin-yoku (forest-air bathing, walking) as a possi ble method of stress reduction[J].Public Health,2007,(121):54-63.

[9] 宋远.慢跑――与氧气亲密接触[J].信息产业报道,2006,5(3):90.

[10] Westman.M.Eden.D. The Inverted-U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Perf ormance: A Field Study[J].Work and Stress,1996,10(2):165-173.

[11] 曹京华,俞洁敏,朱寒笑.有氧运动与情绪[J].北京体育大学报, 2002,25(7):471 -47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现代奥运会项目图标的特征研究 下一篇:中药对不同运动训练的大鼠红细胞形态学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