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兴趣效应

时间:2022-02-20 10:34:18

漫谈兴趣效应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习作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兴趣效应,调动学生情感,激起情感共鸣,激发创作欲望,就能解决学生怕写作,写不好作文的问题。兴趣才是焕发智慧潜力的内部动力,有兴趣,才能形成发自内心的需要,才能带来独立的学习过程和发展学习能力。兴趣越高,能力发展越快,就越能激发学生成才,这就是兴趣带来的奇效。

【关键词】 习作;兴趣;情感效应;创作欲望

小学习作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运用兴趣效应,就能解决学生怕写习作,或写不好作文的问题。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呢?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习作。同事们常把这过程戏称为“煽情”。“煽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是兴趣效应。以下我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习作3为例(写一件以表现助人为乐为主题的事),谈一谈习作教学中的兴趣效应。

一、巧妙导入,调动学生情感

导入巧妙能聚拢学生思维,拨动学生情弦,激发学习欲望,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从而精神饱满地期待课的开始。教学习作3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在北京市的一座天桥上发生这样一幕: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跌倒在地,额角流血,过往行人有的帮擦血,有的询问伤情,有的打120……因为救治及时,老人安然无恙,其家人感激不已。在另一座城市,同样也有一位老人不慎跌倒,过往行人络绎不绝,可无一人上前搀扶。老人痛苦地着……最终老人被送进医院,但因错过抢救时间,老人永久地离开他的亲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同样是老人,同样是摔倒,可结果却如此不同。

此时,我的话戛然而止,教室里一片寂静。显然,这样的开场白使同学们已然入“境”了。

二、着力渲染,激起情感共鸣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用富有“煽动”性的语言叩击学生心灵的情弦,使他们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扬,或翘首企盼,在最短时间内使他们进入佳境。为帮学身生收集写作素材,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在这个世界,我们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当你摔倒在地无法动弹的时候;当你伤心难过不能自拔的时候;当你做作业时发现钢笔不见了,看着别人写作业自己却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请问,这时的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此时,有一双援助之手伸向了你,你又会是何种感受?……请回想一下,记忆深处最让你铭记在心的是哪件事?……“思源于问”以疑激情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

三、晒晒技巧,激发创作欲望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写事的文章并不陌生,因为从学写作开始,每学期都在训练,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对写以表现助人为乐为主题的事,学生尤感乏味。如何吊起学生的胃口,使训练有别于往常呢?于是,我想到了本单元的四篇文章之一——《穷人》,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我说:“同学们,写事的文章大家经常写,写助人为乐的文章我也经常读,没什么新意。”(同学们听了直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作家大文豪,看看他有什么高招!”同学们听了也想一探究竟。于是,我领着同学们回忆了《穷人》的写作特色:一是注重环境描写;二是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接着,我问:“这位世界级大文豪有什么高招?”同学们有些失望,说:“这么简单,也没什么招儿啊!”“嘿嘿,招儿虽简单,可效果却不一般!写作文你都用了吗?”大家一致表示:没用上环境描写。“现在,我们也跟这位文豪比一比,晒一晒,用一用这招,如何?”……同学们的“胃口”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被吊了起来,创作欲望非昔日能比……

本次习作训练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以下是学生作品之一:

眼 睛 (张晓雪作)

一次考试,我搞砸了,带着遗憾走出教室,抚摸着柱子,凹凸不平,正如我的心情。

坐在台阶上,望着天上的云,那么白,与我的心情那么格格不入。“不应该考很好的吗?真是傻瓜,这样的题都会错!”我内心深深地自责着。

猛然,有人蒙住了我的眼睛,我摇着头,感觉到那双手无奈地放了下去。“干什么吗?又坐在这儿,难不成这儿有金子?”你问我,也陪我坐了下来。我有点儿沮丧,说:“考试没考好喽!”我转身看着你,正好迎上了你的目光。你的眼睛有点大,颜色像我喜欢的巧克力。“有什么呀?这次考试又不能说明你成绩不好,大不了回家挨顿骂呗!”你说着,拉起了我的手,“你看,她们玩得多开心,我们也去嘛,嗯?”“还是别去了,你知道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我知道!”你笑着点点头。我又看见了那双眼睛,很清澈。

“你还是过来玩吧,这个课间很长,要是一直呆在那儿,你就变成雕塑了。”你大幅度挥着手,带着笑意对我说。我的心已经逐渐平静下来,便来到了你身边。

“杨雨,你干嘛老那么开心呀?有什么好事?”周围有人问你,你冲他们说:“有什么事不值得我开心的?我可是个快乐小天使!”从话中,我知道了你总是那么开心的原因,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快乐是能传递的空气。我想,我也要像你一样,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我注视着你的眼睛,它竟是那么美丽!

读着闪耀着孩子们思维火花的习作,我震撼了!原来,兴趣才是焕发智慧潜力的内部动力,有兴趣,才能形成发自内心的需要,才能带来独立的学习过程和发展学习能力。兴趣越高,能力发展越快,就越能激发学生成才,这就是兴趣带来的奇效。

上一篇:提升知识整合能力 扩展思想品德教学空间 下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