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高棉花品质工作

时间:2022-02-20 03:53:33

如何进一步提高棉花品质工作

摘 要:本文简要概述了新疆阿拉尔市十六团的棉花纤维品质的现状,接着探讨了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给出了提高棉花品质的途径。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影响因素;途径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203

1 十六团棉花纤维品质现状

从表1中不难看出,近些年来,新疆十六团种植的棉花品种主要有新陆中37、2905、德农0908、瑞杂816等4个主导品种,其纤维长度在29~31.2mm之间。其中2014年的马克隆值在4.3~5.4之间,而2015年的马克隆值在3.81~5.14之间,其中2015年的马克隆值在3.81~4.9之间的分布比较集中,由此可以说明2015年的棉花纤维品质要高于2014年的棉花纤维品质。

2 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

2.1 品种混杂退化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种子市场开始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农作物品种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但是由于种子市场的日益开放,增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为了获取到更大的利益,开始重视经营而忽视种子繁育,造成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还有一部分的种子企业和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不管品种是否合法、是否授权生产,也不管种子质量的好坏,使种子市场乱经营、乱繁殖的现象比较常见。

2.2 蚜虫危害,使棉纤维含糖增高,品质降低

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如果有蚜虫出现,会造成其新陈代谢受阻,从而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棉蚜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糖分和氨基酸,由于棉花枝叶中含有较多的糖分,但是氨基酸的含量却比较少,棉蚜虫为了获取到充足的氨基酸就开始拼命吮吸棉株内的汁液,将体内多余的糖分通过蜜露的形式逐渐排出体外。从蚜虫内排除的蜜露其主要组成成分是水,但是干物质主要包括有还原性糖、非还原性糖、多元醇、有机酸、蛋白质以及氨基酸,一旦蜜露受到污染必然会增加纤维的含糖量。新疆阿拉尔市的部分地区棉纤维出现粘着性就是由于纤维表面存在的糖分造成的,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通过吸水产生的。棉蚜蜜露会污染棉纤维,不仅影响拾花,而且在纺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绕皮辊、绕罗拉、绕皮圈,严重影响了纺织工业和产品品质。

2.3 气候因素

棉花纤维是通过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在开花前的5~7d内开始分化突起,在开花后的20d内为棉纤维的主要伸长期,大约是总长度的90%以上,在25d之后基本停止伸长。日平均温度对棉纤维伸长发育的影响较大,棉纤维伸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在20~25℃之间。如果日平均温度在15~20℃和 25~30℃的范围内会减缓棉纤维的伸长速度,而日平均温度低于15℃和高于 30℃时,棉纤维的伸长速度基本停止。例如白天的温度过高或者夜间温度过低阻碍棉纤维的伸长,最终影响棉纤维的质量。

3 提高棉花品质的途径

3.1 优化栽培措施

张志刚等人在不同栽培因子对棉株不同座果点纤维品质的研究表明:播期为4月23日,密度为2.4万株/hm2,施纯氮330kg,可以获取到最佳纤维品质栽培模式。在对棉田的管理上,要重点加强对蕾铃期的管理。棉花现蕾期后,如果棉田的肥水较为充足、枝繁叶茂,棉农应将主茎下部的大叶和无效的果枝及时剪除掉,这样可以加大棉田的通风透光性能,从而促进秋桃迅速发育,增加面纤维强度。

3.2 严把采摘、收购、加工关

通常情况下,在棉铃开裂后的7d左右采收棉花是最为适宜的,当大部分棉株上的1~2个铃达到工艺成熟后,就可以进行采摘了,以后每7~10d可以采摘1次。要向棉农说明避免摘笑口桃,不捡露水花,装棉花的袋子要使用布袋,通过芦或者是竹帘来晒棉花,在收购棉花时也要使用布袋并用棉绳绞边扎口,为了防止出现混等级的情况,应实行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的措施。

3.3 提高轧工质量,确保棉花质量不降低

优质品种迅速推广的前提条件是能否按照优价收购。农业部门应不断改善流通环节,积极引进品质竞争机制,要不断与国际标准接轨。建议棉花收购部门不仅按照长度、色泽、杂质等对棉花定级,更应该按照内在品质指标来对棉花定级。在确保棉花色泽洁白的基础上,根据强力和马克隆值来确定奖惩制度,对于反比强度超过23 cn/tex-1,马克隆值在3.7~4.2范围内的棉花应进行加价。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生产、科研、流通领域等多方面的积极性。

3.4 加强新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技术

棉花在科研、生产以及消费过程中是环环相扣的,这3个方面都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前提的,因此在选育棉花新品种的过程中应将纤维长度作为切入点,同步改良棉花的长度、强度以及细度,根据纤维长度的不同来划分棉花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茂臣.影响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措施[J].问题与探讨,2009(8).

[2]倪新昌.阿克苏地区棉花品质的应对措施[J].中国纤检,2003(11).

上一篇:触屏时代手势交互形式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如何使得学生们在职业技能竞赛的培训中具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