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谛

时间:2022-02-20 04:42:59

教育的真谛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每当听到这首《童年》,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童言无忌”这几个字眼。可是随着就业、生存压力的加大,许多父母也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压力。周立波曾说:“中国的父母认为孩子如果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会有一个辛苦的成年和悲惨的老年。”正是在这种心态下,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父母一方面在心里疼爱着孩子,一方面又逼着孩子做各种他们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事情。其实,造成这样的结果,一半是因为父母为孩子的未来担心,另一半是因为父母在跟风和攀比。父母对孩子的疼爱和培养本来是人之常情,可是这些疼爱和培养一旦超过了正常的尺度,无形中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压力。也有一些父母,当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一些成绩时,往往会有意地在外人面前让孩子展示这些本领。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它一方面增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它违背了教育的本意。

教育的本意应是让人快乐地接受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但在巨大的压力下,很多父母却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都要他们从小学习书法。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告诉他,他写的字会拿给客人看,所以他一定要写得认认真真;而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告诉他,他写的字都会扔掉,他只要快快乐乐地练习写字就行了。前一个孩子听了父亲的话,果然每一次写字都写得认认真真,当然,他的字拿给客人看时果然得到客人无数的赞扬。而另一个孩子,他的字写出来后,根本没机会给任何人看就进了废纸篓。

后来两个孩子都长大了,结果却出乎意料:前一个孩子并没有在书法上取得任何成就,而另一个孩子却成了有名的书法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因为前一个孩子把学习当成了一种炫耀,在他的内心中,写字就是为了得到人们的夸奖,他练字的动力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他来说,并没从练字本身得到多少快乐;而另一个孩子,因为他的父亲一开始告诉他的就是,他可以从练字中得到快乐,他学习的动力来自他的内心,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终于取得了日后的成就。

当然,故事中两个孩子的结果并不代表所有的孩子,也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现象,比如第一个孩子在认真习字的同时,也会逐渐产生兴趣。这里,我们只想说明一个道理:快乐地主动学习,比被灌输一些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兴趣和快乐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从今天起,我们不妨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吧!

上一篇: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一篇: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中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