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舞蹈美育的特征

时间:2022-02-19 07:17:00

试析高校舞蹈美育的特征

舞蹈美育是在我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学校教育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目的是培养出身体与心智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1999年,美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被真正确立。吸取在德育过程中“谈道而未得道”的教训,避开深奥的理论知识教育,选择了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作为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2006年3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一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①这个方案的颁布,推动了高校美育的普及化进程,为高校美育制定了除《艺术导论》之外的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七大艺术门类为基础的课程标准。高等院校为了结合美育的要求构筑有效的实施途径,深入和发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在鉴赏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作、艺术技巧、艺术史论等课程建立有效的补充,于是,音乐美育、舞蹈美育、绘画美育等作为美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新兴科目也就相继得到了确立。

一、舞蹈美育与其他艺术门类美育的不同

针对七个艺术门类的美育课程,方案中并没有对学生的选择做出任何要求和规定,而是尊重学生的情趣与爱好让其自由选择,任意选修并通过八门课程中的一门均可获得毕业的资格。这是因为,艺术门类的差异化仅仅是通往美育目标的不同途径而已,从美育的角度而言,它们都是通过丰富生动的审美形象展开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旨在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艺术门类在美育中有着方向性的统一目标。

然而,从艺术学的角度而言,艺术门类之间审美特征差异化也是明显的。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舞蹈是建立在身体语言基础上,通过个体动觉感知、交流情感的艺术形式。我们发现,舞蹈美育与其他艺术门类美育在媒介上的差异性,使舞蹈美育成为一门培养全面发展个体的更加有效的方式。

首先,舞蹈语言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在谈到舞蹈艺术时说,“舞蹈是一切语言之母。”②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媒介、以身体语言为唯一手段的艺术形式。这种身体语言在现代语言学中的非言语系统中逐渐得到了重视。身体语言主要包括人体的姿势、身体的表情、身体的动作,以及身体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力度关系。西方学者艾伯特・瑞宾发现,信息传达的过程中,有38%是通过音调、变音和其他声响传达,7%是通过词的内涵来表达,而55%的信息却是通过无声语言――身体语言来传达。③现实生活中,身体动作经常代替文字语言表达着一系列含义。如身体前倾表示尊敬或渴望;身体后仰表示藐视或不屑;双手交叉胸前表示正在的思考或者排斥交流等,这些基础的身体语言中,都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内涵,因此,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们要善于利用身体语言去协助表达自身的言语信息,让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准确与生动,从而使接受者能够更加轻松地明白所接收到的信息。

其次,身体动作是生命经验的有效来源。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中提出,人类的意识和认识并不是起源于视觉和听觉及其有关的知觉,而是起源于动觉、触觉和动作,因为动觉、触觉和动作是儿童早期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的一个联合点。④人类的感知系统中,除了视、听、嗅、味、触以外,还有第六种感觉――动觉。动觉是人类处理外界信息的基础感知系统,并通过内部模仿将外界的信息处理成为人类的基本经验。比如地面上摆放着一块石头,需要人来搬运。搬运者会通过视觉观察其形状、大小、质量等,然后大概能够判断出使用多大的力气去移动石头。这些经验来源都是人们在无数次之前的视、听、嗅、味、触等获得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内模仿转换而成的经验。心理学家发现,外来的任何感知都会引起肌肉的变化,尽管没有任何外在动作的变化。光线产生视觉肌肉的调整、声响产生耳膜的变化、食物产生味蕾的运动等这些肌肉变化,都是在动觉系统中控制的变化,人体在内模仿的记忆中,也会自动将这些运动经验转换成自己的意识能力,从而不断构成人类有效经验的来源。因此,身体动作是来自深层情感和生命经验的肉体反应,是生存的媒介。建立在身体语言基础上的舞蹈美育比其他艺术门类有着更多去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宗旨的优势。

二、职业舞蹈教育与非职业舞蹈教育的差异化

舞蹈美育的功效在今日还未得到广泛重视,这是由于舞蹈美育是新世纪的产物。然而,舞蹈教育有着千年的传承,被赞誉为“一切艺术之母”的舞蹈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原始部落为了祭祀神灵、训练狩猎、生殖繁衍等,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舞蹈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发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历史的初创时期,舞蹈与人们生产、生活、个人发展、社会稳定、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一群专门表演舞蹈的女乐开始出现。女乐是等级社会中的产物,舞蹈成为取悦贵族阶级的工具。为了增强舞蹈的观赏效果,女乐提高和发展了舞蹈的技艺性。掌握高超技艺的女乐与普通人分离开来,成为了社会中独立的群体,舞蹈也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形态。普通人想进入这个群体,就要接受特殊的舞蹈教育,获得技艺。专业化的分工,使技艺性的舞蹈教育从注重实用功效的舞蹈教育中分出,形成了各个民族历史中舞蹈教育的主流方式,而最原始的全民舞蹈教育却成为特权阶级的享用。

舞蹈教育从历史的起源中,就被分为职业舞蹈教育与非职业舞蹈教育两个范畴。训练表演家的职业性目的,与提高大众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教学目的有很大不同。舞蹈演员的教育是培养高难度跳、转、翻技巧,软开度的柔韧能力,动作的风格化等一系列专业的舞蹈技艺。他们经过长达数十年的艰苦学习,是为了“一种拥有力量、控制、可塑性和即刻对向他提出的各种要求做出反应的能力之超级身体”。⑤舞蹈家并不关心体魄的健壮,而是关心用动人心弦的舞蹈表现自己的情感。职业舞蹈训练不是为了发展个人的生活实践能力,而是为了艺术家特定的艺术目的去表演。

与职业舞蹈教育统一性的要求不同,非职业舞蹈教育是个体性的要求。舞蹈美育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审美认知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每个生命体来说都有独立的意义。受教育者在掌握了相关的身体运动规律后,就可以通过运用自身有独立性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环境、价值等问题的体会。前文提到,身体动作是人类经验最活跃的媒介。身体运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与想象,彰显着个性化的认知与情感,总会产生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然而,演员的创作过程却是相反的,他们为了诠释作品的意味,必须掩盖其自身的情感,投入到角色的世界中。演员是在隐蔽自己独特的身体运动方式中倾诉角色,或者倾诉某种情结。尼采谈论优秀的演员时曾说,“真正的演员达到最高演艺时,完全成为外观和对外观的喜悦。”⑥如果演员个性化的身体动作出现,只会违背创作者的初衷和意图。

在两种舞蹈教育的途径中,演员是以艺术作为职业方式的个体,非职业舞蹈教育是要发展出自己最高个人能力的过程。处于创造力高峰期的青少年,总能提供太多的奇思妙想与天马行空。艺术需要不断创新,职业舞蹈教育更应该从非职业舞蹈教育中寻找教学因素,而不是相反的方向,非职业舞蹈教育中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高校舞蹈美育与中小学舞蹈美育的区分

高校舞蹈美育与中小学舞蹈美育的区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都有着很大差异。大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25岁之间,处于青年期的中后期。我国教育学家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划分时期为:

学前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1-15岁;青年初期――14-18岁;青年中期――17-23岁;青年后期――23-28岁。

首先,我们分析青年中后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接近成人水平,骨骼已全部骨化,肌肉力量明显增长,具有更大的强度和耐久性;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脂肪会增加,体重普遍提高。其次,在心理上,大脑皮层的发育呈现飞跃状态,为大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力的提高创造了物质基础;这时大脑左半球语言系统的最高调节能力骤增,从而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得以增强。

学生在青年中晚期时,进入大学开始学习舞蹈艺术,身体的软、开度挖掘也进入了滞缓期,这是高等舞蹈美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对一个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大学生,希望在舞蹈的技术上使其出类拔萃,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高超的技术可以使舞蹈熠熠生辉,延展演员的身体,扩展舞蹈艺术可表达的范围,但是,身体技术并非舞蹈艺术的全部,当舞蹈技术过于强化在固定的模式中,不恰当地使用反而会破坏舞蹈作品的艺术性,甚至在古典芭蕾时期的程式化语言,也会被观众批评为没有任何审美的机械动作。

高校舞蹈美育要避开肌肉能力的训练,重视学生身体运动规律的把握,重视青少年舞蹈思维的训练与养成,这样才能真正使其体会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思维,就是通过舞蹈语言创作的形象,解读或表达事物一般和本质属性的能力。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必须通过不同的符号和记号系统表现出来。例如“水”,对于哲学家是“上善若水”;对于化学家它是“H2O1”;对于物理学家是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对于地理学家是地球的总面积有70%被水覆盖;对于音乐家是用音符模拟水流动的声响;而对于舞蹈家来说,就是创作者用身体语言描绘的小溪、江河、大海。高校舞蹈美育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在舞蹈思维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舞蹈语言符号的能力。在舞蹈艺术的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舞蹈家,如林怀民、保罗・泰勒都是半路从艺,不依靠高超的技术,而在领悟舞蹈艺术特有的规律中达到了超然境界。

因此,高校舞蹈美育在高等教育的理念中,既要保持美育在普及教育中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树立审美理想的本质任务,也要兼容舞蹈艺术教育的核心特征,即舞蹈思维的训练与运用。历经三个维度的研究分析,笔者发现,高校舞蹈美育就是一门个体通过掌握身体运动规律,以动觉感知系统为途径交流真实情感,进而用审美的方式认知世界,从而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有效教育模式。当下,高校舞蹈美育需要建立独立的教育体系,这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注释:

①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EB/OL] http://www.moe.省略/edoas/website18/43/info18843.htm.2006.

②罗宾・乔治・科林伍德[M].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52.

③汪福祥编译.奥妙的人体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2.

④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3.

⑤约翰・马丁.舞蹈概论[M].纽约布鲁克林:舞蹈地平线出版社,1965(2):271.

⑥尼采.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3.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3.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008级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浅析岭南舞蹈编创 下一篇:用舞蹈架起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