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时间:2022-02-19 01:53:52

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摘要:综合分析了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影响开发利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大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投入,引导和拉动商业性地勘工作;对个别大中型停采铅锌矿区开展专项地质工作;针对铅锌矿资源枯竭矿山开展深部和找矿,以寻找接替资源;建立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加大铅锌矿尾矿、贫矿综合开发利用力度等。

关键词:铅锌矿;资源特点;开发利用;发展建议。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Lead-Zinc-ore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MENG Xiangsui1, YANG Yuchao1, WANG Lei2, XIE Changcai3

1 Geological Survey of Zhejiang Province; 2 the 11th Geological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3 the 7th Geological Team of Zhejiang Province

Abstract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lead-zinc-ore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uch resources, we sugges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1) increase public welfare investment in the basic geological work, and Guide and stimulate commerci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2) Carry out special geological work on those big-and-middle-sized lead-zinc-ore mining areas where mining work has been stopped. 3) Look for Substitute resources at the surrounding and the deep parts of where lead-zinc-ore resources have been used up. 4) Establish base stations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ead-zinc-ore resources. 5) Increase effort on the work of comprehensively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the low-grade lead-zinc-ore resources and lead-zinc-ore tailings.

Key words: lead-zinc-or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development proposals

1、前言

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需求量大。省内矿产资源较少,金属矿产相对贫乏。全省金属矿产矿业产值占全部矿种的比重约10%,远不能满足本省经济发展需求。掌握我省铅锌矿资源特点,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攸显重要。

铅锌矿是浙江省开发利用的重要矿种,在金属矿产中排第三、四位,仅次于钼、铜。截至2009年底,浙江省统计铅矿区13处,共伴生铅矿区47处,保有资源储量119.34万吨,保有基础储量69.52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50.56万吨;锌矿区34处,共伴生锌矿区33处,保有资源储量202.49万吨,保有基础储量119.46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66.09万吨。

2009年浙江省铅锌矿有效采矿权17个,共伴生铅锌矿有效采矿权14个,总产值9466.78万元,吸纳就业人数3240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限,但对台州、富阳、龙泉等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重要影响。

2、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

浙江省铅锌矿区分布广泛,但资源储量相对集中;大中型矿区少,小型矿区多;富矿少,贫矿多;成矿区域和成矿期相对集中;共伴生矿产较多,矿石类型复杂,矿体规模较小,开采难度大。

2.1 矿区分布广泛,资源储量相对集中

浙江省铅锌矿广泛分布于台州市、丽水市、绍兴市等9个地级市、34个县区,但资源储量集中在台州市、丽水市、杭州市和绍兴市4个地区,约占全省资源储量的85%,铅锌矿合计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为:台州市232.21万吨,占55.73%;丽水市64.38万吨,占15.45%;杭州市35.01万吨,占8.40%;绍兴市22.78万吨,占5.45%;其他5个地区资源储量总计为62.27万吨,仅占全省总量的15%。

2.2 大中型矿区少,小型矿区多

浙江省68个铅锌矿区中,大型矿区仅1处(黄岩五部铅锌矿),中型矿区4处(龙泉乌岙铅锌矿、天台大岭口铅锌矿、黄岩上铅锌矿和诸暨七湾铅锌矿),其余63处全部为小型矿区。但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大中型矿区。黄岩五部铅锌矿查明资源储量铅锌合计148.4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35.63%;4个中心矿区查明资源储量铅锌合计84.46万吨,占全省总量的20.27%。

2.3 富矿少,贫矿多

据浙江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全省铅矿块段最高品位25.3%,最低品位0.11%,平均品位1.18%;锌矿块段最高品位35.46%,最低品位0.34,平均品位1.71%。全省铅锌合计平均品位2.89%,低于全国铅锌平均品位3.74%。

2.4 成矿区域和成矿期相对集中

浙江省铅锌矿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

a.浙东南隆起区丽水―宁波隆起带,受燕山期陆缘火山作用影响,为次火山热液型、火山喷发沉积热液改造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有黄岩五部、黄岩上、天台大岭口、庆元按树坳、宁海储家、青田孙坑、临海龙珠山等20多个铅锌矿区(其中1个大型、2个中型)。为浙江省最主要的铅锌矿成矿区域和成矿期。

b.浙东南隆起区龙泉―遂昌隆断束和新昌―定海隆断束的八都群和陈蔡群变质岩中,受古一中元古代褶皱带与晋宁加里东期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影响,属混合岩化变质热液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有龙泉乌岙、诸暨七湾、遂昌葛坪等8个铅锌矿区(其中2个中型)。

c.浙江开化塘坞―安吉上墅一带,受加里东期碳硅质岩、碳酸盐建造影响,属海相沉积―叠改(变质)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有淳安潘家多金属矿、淳安银山多金属矿等小型多金属矿区。

d.在浙江西部,受燕山期陆缘岩浆侵入作用影响,零星分布有富阳上台门、开化大溪边等小型铅锌矿床。属矽卡岩型和矽卡岩―热液交代型铅锌矿。

3、浙江省铅锌矿开发利用现状

2009年浙江省铅锌矿有效采矿权17个,共伴生铅锌矿有效采矿权14个,总产值9466.78万元,远远低于国内大部分省份。铅锌矿合计占用资源储量55.03万吨,仅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17.10%,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原因有以下几点:

a.黄岩五部铅锌矿和黄岩上铅锌矿位于台州市长潭水库的水源地保护区,因矿硐排水污染下游水库水质,于2000年关停至今。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大型铅锌矿和少数几个中型铅锌矿之一,其保有资源储量达150.17万吨,占全省铅锌矿保有资源储量的46.67%。

b.浙江省小型矿区众多,保有资源储量较少。据统计,全省60处铅矿区,保有资源储量不足1万吨的矿区数达46处,占总数的77%;全省67处锌矿区,保有资源储量不足1万吨的矿区数达41处,占总数的61%。少量的资源,加上浙江省严格的矿政管理制度,使得大部分小型矿区处于停采状态。

c.较低的矿产品位、较小的矿体规模、复杂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的矿石类型和共伴生矿产,是限制浙江省众多小型铅锌矿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

目前,浙江省尚无铅锌矿冶炼厂,省内铅锌精矿大多销往江苏省冶炼厂。

4、结语

浙江省为矿产资源小省,有限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省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科学合理的开发现有资源,成为当今地勘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浙江省铅锌矿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a.根据《浙江省地质勘查规划》,在划定重点勘查规划区内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的整体勘查,加大各级财政和各类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矿产资源勘查进度,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对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引导和拉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勘查规划区开展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努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b.针对龙泉乌岙、诸暨七湾、富阳上台门等濒临资源枯竭矿区,运用成矿新理论开展矿区深部及的综合研究,结合深部探测技术方法,加强矿区深部勘查,努力扩大矿产资源储量,以延长矿山寿命。

c.针对台州市黄岩五部、黄岩上铅锌矿,开展环境地质调查专项工作,着重解决生产污水处理问题,力争保证长潭水库水质的前提下,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同时,在黄岩―天台地区,建立铅锌矿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形成采、选、冶综合性铅锌矿产业,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全省铅锌矿产业的快速发展。

d. 加大铅锌矿尾矿、贫矿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提高矿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优化开发利用方案,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上一篇:浅谈工程造价中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下一篇:浅析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